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應龍(甘肅省榆中縣金崖明德小學)
★生活中有很多聲音,那紛繁復雜的聲音或動聽或聒噪,在我們的耳邊或纏綿悱惻,或匆匆而過。這些聲音源自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了不竭源泉,只要同學們學會傾聽生活中語文的聲音,就能在作文寫作中提升自信心,有情可寫,有景能描。同學們通過積累生活中的素材,開闊眼界,增加寫作經驗,更好地感悟生活,在寫作時能夠主動地結合實際生活,從而真正愛上寫作,真正融入生活。

同學們要靜下心來傾聽生活,生活是五彩斑斕的,聲音是千變萬化的。同學們要有意識地傾聽生活中語文發出的微妙聲音,進而回憶、思考,自主寫作。
由于年齡較小,對于外界那些新奇古怪的事物總是抱有一顆好奇心,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同學們要走進生活,這樣才能使作文不乏新穎感,有活力,也能使讀者品出別樣味道。
在寫作過程中,同學們要在眾多因素中抓住所要描寫事物的本質特征,結合自己的想象,回憶之前所參與過的活動,比如《北京的春節》中所展現的豐富多樣的春節活動,通過細化一個活動,同學們的寫作內容更精細,這樣就不會描寫過多事件,而是專心“雕琢”一件小事。
同學們的生活多姿多彩,針對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如“描寫春節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活動”時,可以結合真實經歷,有所回憶、有所思考,還可以提一些問題,將自己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比如,過年有哪些習俗?什么活動讓你最開心呢?你會幫助家里人做什么呢?這些思索可以使同學們頭腦中出現春節景象,有相關感悟,寫作時有方向,思路清晰,做到內容廣而不泛。
同學們只有聆聽了生活中的聲音,才能做到心中有想要呼出的聲音和強烈的寫作欲望,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寫作動力,這種自發的意識和動力是以同學們的興趣為切入點,這樣才能在寫作時胸有成竹,有話可說,有言可寫,進而確定寫作思路。
生活中的學問有很多,聲音也是豐富多樣的,如何捕捉、篩查出有用的信息,利用這些聲音來寫作,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個重難點。當然掌握這項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技巧和訓練。
要想傾聽生活中語文的聲音,同學們要觀察生活,睜開心中之眼。創作源于生活,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出發,積累素材,注重細節,深刻認識積累生活素材的重要性。
比如在《北京的春節》中,通過課文,同學們可以了解北京過年的習俗,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買雜拌兒、做年菜、貼對聯、貼年畫、掛大紅燈籠、放鞭炮、舉辦廟會等。同學們可能來自五湖四海,處于不同地域,具有南北差異,但春節有共通性,家家戶戶都會慶祝,都會舉辦除舊迎新的熱鬧活動,都會讓年味兒填滿整個村莊或城鎮,每個地方都洋溢著一種喜氣洋洋的年味兒,到處是一片喜慶熱鬧的“紅色”景象。同學們應當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收集生活中的點滴,睜開“心眼”,用心去觀察萬事萬物。
同學們還可以進一步思考有關春節的常識,如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年糕、湯圓。一般來說,北方初一吃餃子,有“新舊交替”之內涵,餃子狀如元寶,預示著新年發大財的好彩頭。北方人是極喜歡沾福氣的,過年時總會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摻雜在一起,包入新年的餃子里,寓意吉祥。南方則多吃年糕和湯圓,年糕即“年高”,寓意“吉祥如意”。湯圓別名“團子”“圓子”,有“闔家團圓”之意。
北方守歲迎福,南方圍爐夜話。除夕,辭舊迎新,一家人齊聚于此,年夜飯過后就到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發壓歲錢,全家坐在一起守歲,看春晚或包餃子。在南方,除夕夜圍爐是老習俗了,豐盛的年夜飯過后,一家人圍爐而坐,邊悠閑地嗑瓜子邊看電視,吃聊兩不誤,一年的收獲在此夜盡談。
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一項妙趣橫生的“發紅包”活動深受廣大孩子喜愛,小小的紅包里寄托的不只是長輩對于孩子的祝福,還包含著沉甸甸的愛意和亙古不變的情懷。
過年時大人的聊天聲、孩子的歡笑聲、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等都是生活中樸實美妙的聲音。同學們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為日后的寫作作鋪墊,聆聽生活的聲音,接受引申的知識,積累寫作素材。
除了用眼去觀察萬事萬物,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作文想要寫得真實,就需要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切實的感悟,如果總是借鑒間接經驗,對于其他人的事件照搬照抄,那么寫出來的文章肯定反響平平,缺乏感染力,吸引力不夠強。因此同學們要積極融入現實生活中,通過實踐記錄下自己的感悟與體會,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會更有內涵,更有看頭。
同學們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感受到現實生活的魅力,才能挖掘出平淡生活中的精彩瞬間,才能使作文在同類文章中脫穎而出。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時,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收看相關視頻來感受春節濃厚喜慶的氛圍,隨著人們忙碌的身影,各式各樣的叫賣聲,過年的“彩排聲”,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人們過年的喜悅。
同學們的社會經驗較少,經歷不足,可建議老師設置一些有濃重年味兒且好操作的課堂活動,比如包餃子,同學們可分組預先調好餡兒,買一些餃子皮,跟隨老師或家長學習包餃子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同學們餡料填得太多,導致餃子被撐大,出現一批“大肚將軍”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餡料填得太少,導致煮出來的餃子皮厚餡兒小,沒有那么可口的情況。有的同學可能有經驗,包得又快又好;有的同學可能要邊包邊想,一步一步慢慢來;有的同學可能包得不好就著急了;有的同學可能還要虛心請教其他包得好的同學。課堂不再是傳統的書桌課堂,而是一方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天地,這里有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有著同學們的互動交流,有著形態各異的餃子和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勞動成果”。
同學們在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啟發,在這個自由交流、氣氛活躍的生活化“舞臺”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有初次包成餃子的興奮,有一直找不到包餃子技巧的苦惱,有嘗到自己親手包的餃子的欣慰,還有大家在其樂融融環境下的享受。當然,同學們學會這門“手藝”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聲音,學會通過這些豐富的聲音來篩選重要信息,添加到自己的作文中,將真情融于文字,從而有真實的情感流露,做到“以情動人”。
同學們要想言之有物,文中含情,就需要有意識地聆聽生活中語文的聲音,先要培養善于傾聽生活的意識,明確思考寫作方向;再就是要處處留心,用“心眼”觀萬物,積累寫作材料;最后需構建“生活化”意識,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生活化,努力實踐,這樣才能寫出含有真情的帶有生活氣息的優秀作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