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創立辨析

2022-11-11 13:43:47曾景忠
紅廣角 2022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曾景忠

【關鍵詞】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青年共產國際;中共一大;青年團一大

關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20世紀80年代就有過許多討論。①本文擬從中國共產黨創建青年團的角度,根據相關史料,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立年代時間問題進行論證。12年前,筆者寫過一篇關于中國共產黨創立情形的文章②,現在撰文討論青年團建立時間,目的在于進一步澄清史實。

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和閃現世間

1920年夏,一批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上海推動創建中國共產黨,幾乎同一時期,8月創建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青年團即應邀派代表參加青年共產國際的會議,閃現于社會和國際。

(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而產生

前來中國推動和幫助中國創建共產黨的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于1920年8月17日向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亞局東方民族處報告說:“我在這里逗留期間的工作成果是: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4名中國革命者和我),下設三個部,即出版部、宣傳報道部和組織部。”此信中還說:“我們對最近工作的展望是:希望在這個月內把各種革命學生團體組織起來,建立一個總的社會主義青年團。這個社會主義青年團,要派代表參加我們的(上海、北京和天津)革命局。”③

在推動創建中國共產黨時,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建黨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據張國燾回憶:1920年夏,他到上海見到中共創始人陳獨秀時,陳獨秀曾經對他談到建黨后的工作打算,稱:“我們很重視青年,不僅需要其中少數急進人物參加,而且需要用各種形式來組織廣泛的青年,使他們參加多方面的工作。”①可見,陳獨秀在推動創建共產黨時,就規劃著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

中共創建后,社會主義青年團便產生了。在上海創建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由黨組織指派俞秀松負責組織。②俞秀松是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的當事人,他留下了大量檔案資料,說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1920年創建的。

20世紀30年代,俞秀松在蘇聯填寫的履歷表中,在“入黨時間”欄寫著:“192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過去有未參加過其他黨派、共青團?參加情況,即何時何地”欄寫著:“1920年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③他于1930年1月1日的一份自傳中寫道:“1920年春,我們曾想成立中國共產黨……過了一段時間,在第二次會議上我們宣布了我們黨的存在……我作為上海(共產黨)的領導成員之一,實際上是一個人承擔了上海的全部工作。根據黨的委派,我組織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現稱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人夜校和俱樂部。參加成立了工會組織(如機器工會、印刷工會)。同時,我還擔任了《勞動界》(上海黨團組織的機關刊物)等刊物的編輯。”“1921年3月,黨派我參加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和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④在“那利曼諾夫”簡歷中,俞秀松寫道:“1920年秋,我和其他同志一起開始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曾任該組織的書記,同時還是機關刊物的編輯。”⑤魯·那利曼諾夫,為俞秀松在蘇聯時的俄文名字。

(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及其依托的外國語學社1920年曾向社會半公開亮相

當年在中國,談社會主義以至組織青年團體,是可以公開的。以青年團書記俞秀松的名義,1920年曾發出一則《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啟事稱:“國家民族之強弱興替,及社會之健全與否,系于青年。以是,近代國家咸趨重青年運動。對于青年團之組織,無不充分發展。無論通商大埠及農村小鎮,到處普遍設立,均有健全之組織。發展青運,尤以軸心國家最稱完備,與其軍事政情之進展,相為比例焉。”“本團原由滬上職業青年自動組織,素抱無黨無偏主義,向以超然之姿態,與世周旋,從不接受任何機關絲毫之津貼,純潔坦白,昭然共睹。其所負之使命,著重于社會服務及國民經濟之調劑。”“本團不揣棉(綿)薄,矢志為民請命,忘其固陋,銳意為民前驅。只以成立伊始,粗具規摸,擬辦各點,經緯萬端,因乏相當之基金,猶感進行遲緩。敬希邦人君子及當代宏達,鼎力匡襄,予以惠助,俾基金有著,團務自易策動,直接為社會青年謀公眾之福利,間接實與我國民族前途關系者綦巨,豈獨本團之幸焉!”啟事末尾署“諸暨俞秀松撰”,鈐“柏青之印,”。⑥

