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周爽
近些年,竹集成材逐漸進入家居產品的視野,其各個方面的優異性能讓真正實現“以竹代木”的家居生活有了可能。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人們對于家居產品的選擇不再局限于考量質量的耐用性、使用的便捷性等實用層面的因素,還會更多地考慮顏值的宜人性、體驗的趣味性等情感層面的需求。因此,文章著重研究將優質的竹集成材應用于家居產品中時,如何以契合材料本身特性的方式來滿足大眾日益豐富的多樣化情感需求,進而為竹集成材在家居產品情感化設計中的應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化設計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先生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提出[1],其中,關于情感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在產品設計中運用的十分廣泛。情感化設計中的三層次依據人與產品發生交互的緊密程度存在一定的遞進關系。首先是本能層次,它主要指人在與產品接觸時產生的先天部分的反應,表現在由產品的形、色、質等方面給用戶帶來的刺激反應和知覺感受;然后是行為層次,指人在使用產品時出現的各類交互行為,并由此感受到產品的易用性、高效性、妙用性等功能特性帶來的愉悅體驗,這一水平層次下的設計會更加關注各種使用情境下產品的效率與功用;最高層次則是反思層次,它涉及人的大腦加工層級的高級階段,即思維活動的參與過程,是人在使用產品后對產品的使用方式、內涵屬性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體會與思考,此水平層次下人與產品的交互連接更加深入,人們會關注產品背后的意義與傳遞的價值觀。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囊括了人與產品在交互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狀態,在具體的產品設計中需要充分了解產品的情感特性,讓產品的情感表達更加全面而準確。
竹集成材又名竹板材,是由一片片或一根根竹條經膠合壓制而成的方材和板材,作為一種當下應用廣泛的優質人造材料,它的興起得益于現代加工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解決了原始竹材因直徑小、材料變異性大而不利于工業加工生產的問題,也彌補了竹材本身容易發生開裂、霉變的應用缺陷[2]。正是由于竹集成材優異的性能表現,其在家居產品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工業生產上的多樣化處理技術,使該材料在各個層面都能展現出豐富的情感特性。
視覺是人們在購買、挑選商品時的主要感官通道,竹集成材視覺上的情感特性主要通過豐富多變的肌理與柔和細膩的色彩來表現。
肌理即材料表面上的花紋或線條,竹集成材的肌理主要通過竹片加工時不同的膠合方式來體現。竹集成材的最小構成單元是寬厚規格基本相同的竹片,竹片上通常會有天然的竹節,而竹片的斷面是由許多縱向維管束斷面形成的深色斑點,竹片的弦面和徑面是一絲絲紋理通直的縱向纖維,這些維管束配合竹節使一根竹片就有很好的肌理表現,再加上縱向接長、橫向拼寬和復合膠厚等不同的加工方式呈現出豐富的紋理效果[3]。如表1所示,弦面與弦面膠合而成的側壓竹集成材,肌理細膩而又富有秩序,傳達出一種天然、質樸且柔和的情感特性。相比之下,徑面與徑面膠合而成的平壓竹集成材則更顯粗獷和直白,表現出簡潔、硬朗與穩重的情感特性。除了簡單直接的膠拼方式,對蒸餾碳化過的竹絲束進行浸膠處理還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最常見的就是普通重組竹集成材,其肌理沒有那些有秩序的膠合痕跡,表現出更加細膩、親和、復雜的情感特性。如若在浸膠處理中加入蒸煮漂白過的竹絲束,就會形成虎斑重組竹集成材,碳化的深色與漂白的淺色交替出現,體現了前衛、輕巧、乖張的情感特性。最后一種方格馬賽克竹集成材是采用端面與弦面、徑面組合膠拼的方式形成,秩序感強烈的肌理效果更顯冷酷、理性與內斂的情感特性。竹集成材的多樣化加工方式使之表現出豐富的肌理效果,在視覺上給人以不同的情感體驗,可以滿足不同人們的情感需求。

