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資源和能量的消費。提倡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是當務之急。目前,建筑業占據了大量的資源和環境的污染,而隨著建筑業的迅速發展,建設技術的進步不但保證了建設項目的安全,而且隨著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對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也得以控制。目前,綠色建筑技術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運用綠色技術可以降低資源的損耗和浪費,并對建設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目前,在我國的建筑建設工程中,仍有大量的資源浪費。所以,要在建筑施工中,要充分運用建筑技術,對各類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以達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綠色理念是一種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思想,它的目標是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減少資源消耗,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不僅可以使施工工藝達到最優,而且可以改善建筑環境。隨著世界資源日益匱乏,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綠色建筑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消耗,減少污染,有利于環境的改善。在目前國內的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環保技術可以劃分為“環保建材”與“環保技術”兩種,其中環保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污染物排放、產生有害物質、節約能源。總之,在建設項目中運用綠色技術,既可以節約建筑能耗,又可以提高建設的效率,是建設綠色化、現代化建筑的必然途徑。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其關鍵在于可以節省各種建設費用,控制工程造價,達到環保的目的。
要把綠色思想貫徹到建筑建設中,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實用性。將人性的理念與住宅相結合,既能夠達到住宅的使用性能與品質的需要,又能夠適應人們的多元化需要。比如,在電氣系統建設中,既要保證室內空氣的流動,又要考慮到居民對室內的空間要求,從而達到改善住宅的利用效果。
在進行“綠色建筑”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建設的效益,不能一味地追逐“綠色性”,以免造成建設資金的大量消耗,進而提高整個建設費用。建設企業要依據建設規范,科學地選用施工計劃,運用最佳的施工方法,確保綠色建筑的成功實施,并能控制建設費用,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將綠色思想融入到建筑建設中,能夠提高人民對能源和環境保護的認識。在建筑綠色建筑建設中,建筑企業要樹立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的觀念,合理選用建筑材料、技術、機械等,確保建筑工程的總體節能效益,并充分利用建筑資源,達到建筑的科學性和綠色化發展目標。
建設企業能夠運用綠色建筑技術進行節能控制。選擇環保建筑設備,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的總能量消耗,又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來減小建筑工程的噪音、光害。比如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隔聲片,可以有效地抑制噪音的擴散,而在焊接過程中采用相應的保護方法來抑制光線的污染。對于資源的管理,可以運用“綠色能源”的概念,預先制訂出一套合理的資源計劃,在實踐中加以實施。比如,在對水源進行治理時,建筑方可以通過沉淀法對降雨進行凈化,從而達到對水泥的有效防護。在土地資源的經營中,建筑企業要對建設的公路、場地進行合理的計劃,防止土地的浪費,并能有效的減少土壤的污染,減少土壤侵蝕的發生。
采用綠色施工技術的第一個先決條件是要盡可能地減少各種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先進的施工技術,既節約了建設所需的原材料,又保證了建設項目的質量,因而可以節約建設費用。以建設項目為例,在建設項目中,使用大量的水資源、電力資源等資源,其費用在建設項目中所占比重較大,因此,采取節水施工技術、電力節能施工技術等措施,將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降低投資,是改善建設項目效益的有效途徑。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降低建設投資,提高建設項目的盈利能力,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道路。隨著建設項目的不斷發展,為了增加項目的效益,必須進行成本的最優化,采用綠色技術來降低造價。
由于工程建設中存在著大量的污染,致使周邊的生態環境惡化,給工程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而在使用環保技術的同時,可對建筑污染進行控制,比如污水處理、揚塵控制等,利用凈化設備將建筑污水經處理后排出,可降低環境污染和水源污染。通過對建筑工地的揚塵進行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工地的粉塵排放,防止粉塵對周邊的環境產生污染,并減少對工人產生的危害。因此,綠色施工技術在保證環境質量、減少施工污染等領域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是改善施工環境保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因此,要大力推廣綠色施工技術,促進施工環境的改善。
建筑技術的應用將對建筑工程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而常規的建筑技術不但效率低下,而且還會給建筑環境帶來極大的負面沖擊,為此建筑產業持續進行著技術的革新,在綜合多項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建筑施工技術得到很大創新,逐步向綠色化方向發展,使得環保施工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對建筑行業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對綠色施工技術的研究和運用,使其與建筑施工技術相融合,提高施工技術的整體質量,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對目前我國的建設現狀進行全面的剖析,在建設中,由于各單位受到一定的條件和技術條件的制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從而導致工程建設的生命周期縮短,無法適應高水平發展的需要。一些建筑工人在工程實踐中不能依照專業的圖紙來進行施工,并且未經專業的設計單位同意就擅自更改工程進度,造成工程安全風險,不能適應高水平發展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沒有嚴格地遵循施工程序,造成了工程作業的質量低下,同時由于工藝上的失誤,使地基工程的建設更加困難。