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所依托的外國語學社之招生廣告,1920年秋公開發布于報紙。上海《民國日報》曾在1920年9月13日頭版刊登“外國語學社招生廣告”:“本學社擬分設英、法、德、俄、日本語各班。現已成立英、俄、日本語三班。除星期日外,每日授課一小時。文法讀本由華人教授,讀音會話由外國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皆從初步做起。每人選習一班者,月納學費銀二元。日內即行開課。名額無多,(有)志學習外國語者,請速向法界霞飛路新漁陽里六號本社報名。此白。”①

這份傳單和廣告,表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已經在上海半公開亮相。

(三)青年共產國際邀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派代表出席1 921年國際大會

1920年夏,在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的推動和幫助下,陳獨秀等人在上海開展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工作;8月,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這些情況,共產國際都是知曉的。當青年共產國際籌備于1921年召開第二次國際會議時,乃向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出了邀請派代表與會的信件。

青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東方書記處谷林寫給中國團組織的信中說:“我知道,上海的青年團是中國青年團中最好的一個。因為沒有全中國的同盟,我在國際青年共產黨名義底下,親愛的上海青年團的諸位朋友呀!送給諸位以此種選舉一位代表當我們的第二次國際會議的邀請。”“派遣代表的事,對于中國革命將有極大的結果。因為派代表的緣故,中國才第一次與國際社會運動接近。無論幾多次的文學(書面),幾千幾百的講演和討論,都沒有比派遣從你們中舉出的一位代表,這樣能夠使你們和國際聯合。”②信中還說到會議設有英語部,選派出席會議的代表最好是能懂英語的。

青年共產國際的邀請函,可能也發給了在北京的青年團組織。北京的青年團組織于1921年3月復信給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表示“決定派代表出席這個會議”③。

(四)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1921年春啟程前往蘇俄出席青年共產國際二大

1921年春,俞秀松啟程赴蘇俄出席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他在途中曾給父母親寫信,報告赴蘇俄的行程和目的。俞秀松于3月29日離開上海,經北京、奉天(今沈陽)、長春,到哈爾濱。信中說道:“第二次國際少年共產黨定于4月15日在R京(俄國首都)開大會。他們于前月特派代表到中國來請派代表與會,我被上海的同志們推選為代表。中國共派兩個代表,北京一個,上海一個。”④

20世紀30年代,俞秀松填寫的履歷表“自傳”欄中寫道:“1921年,我受黨的委派,作為黨的代表到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和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⑤

1921年5月,俞秀松到達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市,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遠東秘書處出具證明書(第2402號):“此證明持有人俞秀松同志,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聯盟派往莫斯科市參加共產國際青年代表大會的代表。此證明簽字蓋章有效。請所有機構和公職人員給予秀松同志協助。1921年5月16日。”⑥俞秀松到達莫斯科后,由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書記(秘書)M.科別茨基簽發的ynOCTOB epeHHe(身份證件)上寫著:“證明俞秀松同志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參加青年共產國際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的代表。特頒發此證。1921年6月4日。”⑦

在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俞秀松等人向大會報告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和開展活動的情況。這個報告的內容,將在下文敘述。

一、在上海成立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一個全國性團體

1921年7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張太雷、俞秀松和陳為人在莫斯科參加青年共產國際二大。張太雷( 1898-1927),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前身)法政科學習。1920年參加共產黨北京支部,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后在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張太雷赴蘇俄伊爾庫茨克,在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任中國科書記。俞秀松(1889-1938),浙江諸暨人。1915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1920年夏,在上海參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陳為人( 1899-1937),湖南江華人。1918年就讀于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0年在上海的外國語學社學習,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與劉少奇等20余人,首批派赴蘇俄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提交給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報告,英文中譯有兩個版本,一為《俞秀松文集》本(英文中譯),文末署有張太雷、(俞)秀松、陳為人名。一為《遠東人民》本(李玉貞譯文,載《青年共產國際與中國青年運動》一書)。兩個文本雖然內容大略相同,但譯文和內容均有異。《俞秀松文集》本,比《遠東人民》本多出對中國政情和社會經濟結構(包括農民、工人狀況和工會行幫等)的分析,這個版本有俞秀松本人的口氣(比如說“當我離開上海時”)。據此可以斷定,這個報告是由俞秀松起草,后來或經與張太雷等討論,壓縮刪減成了《遠東人民》本。