表1 竹集成材肌理類型與情感特性
材色是反映材料表面視覺和心理感覺最為重要的特征[4],竹集成材的色彩主要通過碳化、染色和涂飾等處理來呈現豐富多變的視覺效果。對于本色的竹集成材來說,它能表現出竹子清新自然的情感屬性。而進行碳化、染色和涂飾處理后的竹集成材可以使其情感表達更加多樣化,如圖1所示,碳化的竹集成材色彩厚重,顯得沉穩、古樸且典雅,在視覺上更加吸引有古典情懷人群的青睞。得益于工藝處理技術進步的竹集成材,其擺脫了單一的原竹風格,很多色彩古樸、光澤細膩的視覺效果可以媲美一些實木材料,再加上優異的物理性能,使其在情感和性能上都能夠成為很多實木家居產品的替代選擇。

圖1 原色與碳化竹集成材
觸覺與聽覺是除視覺外了解產品品質、特性的重要感官通道。竹集成材產品的觸感除了根據簡單的打磨與清油浸潤的表面處理達到光滑的質感外,還保留著竹材本身冬暖夏涼的觸覺特性,這是因為竹子的導熱系數比較低,夏天不易吸熱,冬天不易放熱,可以自動調節及保持溫度,給人以時刻溫和舒適的觸覺體驗。因此,從觸覺情感特性上竹集成材亦是作為家居產品的良好材料。
竹集成材屬于密度較高的材料,經過高溫高壓處理后,使之在敲擊時會發出相對沉悶的聲音,不同于一般木材的通透與清涼感覺。在聽覺上,竹集成材常常會讓人感到踏實與安心的情感感受。此外,由于竹材本身構造的特征,其內部有大量的維管束,固竹集成材還具備良好的隔音、吸音、降低音壓,縮短噪音時間的功效,這一特質使竹集成材成為很多人在家居產品選材方面的首選考量。
嗅覺與味覺在五感的其他感覺屬性中使用頻率占比并不算高,但是讓人舒心合宜的氣味往往會成為促使人們做出最后決定的關鍵性因素。竹集成材保留著竹材特有的清香與淡雅的味道,怡人心神、沁人心脾,讓人更容易靜下心來感受周圍的環境與氛圍,以一種歲月靜好的狀態享受生活。
目前,竹集成材因其優異的物理性能及符合生態趨勢的安全特性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家居產品的功能需求,但是人們對家居產品的情感訴求日趨多樣,需要深度挖掘竹集成材各方面的情感屬性特征,用更加豐富的表達方式適應家居產品不同的情感要求。例如,過去家居產品中最常見的就是原色竹集成材家具,但是在當代的工業技術條件下可以生產更多豐富色彩和肌理的竹集成材產品,增加在不同使用場景下材料的情感表達空間。在同等承載力學的強度下,新型竹集成材家具比木制家具的構件要小得多,這將使家具整體造型的表達更加靈活與自由,可以充分展現出竹材的剛性美學。借助竹集成材這些固有的物理屬性,以更加契合的表達方式應用于家居產品中,全方位、多層面地表達產品的情感。
竹集成材除了具備卓越的物理屬性以外,本身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屬性,而從文化背景上與用戶建立深層的情感聯接更是家居產品情感化設計中反思層面需考慮的內容。因此,將竹集成材應用在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家居產品中,可以豐富竹集成材文化屬性的情感傳播路徑。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里,竹一直是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們十分青睞的歌詠對象,它既象征著高風亮節、正直不屈的品格與節氣,也蘊含著節節高升、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同時竹勃勃的生命力還是青春永駐、幸福長壽的代名詞。在家居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中可以將竹集成材這些美好的文化屬性得以恰當的展現,不僅能使竹集成材背后的文化內涵得到傳播,也能讓用戶與產品的情感連接得更加緊密。
在本能層次,人們多關注外形特征、材質觸感等內容,其工作原理是一種類似于“模式配對”的機制,將產品與用戶腦中預期的特征進行比較,完成情感的輸送[5]。因此,竹集成材在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情感輸送可以通過形式美法則來實現。如圖2所示的竹集成材調味品壺,壺蓋與底座巧妙地運用竹集成材縱切維管束形成的點狀肌理與壺身側壓竹集成材的正常紋理形成反差,點與線、點的交替結合,使產品具備簡約而不簡單的效果。圖3中的云落地燈,根據竹集成材的膠合紋路切分成粗細不同的線條,將這些線條進行解構與重組,最終形成錯落有致、富有節奏與韻律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圖4中展示的竹集成材片椅,由16層僅為0.9毫米厚的竹集成材板彎成弧形后黏合組成,面與面之間通過不同的黏合程度,形成疏密不一的間隙,既能讓人們感受到竹片下彎后回彈的舒適感,又能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立于粼粼碧波的感覺。可見,竹集成材本身極具特色的紋理節點、肌理走向、成熟的加工工藝和表面處理皆為家居產品設計提供了天然的條件,通過點、線、面、體的復合變化,能滿足人們在本能層面的多樣化情感需求。

