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聶旭陽 邢博 張琪(通信作者)
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1]。它包含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這三個要素。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地方的語言、風俗、宗教、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每個地域都有它獨具一格的文化魅力,曾有學者概括道:“地域文化的內涵可以通過地、天、人、道四個基本要素加以界定,將地域文化劃分為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自然環境與人文要素的不斷演變與更新,決定了地域文化的動態與發展。地域文化是對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當下的整體把握。”
地域文化是餐廳精神功能的重要表達,是將當地特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帶入到餐廳空間設計中,這種方式是餐廳運營者和設計規劃者首先需要考慮的事情。顧客就餐時不僅是為了滿足味蕾的需求,更多的是心理、情感和多種感官的共同體驗,將特色的地域文化提煉轉化為元素符號、色彩、材質等,再用現代的設計手段進行整合設計,創造性地使用在空間中是當前餐飲空間變革的重要路徑。
地域文化一方面能夠成為人們研究一個地區的歷史、社會形態、文化與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的精神鋪墊,同時也是設計領域中不斷整合設計思潮形成漸進式發展的基本前提。地域文化使餐廳空間的情景化散發出文化魅力,同時,在利用現代設計手法進行整合設計時能彰顯出本土的地域優勢。情景化餐廳空間使得顧客在營造的特定情景化氛圍內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因為主題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才能使顧客感受到消費的價值,同時也能提升餐飲文化的生命力?!扒椤笔腔诘赜蛭幕黝}特點的場景式鋪設,“景”為意境,是基于傳統審美意識對空間意境的提煉與運用。兩者構成了地域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從而推動了餐飲空間的發展與創新。
創建敘事情景法是將餐廳空間中表達的情感元素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就餐者呈現出來,使就餐者進入到故事情節中,讓就餐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再將就餐者自身的情緒、情感、思想、回憶注入餐廳空間的故事之中,從而激發就餐者對故事的聯想,使其對餐廳空間產生文化認同感[2]。餐廳空間創建敘事情景法包含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為“景”的設計,從空間色彩、空間形態、燈光、材質、元素符號等方面創設敘事情景;第二個層面為“情”的設計,通過設計元素向就餐者傳達情感和體驗,創建敘事情景。在這個過程中,兩個層面相輔相成,互相作用。
糅合情感體驗訴求法是餐廳空間在進行情景化設計時要關注就餐者對空間的感官。在情感體驗的同時,還要注重就餐者對餐廳空間在功能性、開放性、私密性、安全性體驗的情感訴求。首先,功能性訴求是人們生活方式在不斷變化時,人們對餐廳空間的需求也有所變化,功能需求也要同步提升,而這時空間形態也應隨之變化。第二,開放性訴求是在網絡信息化不斷進步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和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也越來越少,所以開放交流成了當今人們交往的內心訴求。因此,在餐廳空間設計中,空間邊界設立不必過于明確,可以通過高差與色彩來劃分區域,不采用封閉的空間,增強空間的開放性。第三,私密性訴求,就餐者在餐廳尋找開放與交流的同時,也有追求隱私與安靜的訴求。在對空間進行情景化設計時,要進行合理的區域劃分??梢岳酶魯?、屏風、陳設、家具或者材質等進行空間劃分。第四,安全性訴求,這一訴求也是人的本能追求,是設計中最根本的職能。人流動線合理,引導標識明確,可以在發生危險時快速疏散,并且材質的選擇也要牢固、防火、防水等。
移植再現情景意象法就是將空間中所要表達的“情”作為主題,通過材質、燈光、元素、造型等一種物化形態表現出來,這種物化的空間形態需具有一定的審美品格。移植再現情景意象法不只是單純的情景再現,還需通過一定的設計手法進行表現[3]。在餐廳空間設計中,可以先由“景”入手,分析環境再現意向的具體運用,運用意象進行重組移植環境,并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創造出新的設計表達。
4.1.1 主題定位
以“黃石地域文化為中心,運用礦冶文化,打造符合當地風格的特色餐廳,以提升文化認同和情景體驗”為設計宗旨,將多元化的設計理念帶入老城區餐廳的設計當中,利用互動媒體技術,通過對餐廳的主題設計、后續的各項細化工作,讓老城區的餐廳煥發新的活力。
4.1.2 目標人群定位
確立餐廳所要服務的目標人群,對日后餐廳的經營模式尤為重要,而“好友味”餐廳所面向的消費人群也較復雜,如周圍的居民、工人、學生或是青年。對于餐廳周圍居民及年紀較大的老人,他們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更渴望一些“回憶”,喜歡去熟悉的餐廳,對一些值得紀念和懷念的元素尤為珍視,因此容易被地域文化的主題情景化餐廳空間氛圍吸引,能夠喚起歸屬感和對文化的認同感;而對于一些追求快節奏的工人來說,他們更想要的是一個輕松、愜意、便捷的場所。因此,餐廳空間的設計可以更加自由放松,給他們創建一個逃離繁忙喧囂舒適的就餐空間。對于喜歡追求獨特另類的青年消費者來說,地域文化的主題特色餐廳也會吸引青年人對歷史文化的想象(如圖1) 。

圖1 用戶畫像分析
4.1.3 整體空間規劃
整個餐廳分為前后兩個空間,使用面積約為110平方米。前面主空間區域以開放空間為主,從入口開始依次為前臺區、外賣區、散客區、半私密區、包間區、傳菜區、包間、操作間、衛生間等功能分區組成。后面次空間有一定的私密性,主要由半私密空間、包間組成(如圖2)。

