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蒙蒙 青島濱河金融小鎮管理有限公司
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經濟的中流砥柱,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對財務會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造成財務會計需要向管理會計轉型,才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在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之前需要明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職能,通過兩者的工作情況來劃分相關內容。財務會計是指在會計準則和相關政策要求下為企業提供財務數據信息,分析財務報告,并提出相關的發展計劃,幫助企業規劃長遠的經濟發展,實際工作上多集中在對財務報表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管理會計的職能更加復雜一些,從內部運行來看,管理會計側重于通過管理行為來約束管理者經營發展的決策,并保證所有內部生產工作能夠有效執行相關人物。從廣義上來講,會計信息的計量、分析等一般財務工作活動屬于管理會計工作的一部分。可以發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之間的關系雖然有一定分離,但是彼此之間卻緊密相連,主要表現在為企業發展的服務層面存在不同,兩者支持的業務程度不同,財務會計依然是集中在經濟資金方面的財務記錄,而管理會計已經上升到業務層面,從資金運作的過程對企業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另外,財務工作往往受限于諸多的法律法規,而管理工作更傾向于服務性質,因此,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地開展,使得管理會計更加靈活。兩者的相同點在于都是基于會計職能開展工作,可以互相支持彼此,都是為了企業發展而進行的工作。兩者也擁有著實現企業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市場經濟活動也迅猛發展,企業在社會和經濟的推動下得到了大量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科學技術、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社會的各行各業當中,企業也在不斷進行信息化建設,而會計工作本身也需要向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才能幫助企業繼續發展。相比較傳統財務會計依然人工進行財務信息計算分析的工作形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過往的報表、預算、核算等工作可以依靠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完成,財務會計原本的工作內容逐漸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在減輕人工成本和工作量的同時,財務會計也需要為自身尋找立足之地,發揮會計在企業中的作用。管理會計便是財務會計在時代發展過程中的一次職能升級,結合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管理會計,在保證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夠將數據信息用于企業經營發展,發揮信息時代環境下企業財務會計的作用。
時代的快速發展也催促著企業升級轉型并創新經營方式,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而企業的升級轉型離不開財務部門的支持,只有財務會計發揮出更強的作用,才能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內部管理、經營活動等內容中保持穩定。傳統的記賬模式不利于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會計的作用不夠全面,對企業的幫助較小。而將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可以通過記賬等工作來管理企業內部,為企業決策發展提供相關數據,增強財務與業務的有效結合,確保企業在未來經營發展中有明確的方向,管理會計的職能彌補財務會計的不足之處,使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可以利用財務資金全面管控經營活動,不斷優化調整內部管理需求,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策略,促進企業完善產業升級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的問題,財務部門規避財務風險的方式主要是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析,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海量的數據信息不僅增加了財務會計的工作量,而且其中充斥著更多的風險隱患,導致財務人員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概率大幅提升,很容易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會計的出現不只是利用大數據有效處理相關信息,而是對整個企業的經營運轉進行全方位的監管,能夠結合事前資金預算、事中業務活動、事后經營分析來進行財務風險預防、規避和總結,實現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相互滲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與指導下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經營發展中的財務風險。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基礎便是財務人員本身的思想意識和專業能力水平,對于財務人員來說,管理會計的職能和工作形式是一項相對陌生的領域,從傳統基層員工轉變為管理人員需要一定適應時間,而且部分財務人員的管理知識、管理經驗不足,難以適應管理會計工作方式,很可能出現轉型為管理會計后財務工作效率反而下降的情況。并且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管理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和信息技術,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對財務數據的計算分析,從而實現管控經營的目的,這為財務人員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對一些年紀較大的財務人員而言,學習新的理念知識更為困難。大多數財務人員在轉型為管理會計后都無法立刻將財務、業務、管理有效結合,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較少,造成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緩慢。
業財融合是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主要方向,業財一體化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現階段,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程度較低,財務數據與業務信息的聯動性不強,管理會計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依然需要采用傳統財務會計收集信息的方式,這就導致在數據信息收集中信息敷衍、數據不準的情況依然會發生,因沒有利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優勢,致使管理會計在業財融合工作中的質量和效率低下,這不僅會讓財務人員對于管理會計職能產生懷疑,而且企業也沒有感受到會計轉型帶來的效果,反而可能增加企業日常運營的成本投入,無法實現推動企業業財融合發展的目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不只是工作職能的轉變,更是工作形式的升級革新,企業內部的諸多方面都需要配合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支撐管理會計工作需要,幫助財務人員盡快使用管理會計職能,才能更好地完成轉型。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往往是隨著企業升級而同時開展的,在企業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逐漸革新相關工作內容,確定適宜企業發展的工作方式,財務人員不斷積累工作經驗,豐富自身信息技術知識,接受新的思想理念才能在企業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但是在實際財務會計轉型過程中,往往沒有明確的流程和計劃,其更像是隨波逐流一樣的轉變,企業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以順水推舟的思維展開轉型工作,期望企業轉型升級完成的同時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也能水到渠成。這就造成財務人員以及財務部門需要不斷摸索前進,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難免會受到阻礙和影響,就比如上文提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緩慢的情況。不僅不利于財務會計轉型效率,而且轉型過程中的風險性也隨之增加,為企業帶來風險隱患。