這一報告說:1919年五四運動后,中國青年運動中出現了一些小組織,有兩種傾向,一是無政府主義,一是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在后者的基礎上建立的。第一個青年團是在上海成立的。它的目標是,在青年熱情的幫助下來準備社會革命。最初,這個青年團被稱為青年社會革命黨。只是在第九次會議后,它才采用現在的名稱。在這次會議上,當建議改變此組織的名稱時,那些原本是無政府主義者的成員離開了這個組織。1920年8月,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舉行成立典禮。其成員均為共產主義者。隨后,類似的青年團逐漸在北京( Peking)、天津(Tien-tsin)、濟南(Tsi-nai)、廣州、南京、長沙( Tchansa)成立。目前,這些組織有1000個成員,其中力量最強、組織得最好的是上海青年團。由于在原則上作了改變,廣州青年團于去年12月離開了總青年團。1921年3月,所有的青年團均作了改組,成立了一個省級中心委員會(在上海)。在那時,共產主義者和共產主義運動有著很大的影響。”①

青年團的組織不只限于上海一地,故不宜稱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而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8月以后至1921年間,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地區組織,陸續在北京、天津、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陸續創建,不斷發展,開展活動。這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建立的重要證明。

據袁振英說: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以上海新漁陽里戴季陶宅為團址,“掛‘外國語學社的招牌,我和施存統、葉天底、俞秀松、金家鳳主持團務,總務由楊明齋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實際上就是共產黨小組”。②

在上海以外,其他一些地方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織,也陸續創建發展起來。

在共產黨北京支部領導下創建了青年團組織。1920年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后,李大釗和一些青年于11月建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李大釗親自參加并領導團的活動,被選為團的執行委員。10月間,將草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團章寄往湖南。1921年3月16日,李大釗決定派何孟雄為代表出席少年共產國際大會,團員發展至55人。5月,因組織不純曾暫時宣布解散。李大釗還幫助張太雷、于方舟在天津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派張國燾、鄧培到唐山了解情況,建立組織。天津團組織一度中斷,后于方舟根據李大釗指示把天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改變為社會主義青年團。①

據張國燾回憶:北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會議在1920年9月底假北大學生會辦公所舉行。到會約40人。他們都是北京各學校的學生,以北大同學為最多。會議公推北大學生會主要負責人高尚德為書記。這些初期參加者后來大多成為共產黨員。朱務善回憶: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由朱務善等于一九二一年末開始組織……開始這個組織只限于北大,后來發展到北京各大學及專門學校”,“我們開始發展青年團活動的時候,在各種群眾場合之下.有時候在學校中用S.Y.的名義大貼其廣告,招收團員,讓青年們自由報名入團”。③羅章龍回憶:“北京共產主義青年團在一九二一年三月前籌備開會,三月十六日統計團員有四十七人,月底開會說有五十多個,簽名簿子上簽名的有五十多個人。共青團開會,是由共產主義小組決定的。”④劉仁靜回憶:“在成立黨組織以前,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北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在一九二0年春成立的。這是更帶群眾性的組織。最早參加團的有:柯怪君(慶施)、鄭振鐸、李駿(鴻一)、范鴻劫(他是從清華大學轉到北大的)、黃日葵、何孟雄、高尚德、繆伯英和我。”⑤(筆者注:北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0年春成立說可疑)

武漢和重慶方面,據張國燾《我的回憶》所記載:“武漢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是由五四運動中的活動分子惲代英、蕭楚女、李書渠、劉昌群、李求實等人組織起來的。他們在此之前曾組織了一個‘互助社小團體,辦有《武漢評論》,鼓吹新文化運動。惲代英、蕭楚女于一九二0年底到重慶去教書,不久就在重慶聯絡楊廮公等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⑥

長沙方面,據劉少奇回憶:“一九二二年的冬天,(我)即由湖南一位相信社會主義的一位老先生賀民范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了這件事,我由北京回到長沙,又由長沙到上海,進了當時青年團及陳獨秀等創辦的外國語學社。”⑦《劉少奇年譜》記載:1920年10月,劉少奇經長沙船山學社社長賀民范介紹,加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⑧

