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姿 濰坊日報社
雖然稅務籌劃開始引起我國報業集團的廣泛關注,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相關問題仍較為常見,如管理層缺乏稅務籌劃意識、稅務籌劃機構設置不合理、稅收籌劃風險監察乏力、涉稅信息內部溝通不暢等。為盡可能提升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水平,正是本文圍繞該課題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我國很多報業集團管理層單純關注利潤最大化,這類集團的稅務籌劃多以減少稅金支出和節約納稅成本為目標,而稅務風險監測、評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往往被忽視,這顯然不利于報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自“營改增”實施后,我國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工作受到較為深遠影響,有些報業集團因稅務籌劃不當出現稅負顯著提升問題,這與稅務籌劃未能深入結合稅收政策變化存在直接關聯。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很多報業集團管理層缺乏遵守稅收征管條例、應對稅務部門監督檢查的準備,在較為淺薄的稅收籌劃意識下,報業集團管理層往往僅關注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的遵循,并要求最大程度地降低納稅款,但在缺乏專業人才的影響下,由此開展的稅務籌劃往往嚴重依賴稅收優惠,這種稅務籌劃往往在稅收優惠到期后難以有所作為。
由于報業集團往往下轄多家子公司,這類集團的核心管理多采用集團化區域事業管理模式,各子公司擁有單獨核算權利,建立有獨立的核算中心,在“分散經營、集中決策”經營理念下開展業務利潤核算。但在具體實踐中,很多報業集團存在經營管理人才過度飽和、素質參差不齊、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不僅帶來較大人力成本負擔,同時大幅提升稅收籌劃風險。在很多報業集團中,垂直隸屬部門與區域部門間存在的不合理設置也需要得到重視,如涉稅財務部門設置于區域部門中,垂直管理的稅務部則存在于直屬部門,因受交叉的業務影響,稅務籌劃管理很容易出現混亂問題,權責無法明確,這同樣會大幅提升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風險。受子公司與報業集團間的權責利邊界模糊影響,“數據打架”很容易因不清晰的產權出現,進而引發相關問題,這會直接影響稅務信息真實性,大幅提升稅務籌劃風險。
在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風險控制中,有效、完善的風險監察工作發揮著關鍵性作用,這直接關系著報業集團稅務籌劃能否有效開展。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很多報業集團未能真正重視稅收籌劃風險監察,相關工作不到位的情況極為常見,如僅基于內部檢測進行評估,評估真實性不足,無法滿足稅務籌劃風險控制需要。在潛在業務空間拓展方面,很多企業無法及時跟進稅務籌劃,避稅預測和規劃往往被忽視,由此開展的過于粗放稅務籌劃顯然無法適應持續發展的稅收法律法規。此外,稅務監察部門由報業集團財務經理全盤操控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這顯然違背稅務監察部門建立初衷,這也是很多報業集團稅務籌劃風險監管流于形式的原因所在。
稅務籌劃效率和效果直接受到信息溝通等因素影響,因此,報業集團需要具備完善、高效的內部信息溝通機制,進而滿足稅務籌劃工作需要,很多報業集團建立有內部信息溝通相關部門,同時制定了信息溝通相關規定,但由于相關機制并不成熟,涉稅信息內部溝通不暢問題受此影響仍廣泛存在。對于報業集團來說,稅收征收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間很容易出現信息溝通不暢問題,主要表現為信息失真遺漏、信息延時傳遞等,資金積壓成本很容易產生,這往往會導致報業集團稅務籌劃無法緊跟法規政策變化,由此引發的稅務籌劃問題同樣需要得到高度重視。