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需要財務人員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并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一方面是思想理念的變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企業要落實并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使財務人員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清楚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企業發展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管理層也可以從地位層面上向財務人員闡述管理會計相比較財務會計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發凸顯,讓財務人員認可轉型,調動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另一方面是需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支撐。企業需要定期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知識水平,豐富管理經驗,了解業財融合、信息技術、工作模式的變化和需求。財務人員本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對于年齡較大的財務人員而言,企業要將傳統的以老帶新傳幫帶形式轉變為以新促老增活力,實現財務隊伍的共同提高,幫助企業完成轉型工作。
業務與財務的有機結合是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基礎,在轉型過程中企業的各個部門應當協同配合,做好業務信息和財務數據的匯總、分析工作。首先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而言,其思想意識理念也需進行轉變,能夠積極參與到業財融合工作中來,熟悉管理會計工作需求,提前做好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及時傳遞給管理會計,實現業務助力財務的目的。
其次企業要繼續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積極構建ERP系統、CRM系統等先進企業管理系統,搭建企業內部管理平臺,財務部門以及其他部門的數據信息都能通過相應的系統平臺來實現信息共享、溝通交流,增強業財融合的效果。使信息技術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常態化工作模式,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
再次是管理會計對于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幫助,尤其是對于一些管理型企業而言,管理會計的作用遠大于財務會計。業財一體化也能夠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使財務人員在轉型過程中獲取業務數據指標,為后續管理工作提供經驗。
最后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需求,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能夠滲透到企業各部門、各單位的財務以及業務資源的配置信息,財務人員能夠全過程、全方位地參與到企業的經濟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提升對企業經營狀況了解的基礎上,能夠最大限度地認清企業發展目標和企業內部管理情況,從而在未來管理會計工作中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增強企業發展能力。
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計劃方案能夠為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提供引導,讓轉型過程趨于穩定高效,幫助財務人員快速進入新的角色,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在轉型前期階段,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發展和會計轉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企業管理層要重視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工作,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增加企業員工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并且在制定戰略發展目標時要保證會計轉型目標與戰略目標相一致,才能促進會計轉型工作的速度。企業管理層也應當積極參與到轉型工作當中,發揮帶頭作用,為財務人員做出示范。
會計轉型中期是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整個過程最為重要的階段,這時企業管理層和財務人員要穩住心態,打好基礎,不能急功近利。財務工作要圍繞會計轉型進行,財務人員需要在逐漸轉型的過程中做好基本的預算、核算工作,豐富自身管理知識,盡快適應信息技術。企業則需要加強對日常業務數據信息的匯總,使業務活動的數據信息更具系統化、標準化,為日后財務管理提供幫助。此階段也要加大對財務風險的預警,適當調整轉型方向,使會計轉型更為穩定安全,符合企業發展需求。
轉型后期階段,財務人員基本熟悉管理會計工作模式,能夠為企業管理產生一定作用。這時企業便可以加大投入,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硬件設備,建立信息系統和網絡平臺,將業務與財務通過信息化系統連接在一起,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確保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成效。此外,企業在后續發展中也要繼續通過培訓教育來增強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斷更新維護提升信息化系統功能,始終保障財務工作的順利運行。
以TCL集團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施為例,通過對整個財務工作體系的完善來促進財務人員轉型。首先TCL集團組建了轉型項目的財務人員,讓年輕的財務人員先行轉變工作職能,在發展過程中帶領年紀較大的財務人員轉型,既能發揮年輕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點,也能發揮經驗豐富財務人員的穩定作用,使財務工作和轉型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展開。
其次實施財務共享模式的制度改造,通過財務組織、核算工作、運行流程、思想觀念和信息化系統的全方位改造,在制度細節上不斷完善,通過更加貼合財務共享和管理會計工作的內容讓財務人員了解職能變化情況。通過建立標準化制度,規范了財務人員在轉型過程以及管理模式中的工作權責,使財務會計職能在轉型管理會計過程中有規范標準作為依據,利用制度的約束性,讓財務人員在制度的引領下逐漸適應工作需求,提升專業能力,做好財務工作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適應。
最后構建起專業的財務管理隊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需要一個專業的財務團隊作為支撐,管理會計本身也需要專業的管理隊伍作為輔助,才能充分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同時配套信息化建設和財務運營原理評價機制,在信息化系統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評估,這樣不僅能夠優化運營管理的問題,而且可以創新管理方法,提高資金集中管理與收付,助力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面化建設,實現業財一體化發展。通過內部運營的優化體系推動財務工作穩步前進,使企業在今后的經營發展中有著穩固的基礎。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時代、社會和企業不斷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財務人員提升自身能力,適應信息化工作的必經之路。通過分析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轉變財務人員理念,加強業財融合,明確會計轉型計劃,完善轉型工作體系等策略,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轉型方案,推動企業在會計轉型過程中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