而據蕭勁光回憶:湖南幾位青年是在上海入團的。“一九二0年暑假,我和周昭秋、任弼時、胡士廉、任岳、陳啟沃共六人,通過長沙俄羅斯研究會的介紹,由長沙坐船去上海。……到了上海,我們進入外國語學社學習俄語。……在外國語學社學習時,我們先是參加了上海工讀互助團,它是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之前的一個組織。一九二0年,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后,劉少奇、任弼時和我等立即加入。我們算是中國第一批社會主義青年團。”①另據載:毛澤東受托,在湖南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發展工作。《毛澤東年譜》記載:1920年11月中旬,“致信張文亮,隨信寄上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十份。章程的宗旨在研究并實行社會改造”,信中托張文亮為發展團員“代覓同志”(此處,沒有說明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的來歷,而前引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發展情況的敘述中,說是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草擬團章寄到湖南),“這時,毛澤東正在籌備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工作,在第一師范、商業專門學校、第一中學等校的先進學生中,尋覓團員的對象”。11月21日,“在湖南通俗報館與張文亮會見,告以不日將赴醴陵考察教育;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發展,此時‘宜注重找真同志,只宜從緩,不可急進”。12月2日,“到張文亮處,商討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問題。提出建團應分兩步進行:第一研究,第二實行。要‘多找同志。青年團成立會,等陳獨秀來湖南時再開”。12月中旬,“復信張文亮:……青年團的問題,你可努力在校發展團員,在本學期開一次會。十六日,再到張文亮處,商討召開青年團成立會問題”。“這時長沙青年團已有二十多人……于次年一月十三日開成立會”。1921年6月,“一天,邀周世釗到文化書社,將陳獨秀關于要大大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來信給他看,并要他做這方面的工作”。②(這些材料也說明,長沙青年團是受上海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影響建立發展的)據相關記載:1920年10月,毛澤東開始籌建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陳子博、彭平之、劉少奇、張文亮等為團員。至年底,長沙已有團員20人以上。次年1月13日,召開了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③

廣州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情況,據陳公博回憶說:陳獨秀到廣州后,“平山、植棠和我,遂贊成仲甫先生的主張,由我們三人成立廣州共產黨,并開始作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織,公開在廣州宣告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聲勢很是浩大,參加分子有各學校的教授,也有各學校的學生。原因是我和平山在高師和法專當教授,所以參加者非常踴躍。……廣州共產黨利用這個青年團作外圍,吸收共產分子。以后林祖涵、劉爾崧、阮嘯仙、楊匏安,都是由那個青年團慢慢吸收入黨的”④。張國燾說:“大約在一九二一年一月間,陳(獨秀)先生邀約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及無政府主義者區聲白等人,共同組成廣東黨的小組。”“社會主義青年團也同時成立起來了。最初參加為團員的彭湃、羅綺園、阮嘯仙等,后來都參加了農民運動工作。”⑤譚冬青說:1921年秋,陳獨秀離開廣州回滬后,廣州黨、團工作由譚平山全面負責。搞學生運動,主要由C.Y.負責。⑥

譚平山親歷了廣州青年團的成立。他1922年說:“查青年團前年已經發起于上海,各省成立的也有八區。廣州一區在前年八月亦經成立,兄弟亦是當時的一個職員。但前年的青年團,當時沒標明那種主義,也沒有擬有具體的計劃,團員宗旨也不能一致,所以去年三四月間自行宣布解散。各省區雖沒達解散的目的,但于進行上發生種種的困難,故去年十月間上海總團提出改組,標明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思想,并且設七種委員會,分途聯絡,研究與實行并重。這是本團改組的目的。我當時受了上海總團的委托,再在粵組織分團。十二月間,先行聯絡同志,至今年一月開第一次籌備會。當時,到會者有五十八人,修正章程,分途聯絡。至二月開第二次籌備會,人數已經達一百四十人,到現在已有五百余人。”①譚平山所言為:廣州青年團1920年發起成立,1921年因思想分歧(有無政府主義者)而解散。1921年10月(中共一大后,陳獨秀回上海),上海總團(中央機構)改組。廣州團組織1922年初重新成立。

濟南建團的情況,據參加青年團的賈石亭回憶:“在濟南,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得比較晚些,大概是在一九二二年(一九二二年王盡美介紹我入S.Y.時,我腦海里想著S.Y.才成立)。”②而據稱由賈石亭介紹參加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馬馥塘說:“一九二一年下半年,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人數不多。……社會主義青年團是秘密的,成立會在育英中學開。以后開會,有時在山頭,有時在大明湖的游艇上。青年團以學校為單位成立支部。”③