針對建設項目本身的特性,一些單位盡管意識到了環保觀念的應用,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傳統的建設觀念所制約,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在建筑外墻和屋面施工中,由于保溫材料和防水材料的使用不當,會對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從而導致屋面漏水,外墻保溫材料的剝落。在實際工程中,由于預制件強度不足、連接件錨固不當等因素的制約,導致了工程出現滲漏,從而影響了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從而影響了建筑的高品質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其自身施工工藝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若缺乏環保的內容,將會加大建設管理的難度,不能適應綠色發展的要求。根據工程建設工程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和環保問題,如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廢料,如渣土、鋼筋、金屬管道等,如不能妥善處置,將會對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針對目前我國建筑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工程建設中存在著地基沉降不足、水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對工程建設的安全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
在建設過程中,合理地使用水源是建設中的一項關鍵內容。因此,建設單位應積極開展水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在傳統的建設中,需要有很多的水源來進行支持。而在這些項目中,水泥用量是最大的,據統計,在整個項目中,混凝土的灌漿和維護所消耗的水量大約是整個項目所消耗的水量的80%。所以,建筑單位要防止地下水流入工地造成二次環境的破壞。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制訂合理的施工計劃,保證設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最后的評估中選定施工現場。建設單位應在工地上安裝雨棚,使雨水充分地被用于施工,以達到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減少水耗。
為了有效地降低噪音對環境的污染,應加強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做到以安全、文明、合理的施工工藝為目的。當前,建筑工程的噪音污染是機械運行和人為噪音造成的,因此,建設單位應積極規范施工,并按照工程的具體情況和工作條件,對施工技術進行自我完善。在工程建設中,盡量選用噪音低的工程設備,以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噪音,給周邊住戶創造一個寧靜的居住空間。在施工場地內,應采取隔聲罩等措施,以防止施工噪音的擴散,使施工場地與外部環境隔離。或對輸送水泥的電泵、電鋸、攪拌設備進行封閉,從而降低施工噪音,避免噪音干擾住戶的正常生活。加強對噪音的保護,把綠色的建設思想貫徹到建筑建設中,為周邊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的居住條件。
應加強對建筑工程中的光害的防治,盡量減小建筑面積,科學的設計和施工,以保證建筑工程的正常運行。在設計中,要考慮到建筑的控制區域,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設計,對于背離地面的部分,盡量減少使用,并視具體的具體條件進行適當的調節。在選用合適的材質時,應選用不能反光的玻璃,并對其進行改善,并對其進行優化,以盡量減小方向的反射率。加強建筑工人的環境保護,積極地減少使用質量差的玻璃窗,以達到消除室內環境污染的目的。對于人造日光下的光害,應采用相應的控制手段。應根據不同的城市特征,合理安排夜間燈光和燈光布置。應選用光線分散度更低的照明設備,以防止光線過分分散而對住戶造成干擾。建筑物的采光應選用室內透光光源,例如投影式燈光,適當調整燈光的傾角,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空中造成的光污染。應合理選用照明器具,在路面布置截光裝置,并能有效地減小其它角的輻射,從而達到減小光污染的目的。
為了降低工地揚塵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理。施工單位要按照有關規范和規范,采取噴灑車清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交通和交通工具進場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科學的管理。在搬運過程中,施工人員應采取適當的密閉措施以降低粉塵的污染。要對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進行科學的設計,對各種垃圾進行分類堆放和處置,對可循環使用的物料進行適當的再循環使用,從而達到降低環境的目的。建設單位應結合場地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水、電、材料等各種資源,在雨季采用集雨機進行集水,降低建設投資。要經常清理沉降槽,確保內腔暢通,設置排泄管道,并指定專門的人員進行治理,防止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毒物產生不利的影響。應盡量采取環保技術、盡量減少建筑工地的廢棄物、強化施工揚塵控制、實行科學的管理體系等,把綠色施工思想融入到建筑工程中,以確保工程質量為先決條件,有效地降低粉塵污染,為周邊居民營造良好生活環境。
在現代建筑工程中,門窗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綠色思想的指引下,建筑工程應采用節能門窗技術,以達到預期的節能效果。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選用先進的門窗材料,根據不同的功能要求,根據不同的季節變化,發揮出不同的門窗阻熱及保溫功能,有效實現對于室內環境及溫度的維持,夏季可以減少空調系統的運行壓力,冬季則可以保持室內溫度穩定,冬季則可以保持室內溫度穩定,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減少資源浪費。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高效絕熱墻技術也是一種綠色思想的體現,它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降低環境污染,是一種非常經濟、環境友好的技術。說白了,就是通過保溫墻來保持室內的溫度,減少了熱量的消耗,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對施工廢棄物進行合理的處置,不得在工地上隨意堆放,防止垃圾隨意擺放擾亂施工場地,對施工人員實施施工作業產生不良影響。可將建筑廢棄物看作是未被利用的、放置不合理的資源,對其進行有效的循環再循環,并強化垃圾的分類和處置。通過對一些廢棄物進行粉碎處理,可以將其用作支承集料,制成水泥砂漿,可降低工程造價,增加經濟效益。另外,太陽能是目前可再生資源中最具潛力的一種,因此,建設單位必須積極地利用太陽能資源,使其在建筑中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太陽能進行合理的調節,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內的使用。在合理開發風力、水電能源時,應結合區域的環境特征,合理開發,在風力大的區域,應廣泛應用風力,充分發揮風力的作用。
建筑工程建設與節能施工技術尚未充分結合,二者之間缺少協調。因此,建設單位應積極開展節能技術的革新,積極研究施工工藝,并針對工程建設的具體要求,對節能施工工藝進行了不斷的改進。政府及相關單位要積極指導,督促建設單位遵守法律法規,按照建設項目建設中的環保技術,促進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廣。在現有的建筑技術的基礎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節約能源技術的革新,確保工程的質量。
當前,我國的建設項目環境治理體系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存在的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因此,有關部門和建筑單位要加強建筑節能技術的執行,積極地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以補充自己的缺點。要結合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結合施工的需要,建立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科學的節能設計評價標準,使其與施工項目的運行狀況符合,從而促進綠色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實現綠色施工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