李麗玲 潘熒丹 |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光明碧園幼兒園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長對幼小銜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光明碧園幼兒園將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和環境進行系統銜接,創新多元化教育舉措,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其間,教師努力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助力幼兒在步入小學之后高品質地完成學習任務,健康成長。
樹立銜接觀念,理解學習品質。教師需要將幼小銜接的思想落到實處,側重對幼兒學習品質規范性建設與培養,這樣才能讓幼兒進一步明確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養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和學習習慣。結合幼小銜接活動的要求,我園開展了學習準備和生活準備方面的銜接活動,比如握筆姿勢、閱讀習慣的培養,五大領域知識的學習儲備。與此同時,我園還舉行了自理能力比賽、課間十分鐘、家務活動打卡等活動。在落實品質教育期間,教師需要明確學習品質的構成要素,從學習的動機、態度、能力和習慣等方面進行有效干預。
優化文化環境,發展身心素質。良好的環境對幼兒思想態度和觀念的養成均具有積極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需求,合理營造課堂氛圍,讓幼兒能在環境的熏陶下形成優秀的品質。首先,設置特色化的活動主題,優化活動空間,營造活動氛圍。例如,教師組織幼兒學習繪本時,可以為幼兒投放多元化的繪本材料,通過裝飾環境營造閱讀氛圍,引導幼兒感受繪本蘊含的魅力。
其次,教師可以開展“徒步旅行”“生態種植園”等活動,陶冶幼兒的情操,讓幼兒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再次,營造合作、互助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團隊型學習模式。例如受疫情影響,我園舉辦了“幼小銜接系列之‘云’參觀小學”活動。盡管隔著屏幕,孩子們依然興致勃勃。通過短片和教師的講解,小學的模樣已刻畫在孩子們心中。
把握德育契機,搭建品質支架。為更好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教師需要切實把握德育的契機,合理搭建平臺和支架。首先,圍繞“良好學習習慣”開展主題德育活動,引導幼兒思考“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在動腦思考的過程中領悟學習的含義。其次,有效把握德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有效引領。例如,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主思考并組織語言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從而鍛煉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引領幼兒根據掌握的繪畫技能自主創新與實踐,讓幼兒有效釋放內在潛能。
立足素質發展,培育身心素養。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素質發展要求,就具體的反思與評價工作進行創新。比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綜合表現,制定跟蹤性的評價機制,就幼兒的學習動機表現、探究行為以及習慣養成進行綜合性評價,從中發現幼兒在學習品質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有效規范。另外,教師還要引領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識,自主總結和歸納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應立足于幼小銜接的要求,精準定位幼兒學習品質的構建要求,明確今后的教育方向,與家長進行深層次溝通,在互動交流中形成育人目標;構建系統的育人體系,讓家長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幼兒的學習品質培養中。同時也可以通過家長干預,共同探討幼兒學習品質建設的有效方案和實施舉措。
家園深入溝通,提高思想認知。為保證教育理念與幼小銜接更加契合,幼兒園需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支撐作用,讓幼兒擁有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幼兒園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明確幼小銜接的發展目標,引導家長在日?;顒又信c幼兒保持平等的溝通關系,通過有效交流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并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家園雙方要站在幼兒的角度,深入分析幼兒遇到的問題,然后遵循鼓勵與啟發的原則,讓幼兒自主探索解決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能力與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