大量資料證明,1920年8月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團組織,并非等到1922年5月才成為全國性的青年團。

三、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召開前已有中央機構

1922年5月青年團一大召開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有無中央機構,這是一個重要問題。

雖然直到1922年5月才舉行青年團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但青年團的中樞機構實際上早已存在。上海團組織是全國團的總部,前引譚平山所述“上海總團”,即為明證。

在相關的青年團史料記載中,有幾個問題值得研究:一是1921年3月社會主義青年團有無舉行過全國會議;二是青年團有無產生臨時中央委員會;三是青年團有無“中斷”、有無解散;四是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作用。

(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3月有無舉行過代表會議

中國共產黨或青年團有無在1921年3月舉行過代表會議,這是一個懸案。張太雷向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報告說:“我們認為,1921年3月召開的由各個組織的代表參加的會議是必要的。當時以會議的名義發表了關于我們的目標和原則的共同聲明。這次會議還制定了臨時綱領。這個綱領規定了我們組織的機構與工作計劃,表明了我們對待社會主義青年團、對同業公會和行會、對軍隊中的工作,以及利用文化教育團體的態度,同時也表明了我們共產黨對于工會當前的任務的態度。”④這個報告記述了中國共產黨曾在1921年3月舉行過代表會議,盡管講的是黨的會議,但肯定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存在。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向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報告《俞秀松文集》本說:“(1921年)三月份以后,當我離開上海時,一個省級中心委員會成立了,它被委托在上海召集全國代表大會。這將使這個組織承擔更系統的工作。還建議,將此組織(譯注:社會主義青年團)改為‘共產主義青年團。由于不可能與俄國進行所有合法的通信,我尚未收到關于這次代表大會的確切的情況。”①

這個報告的《遠東人民》本說:“(青年團)本年4月初建立了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遂將在上海發起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任務移交與它。”②此處對青年團1921年是否舉行過全國代表大會,語氣含糊,未明確肯定。

(二)青年團1 920年后有無產生臨時中央委員會

出席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中國代表團的報告《遠東人民》本說:“今年(1921年)3月所有的團都完成了改組,建立了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至于說到團的機構,那么,上海青年團最初只有一個四人組成的主席團,共同領導團的全部工作。今年1月,團員人數增加了,就建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③這一說法是,1921年3月建立了“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還說建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該報告的《俞秀松文集》本則說:“至于青年團的組織,原先在上海青年團僅有一個常委會,由4人組成。他們主持青年團的整個工作。至今年1月,增加了常委,并成立了執行委員會。”又說:3月份以后“一個省級中心委員會成立了”。④另有這一報告的《青運史研究》本說:上海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8月22日建立。1921年3月建立了團的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⑤這與《俞秀松文集》本說法大致相同。

(三)青年團組織有無“中斷”與解散

有關青年團的歷史,出現過青年團組織曾解散、中斷的說法。青年團早期負責人施存統不同意這一說法,他說:“青年團成立后,曾有一段時間工作停頓。一九二二年初,我回國后,少共國際派代表來,團的工作又活躍起來。”⑥他澄清:“有人說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起來以后,在一九二一年又被解散,這種說法不對。我認為,最多只能說成‘無形停頓和‘沒有活動。造成這種情況,不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是因為缺乏領導骨干。張太雷起初在團內擔負很大責任(一九二0年以后,青年團的工作主要是俞秀松和他二人搞的),可是他在一九二0年底或一九二一年初去莫斯科參加少共國際代表大會了,在國外停留了許久。這件事對青年團的‘無形停頓起很大影響。”⑦

張太雷原來在北方從事革命活動,上海方面團的工作由俞秀松負責。俞秀松1921年去莫斯科參加少共國際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三大,會后留在蘇聯學習也未歸。團的工作受到影響。至于局部,廣州團組織一度解散,那是因為團員思想不一致,一部分人信仰無政府主義思想,后來建團組織,前文所引譚平山講話,對此有所說明。

武漢方面的吳德峰說:“有人說社會主義青年團曾經一度取消過。據我所知,并無其事。”①

各地團組織除個別短暫停止活動和重建組織外,總體上團組織未曾解散,活動并未中斷。

(四)青年團的總部是在北京還是在上海

據共產國際代表1920年12月的報告:“8月17日,在北京舉行了北京、天津、漢口、南京幾個城市的學生代表會議,最后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年團成立后,派代表參加了我們的革命局。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對學生直接主動地施加影響。……我們的上海的分部利用這種影響對學生革命運動實行思想上和組織上的領導。”②這似乎將北京的青年團組織說成是青年團的中心,將上海團組織說成是“分部”。