圖2 調味品壺

圖3 云落地燈

圖4 杭州竹片椅
在情感化設計層次中,行為層主要考慮產品的可用性、易用性與妙用性,并將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真實體驗和情感感受作為關注的重點[6]。因此,竹集成材在家居產品情感化設計中行為層面的應用,首先應關注的就是材料在產品中發揮的作用與功效,明確產品的使用需求,而后在情感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互動體驗,讓用戶樂意與產品建立諸如依賴、陪伴等良好的人機關系。如圖5中的竹集成材小狗桌面燈,小狗造型的各個部件皆為竹集成材,不同的膠合肌理走向,使燈具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十分和諧。用戶在使用時會不自覺的聯想到日常生活中摸小狗頭部的行為,剛好燈具的頭部即為調整光線方向與強弱的開關,這種有趣的互動映射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行為交互。此外,小狗的意向代表著忠誠與陪伴,讓用戶在使用燈具時有了更強的情感依賴。如《疊疊樂》多功能收納凳子也是一款極具趣味性的竹集成材家居產品,在收納凳的正面采用不同碳化程度的竹集成材拼接而成,形成明暗不同的趣味動物造型,用戶可以自由拼接疊成不同的造型圖案,為枯燥的收納過程增添諸多的樂趣。該產品既具備良好的收納功能,又能很好地利用竹集成材的碳化處理特性達到促進用戶行為及豐富情感體驗的目的。

圖5 小狗桌面燈
反思層次上的情感則依賴于人的高級思維活動,是人通過對產品包含的信息、內容、文化背景和含義的理解與體會而產生的更深層的反應[7]。在人與產品發生互動的過程中,會因為理解產品背后的內涵而產生情緒反饋和情感共鳴,這種共鳴可以延長人們對產品關注的時效性并產生持續美好的記憶體驗。自古以來,竹子都是健康長壽、充滿生機和寧折不彎、高風亮節等精神與品質的象征,將這些文化屬性恰當地運用在家居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中,可以與用戶產生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如圖6的《笙竹·節勝》休閑椅,其中蘊含著勢如破竹之意,旨在表達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節節勝利、毫無阻礙的希冀。椅子的整體造型以斜切過的竹節為仿生,配合棉麻布藝及金屬等點綴,使家具更加符合當下流行的現代簡約之美,同時也傳達了意氣風發、勢不可當的精神內涵。又如圖7中的《霧竹》加濕器,其造型借用雨后剛剛破土而出的竹筍形象,縈繞的水汽就像大雨過后彌漫的煙霧一樣,充盈著幽靜又愜意的情調。加濕器表面覆蓋的竹集成材附有一層層天然的紋路,與縈繞的水汽交相輝映,更加渲染了這種朦朧靜謐的氛圍。將竹集成材運用在加濕器上,象征著人們對輕松詩意生活的追求,如竹筍般積極向上,寧靜致遠。

圖7 《霧竹》加濕器
竹集成材性能優異、安全環保,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這個注重情感體驗的時代,合理認識并運用材料的情感特性在產品的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技術手段的發展與進步,竹集成材的成型與表面處理工藝豐富多樣,使之在視覺上肌理富含變化、色彩與光澤盡顯細膩,觸感上平滑輕巧,聽覺上沉穩舒心,嗅覺與味覺上清新適宜。將竹集成材應用于家居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中,既可以拓展物理屬性的表達方式,又能豐富文化屬性的傳播路徑。因此,未來在家居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時,可以基于竹集成材的這些情感特性從本能層面考慮更多形式美上的創造表達,行為層面注重材料的實用性與趣味性體驗,反思層面追求不同條件下人們的各類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