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幼兒園
在幼兒園階段開展創意美術教育,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啟發思維,又能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幼兒園積極探索開展幼兒創意美術教育活動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有效激發幼兒感知美、探索美、創造美的興趣和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渲染氛圍,激發興趣,引導幼兒立體形象感知美。受年齡限制,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單一的信息獲取途徑很難讓幼兒維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創意美術讓幼兒在繪畫時開動腦筋、獨立創作,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美術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幼兒的“創意”除了繪畫,還有設計:利用其他多種輔助材料以及多媒體技術,通過貼、黏、折、剪、拼等多種方法,幼兒組合出有創意的作品,能夠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解救火烈鳥公主”活動中,教師利用動畫設計情境:杰米和小白去森林探險,突然聽到呼救聲,循著聲音來到沼澤地,發現陷入泥潭的火烈鳥。當看到奮力掙扎、形象可愛的火烈鳥時,幼兒的好奇心、保護欲全然迸發,教師趁機讓幼兒仔細觀察拍打翅膀的動態火烈鳥的形態,并在黑板上勾勒、示范。接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模仿,幼兒興致盎然地完成。此時,教師讓幼兒點擊動畫中陷入泥潭的火烈鳥,成功救出火烈鳥。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為幼兒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了充足的空間。
融教于樂,全景參與,助推幼兒積極主動探索美。動態視頻在創意美術教育課程中突破了傳統紙質媒介的局限性。通過形、聲、色、情、意相統一,信息化美術活動運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幼兒能夠迅速地參與到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主體。
例如,大班美術活動“古詩穿越記”中,教師首先播放穿越情境的趣味短視頻,點燃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利用放大鏡、蒙版、涂色等工具,引導幼兒探索不同工具的差異以及產生的不同效果,逐步進入深度學習。最后,教師提供多樣化材料,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創造性,完成美術作品。信息化輔助教學可以使看起來深奧、抽象的內容變得明朗化、簡單化,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從感性認知到將知識內化,經歷了愉快的學習過程,教學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出個體,注重引導,激發幼兒釋放天性創造美。幼兒獨特的語言、動作、繪畫表現形式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不能以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要求幼兒。在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釋放幼兒天性中對美的感知力和創造力。
例如,教師創設一個主題為“水果變變變”的添畫活動。在活動前,教師先講述繪本《謝謝你,小蘋果》,引導幼兒對水果整體、部分截面的借形想象,繼而開展主題繪畫活動。幼兒以果實的特點為出發點,開始大膽添畫。于是,椰子變身為足球,香蕉變成了小朋友的蹺蹺板,菠蘿成了造型奇特的帽子……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熱愛生活、感知美好的內在表達被激發出來,多元豐富的創造也就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