也有青年團組織在北京產生了中央委員會的說法。羅章龍說:北京青年團1921年3月開會,“選舉了一個團的中央執委會”③。劉仁靜則回憶說:“團中央的第一任總書記是張太雷。那時,他剛從莫斯科回來,在團的‘一大上當選為中委,隨即被推為總書記。他在莫斯科時,曾參加青年共產國際的一次大會,并當選為青年共產國際的執行委員。”④北京和上海是中國近代北方和南方兩個政治中心,辛亥革命時北京是清王朝帝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雖建都南京,但上海仍是南方革命勢力的一個中心,促成清帝退位的南北方和談即在上海舉行。中國共產黨成立于上海,隨后以李大釗為中心的北京支部成立。團組織也在上海和北京相應建立。由于青年團是由共產黨建立的,中共中央局在上海,自然青年團的中央機構也隨著設在上海。對此,下文還將論及。

對于青年團總部在上海,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人物譚平山說得很清楚。他1922年在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會上說:“又,青年團之設,不自今日始,這也須向各位聲明的。查青年團前年已經發起于上海,各省成立的也有八區。……各省區雖沒達解散的目的,但于進行上發生種種的困難。故去年十月間,上海總團提出改組,標明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思想,并且設七種委員會,分途聯絡,研究與實行并重。這是本團改組的目的。我當時受了上海總團的委托,再在粵組織分團。……至各省成立的已有十一區。將來正式中央機關設于上海,且決定于四月間開全國大會,且選派全國代表出席于第三國際。”⑤

(五)青年團一大召開前已經設有團的中央局

北京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1年3月給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復信中說:“在中國,還沒有一個中國青年社會主義者的總會。”

可能當時北京與上海兩地的團組織聯系溝通不夠,給人的印象是,上海和北京是青年團的兩個中心。俞秀松和張太雷都擔任過團的負責人。俞秀松1921年3月啟程赴蘇出席會議,后留在蘇聯學習,直到1922年回國。這段時間上海團的工作可能受到影響。張太雷原在北京、天津一帶活動,主持天津團的創建。他1921年春赴蘇,后與俞秀松一同出席青年共產國際和共產國際的會議。同年8月,張太雷回國,并到上海參加團的中央工作,正如施存統說的“張太雷起初在團內擔負很大責任(一九二0年以后,青年團的工作主要是俞秀松和他二人搞的)”①。張太雷還常為共產國際代表做翻譯工作。1922年初,施存統從日本回國,黨派施存統恢復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活動。

施存統在青年團一大召開前負責團的工作。團一大原定1922年3月在上海舉行,后推遲到5月改在廣州舉行,期間施存統與各地團組織曾來往書信聯系。趙樸所寫《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及其前后的若干問題》一文中,介紹了各地團組織與施存統的通信。施存統其時名方國昌、方子由、施玉英。1922年2月22日,他發出刊登于廣東《青年周刊》第二號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重要通訊》,署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代理書記”。1922年3月27日唐山青年團一封信的上款寫作“上海青年團總部代理中央機構諸君”。《新青年》第九卷第六號報道青年團一大的文章說:“這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大會,是由上海臨時中央局召集的。”議事日程第七項是“臨時中央局報告”。《先驅》第八號報道中也用了“上海臨時中央局”的名稱:“于是,上海臨時中央局決定于一九二二年五月五日在廣州召集全國大會。”②由于中央局設于上海,臨時中央局由上海團組織兼任,故施存統署名自稱“代理書記”。

這個中央局的“局”字,譯自俄語詞6ropo,有表示執行部(辦事機構)的意思,中央局不完全是中央委員會的意思。前述所謂設在上海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可能都是指這個6ropo。不過在舉行代表大會前,稱“臨時中央局”,事實上,“臨時中央局”受中共中央局指定產生,在代表大會前行使著中央領導機構的職權。“臨時”者,是表示將經過代表大會的選舉程序,正式產生領導機構——中央委員會。經過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局變成中央委員會,當然完成了產生的程序。這個團的臨時中央局實質上與中共一大前黨的中央局(成員由黨指定)是一樣的,只是有無經過程序而已。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俞秀松、張太雷、施存統相繼擔任團中央書記的工作。