圖2 方案總平圖
4.2.1 礦冶文化主題再現
黃石豐富的礦產資源所形成的礦冶文化從古至今延續一千多年,其青銅文化、礦冶文化、西塞山“神舟會”,以及陽新布貼都獨具特色,是我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餐廳整體采用黃石礦冶文化元素,以礦冶文化串聯整個餐廳空間(如圖3)。從門店入口開始,門頭采用礦坑的環形疊狀肌理,餐廳內部采用礦石材料質地的地面鋪裝及墻面裝飾,并運用鋼材作為吊頂材料打造“礦”元素機理吊頂,應用于前臺區與傳菜區的上方,在次空間上也采用同樣的設計手法將兩個空間串聯起來。

圖3 礦冶天坑元素提取
4.2.2 時間序列下的敘事手法
“好友味”特色餐廳空間在不同的時間序列下有著不同的情景化表現:(1)上午(5:00—10:30)?!昂糜盐丁辈蛷d主要經營的是吊鍋燒烤,所以在上午門店多處于關閉狀態,而這時餐廳在等待區設置的景觀座椅(如圖4),就為周圍居民提供了便利,供居民清晨遛狗休息、老人休閑聊天歇腳等,給周圍居民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場所,同時餐廳給周圍居民留下一個好印象促進消費。餐廳的主空間與后面次空間相連接的導視系統,可以給居民區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娛樂的場所(如圖5)。(2)中午(10:30—1:00)。中午的客流量較多,外賣單也較多,大多數為工人和上班族,他們更希望有一個快捷高效的午餐環境,外賣窗口和點單小程序的設立避免了室內人員擁擠的情況,也使點單更加的快捷便利(如圖6),室外等待區也可以供客流較大的時段,可以讓顧客在室外就餐。(3)晚上(6:00—10:00)。晚上的客流量是一整天最多的時刻,大部分為娛樂休閑、朋友聚會等。餐廳的面積較小,沒有足夠的包間設置,所以餐廳采用可移動式滑輪隔斷,為就餐者提供一個靈活多變的就餐空間。

圖4 景觀座椅

圖5 導視系

圖6 外賣窗口和自助點餐系統
4.2.3 空間生產的日常展現

圖8 “好友味”餐廳整體空間外立面效果
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指出,社會空間不僅僅是物質生產的物理場所,其實質在于空間,即生產(關系)本身。社會空間是生成的、 動態的、實踐的[4]。餐廳空間生產的內部邏輯和外部形態也遵循這一路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明:(1)物質空間?!昂糜盐丁碧厣蛷d在主題裝修上運用礦冶文化元素打造極具黃石地域特色的餐廳空間,在室內裝修、軟裝陳設、菜單、餐具、工作服等設計上都加入了餐廳所獨有的特色與LOGO,在強調餐廳主題的同時,烘托了物質空間的情景化氛圍。(2)精神空間。“好友味”特色餐廳空間的精神核心―“礦冶文化,千載熔爐”,將黃石所特有的礦冶文化應用于餐廳主題之中,讓顧客在就餐的同時體驗地域文化。(3)社會空間。在餐廳空間設計中既考慮了空間內外的使用效能,也針對性地對新時代的特殊社會要求進行了服務提升。
4.3.1 空間形態的轉換
空間形態的不同帶給就餐者的情景體驗也有所不同,“好友味”餐廳空間整體布局多以弧形呈現出來,在打破傳統布局思維的基礎上,滿足餐廳的基本功能??紤]到面積并不大,所以在進行空間設計時,通過柔和的弧線再加上過渡區的設置,打破僵化的邊界。在空間劃分上,利用可以活動的隔斷來分隔空間,根據就餐者的不同需求進行劃分,給就餐者“隔而不斷”之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具有較強私密性的包間區利用可以隔音的弧形門和地面抬高來劃分空間,不僅能節省空間,也能賦予餐廳豐富的層次感(如圖7)。

圖7 “好友味”餐廳內部空間形態
4.3.2 暖色主題的運用
主題色彩的搭配會給就餐者最直觀的視覺沖擊,起到增強餐廳主題氛圍的作用,也能影響就餐者對餐廳的整體印象,在“好友味”餐廳的主題色彩選擇上,提取了黃石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布貼的顏色。以紅色為主,綠色藍色為輔,對餐廳的地域性氛圍進行了營造。
4.3.3 本地材料的選用
本地材料的運用是地域文化特色餐廳情景化設計的基礎,能給就餐者帶來細膩的觸覺和視覺體驗[5],也能夠更好地打造黃石地域文化的主題情景?!昂糜盐丁辈蛷d空間主要采用黃石本地的礦石材料、青瓦、鋼材,以及木材等,采用礦石材料質地的地面鋪裝及墻面,并運用鋼材作為吊頂材料打造“礦”元素機理吊頂。在包間區和半私密區運用含有礦棉吸音板夾層的木材進行隔斷與墻面設計,并且在墻面裝飾上還應用了黃石的特色青瓦進行裝飾,凸顯本地特色。
4.3.4 燈光照明的搭配
“好友味”餐廳在燈光的運用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照明燈光,另一種為裝飾燈光。主要以這兩種燈光相結合,利用燈光的明暗、虛實等手法進行氛圍營造。“好友味”餐廳處于居民區的一層,光線較為昏暗,所以在散客區、包間區及過道都設置了較為明亮的燈光,為餐廳提供了基礎照明。
文章通過對地域文化下特色餐廳空間情景化設計的研究,以設計實踐探討情景化特色餐廳設計的相關要點,從而提升餐廳的消費價值,在趨向個性化變革的同時兼顧以人為本,真正考慮人的情感需求。餐廳空間情景化設計并不是運用文化符號堆砌而成的,而是能引發消費者整體意識觀的共鳴??傊?,在餐廳空間設計時應多維度進行分析與考慮,結合餐廳的實際情況,挖掘屬于餐廳自身的獨特魅力,才能立足于餐飲市場的競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