由此可見,青年團一大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已經有了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

四、建黨之初的黨團一體和隱黨于團

現在沒有資料證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1922年舉行一大前,曾召開過全國代表大會,產生過中央委員會。但是,青年團卻在上海有個總部,實際上起著團的中央機構的作用,這是什么緣故呢?其奧秘在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初期,黨團一體,隱黨于團。

曾有日人坂西所撰關于中共創建的一則資料說:中共創建時,是先從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的。以戴季陶住宅漁陽里六號(現銘德里)為團址,并辦一外國語學校以避耳目。團務即由施存統、葉天底、俞秀松、袁振英、金家鳳主持,事務由俞秀松主持,總務由楊明齋擔任。一切經費當由共產國際代表維丁斯克擔任之。③雖然坂西文中所述有些情節不確,但是此文所述與實際情況不無吻合之處。最關鍵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秘密成立過程中,確實以青年團和外國語學社的公開外衣作掩護,開展活動。

1920年8月22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當時參加中共上海黨組織創建的俞秀松年齡最小,擔任青年團書記,這大致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局實際上設定了青年團的書記。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提交青年共產國際二大的報告《遠東人民》本說:1920年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創建,團員全是共產黨員(“共產主義者”)。此后,北京、天津、濟南、廣州、南京、長沙等處建立團組織,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①

上海和北京是青年團的兩個中心。北京青年團曾向長辛店、天津、唐山等地發展。上海則是全國團的聯絡中心。施存統說:在上海,“留在國內的黨員里面,俞秀松年紀最輕,黨組織就派他出面組織青年團”。他又說:團的發起人“可能包括俞秀松、張椿年(據我記得,即是張太雷)在內”。②

1920年8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創建以后,曾以半公開的團體掩護黨的秘密活動。施存統回憶:“青年團成立之初,共產黨員不管年齡大小,都參加進去。陳獨秀、李達也都參加了。……凡有黨組織的地方,都有團的組織。”③施存統說:“共產黨的組織當時是秘密的,青年團是半公開的。黨的許多活動都以團的名義出現。”施存統接任團中央書記時,“黨中央和團中央的關系非常密切,黨中央開會,大都是我去的,有時張太雷也去。……團中央開會的時候,陳獨秀常來參加”。④包惠僧也說:“當時的工作情況:黨是完全秘密的,社會主義青年團(S.Y.)是半公開的。”⑤

黨團關系密切,隱黨于團,呈現黨團一體化的狀態。前引坂西的報道中黨、團混雜的情況,可能正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羅章龍回憶黨、團創建的情況時說:“關于共青團的情況,我是同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印象交叉在一起的。”⑥

包惠僧說:“社會主義青年團簡稱S.Y.。我們當時稱黨為本校,稱團為預校,這是半公開組織。當時各區的情況都差不多,先組織黨,接著就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及社會主義青年團。‘會與‘團是黨的事業機構,就是用一套人馬搞三方面的活動。廣州區最初的組織成員是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劉爾崧等。”⑦他還說:武漢地區,“青年團員的發展,也不過十幾個人,以武漢中學及第一師范為最多。青年團倒是每星期開會一次,每次開會都有宣傳作用的報告,有詳細的記錄。記錄報告中央,并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長沙等處的青年團互相通報,交換經驗。我記得很清楚的是,上海青年團的報告是署名秀松,天津青年團的報告署名春木(張太雷)報告中央”。

袁振英也說:“‘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實際上就是共產黨小組。”①

梁復然回憶廣州黨的早期活動情況:“當時黨團不分,都在李義寶家中開會。黨小組只是在討論工運問題或‘學校(即共產黨)問題時出現。當討論學生運動問題時,又以團的名義出現。”②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向青年共產國際二大提交的報告中講到:1920年建立的中國共產黨或簡稱共產黨、團的地方有十幾處,如在“不少嚴肅的馬克思主義者”參與下,“中國建立了共產黨”,“共產黨已通過青年團在上海……和其他地區組織了一些工會,并領導所有的罷工”,“許多團員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社會主義青年團密切配合共產黨工作,服從于黨并與黨一道在工人和士兵間工作……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對其他政治組織的態度,與中國共產黨對它們的態度是一樣的”。報告還說:“《共產黨》是黨和團兩個組織的刊物。”③

濟南的情況是:“濟南革命黨人不多,黨和團的各方面工作沒有嚴格的劃分。許多團員在工作中就逐漸參加了黨的組織生活,學生占多數。”④團員不限年齡。濟南有個王翔千,入團時已經30多歲,他說自己是特別團員。⑤

俞秀松填寫的一份履歷表,在“至今進行過何種黨務或工會工作”欄中寫到:“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0年任上海黨、團組織書記,同時為機關刊物《上海勞動者》編輯。1921年,作為中共和中國共青團代表,出席共產國際三大和青年共產國際二大。1922年為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杭州團組織的組織者。”⑥

青年團創建時,上海團組織與黨組織合為一體,所以俞秀松同時擔任上海區黨和團的書記(秘書),黨的中央局直接領導著團的中樞,上海團的辦事機構也是全國青年團的辦事機構。試想,黨的書記陳獨秀操勞團事,親自向外地寄發青年團的章程,不是正好證明黨團一體嗎?黨的總部也就是團的總部。

五、所謂“團先于黨成立說”

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說:“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⑦這是從1921年起算的。1941年6月,中共中央在發出的《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中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采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并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⑧其后,1921年7月1日本來只是作為紀念日,后來卻誤作為真實的中國共產黨成立日開始流傳下來。

由于把中共成立時間定為1921年,便派生出“團成立先于黨”的說法。1941年6月4日,中共中央關于青年工作的決議中就說:“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大革命以前及大革命初期,的確發生了很大作用,但是,這是因為團比黨成立為早,和當時黨尚屬薄弱的原故。”①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怎么又出現“團比黨成立為早”的說法呢?中共本來創建于1920年7月,團亦于1920年8月隨黨的創建而建立。但將中共創建的時間定于1921年7月中共一大,就只好說“團比黨成立為早”了。問題就出在中國共產黨究竟是哪年創建這個關節點上。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樣,都是1920年創建的。②1921年中共一大后,中國共產黨向共產國際的報告中說:“中國的共產主義組織是從去年年中成立的。”③1922年7月11日,馬林在給共產國際執委會的報告中說:“當維經斯基在上海工作時,中國共產主義者已在陳獨秀——他主編《新青年》雜志多年——的領導下形成一個團體。”④中共創始人陳獨秀說:“我自從一九二0年(民國九年)隨諸同志創立本黨以來,忠實執行了國際領導者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布哈林等機會主義的政策,使中國革命遭了可恥的悲慘失敗。”⑤1933年4月26日,江蘇省高等法院對陳獨秀的判決書中說:“緣陳獨秀于民國九年(即西歷一九二0年),受第三國際委托,在中國創立共產黨,彭述之則于民國十年即西歷一九二一年加入該黨……”⑥這是法律文書。上述史料都是說明中共在1920年創建的權威證據。

如果否認“團成立先于黨”的說法,一些觀點就只好將團創建的時間也推遲到1921年中共一大之后,并且說:“宣稱1920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了也是沒有意義的”,待到1922年團的一大決定加入少(青年)共國際,青年共產國際復函同意,認為“絕對合格”,故以團的一大召開標志團的誕生。既然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以一大為標志,團也須如此。⑦

承認1920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這一事實,怎么就“沒有意義”了呢?1921年5月7日《共產黨》月刊第四號,已經刊載國際青年共產黨執行委員會東方書記谷林發出的給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信,邀請他們派代表參加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會議。⑧后來俞秀松、張太雷赴蘇俄出席。這不都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已經成立的有力證據嗎?

一個政治團體何時成立,有一個確定的時間。既然承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0年8月建立,又要說它1922年5月才“正式建立”,這之間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政治團體的建立,并無正式與非正式之分。從尊重歷史出發,應該承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0年創建的客觀事實。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99在线国产|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a级免费视频| h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老司机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99精品久久| 色综合激情网|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99激情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a天堂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 免费欧美一级|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日本免费a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欧美综合成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第4页|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www亚洲天堂|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热久久国产| 色成人综合|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欧美啪啪一区|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97色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综合成人国产|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久草视频精品|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