為實現報業集團稅務籌劃優化,首先可從稅務籌劃思路的優化入手,報業集團應設法形成靈活多變的稅務籌劃思路,管理層也需要加強稅務籌劃意識。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稅收政策持續調整,這種調整往往會直接影響報業集團經營管理活動利潤,帶來較為嚴重的機會成本損失,這必須引起管理層的重視。為真正提升報業集團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管理層必須高度關注稅收政策變化,企業本身轉型帶來的變化屬于其中關鍵,如近年來我國各地報業集團紛紛向數字出版傳媒企業轉型,轉型后報業集團應結合自身及大環境變化,結合稅收政策變化和調整方向,針對性制定稅務籌劃方案,保證稅務籌劃、稅收政策、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三者契合,稅務籌劃風險可由此順利規避。在具體實踐中,報業集團管理層需要正確認識企業及自身實際情況,同時在內部積極開展稅務籌劃宣傳工作,保證全體員工均能夠深入了解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其次對于報業集團及子公司存在的稅務籌劃人才短缺等問題,報業集團還應定期組織相關培訓,各級稅務人員的稅務籌劃知識、技能及稅收政策的更新屬于其中關鍵。2019年我國文化傳媒業行業增值稅稅率大幅下降,報業集團的所得稅優惠力度加大,這在報紙征訂、印刷等領域均有著直觀體現,如營改增后報紙征訂的增值稅稅率最初為13%,先后下調至11%、9%,而結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87號文、財稅〔2018〕53號文、《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0號等文件可以了解到,案例報業集團旗下的黨報黨刊可享受先征后返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具體在出版環節執行增值稅100%先征后退的政策。為應對稅收政策變動影響,報業集團財務人員必須積極傳遞相關信息,全面分析稅務籌劃受到的稅率變化影響,進而優化稅務籌劃方案,提升稅務籌劃工作水平。最后報業集團還需要關注外界政策風險的應對,高度重視對稅收政策調整相關信息的調查和搜集,同時需要形成動態的稅務籌劃方案,保證稅收政策變化能夠及時在稅務籌劃中得到體現,進而積極預測行業發展趨勢,進一步提升自身稅務籌劃水平,有效控制稅務籌劃風險,行業內外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借鑒也需要得到重視。
為更好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報業集團還應聚焦自身的新媒體業務,基于這類業務的宣傳和推廣,做好對合同條款的掌握,集團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提前明確合同進程,優化業務流程,完成項目輔助臺賬構建,同時得到相應信息系統的支持,通過對付款和收款進度的及時掌握,做好項目成本預算、歸集分析、確認收入、開票管理等工作,真正從整體層面實現對項目的把控。新媒體業務的資金管理也需要得到集團財務部門的重視,這一過程的稅務籌劃需充分結合實際情況,聚焦不同業務收支,真正實現收入“顆粒歸倉”,有效夯實稅務籌劃工作的基礎。
為做好稅務籌劃工作,報業集團需要擁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和組織框架,同時還需要設法提升財務人員的相關能力。對于報業集團來說,增值稅存在設置煩瑣、涉及范圍大等特點,這使得營改增后報業集團很容易因增值稅出現相關稅務籌劃風險,為保證稅務籌劃工作有效性,報業集團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健全財務制度和組織框架:第一,強化財務人員培訓。為設法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報業集團需開展更多培訓,保證財務人員能夠較好開展增值稅會計核算、基本稅申報工作,這直接關系著財務核算制度能否穩定運行。第二,增加可抵扣成本。受營改增影響,報業集團的價內稅由價外稅代替,應稅收入降低使得成本隨之下降,因此報業集團需要設法增加可抵扣成本,如提高銷售價款,進而獲得更多利潤空間。第三,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報業集團的增值稅往往較為復雜,核算銷項稅和進項稅的難度較高,為保證財務制度嚴格落實,增值稅發票的按時認證極為關鍵。
此外,良好的內部溝通直接影響報業集團稅務籌劃效果,因此,保證報業集團內部各部門做好自身稅收額度、財務分配的籌劃,同時聚焦稅務風險鑒別,及時了解稅收政策變化,以此在企業內部形成健全的涉稅信息機制。政府關于稅收政策變化的反應也需要引起報業集團重視,進而聯合內控、稅務、財務等部門編制稅務籌劃應急方案,以此實現對稅收風險的合理應對。此外,報業集團還需要明確自身子公司邊界,同時技術劃分模糊部門的界限,輔以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即可實現稅務籌劃時間成本控制,更好防范稅收政策變化帶來的收益、稅金等損失。且考慮到報業集團特點,企業可設法簡化內部組織機構,同時對內部財務制度進行優化,集中考慮模糊界限財務問題,更好應對稅務籌劃涉及的不確定事項。
稅收籌劃風險監察乏力等問題在報業集團同樣較為常見,為盡可能解決相關問題,提升報業集團稅務籌劃有效性,必須設法強化稅收籌劃風險監察,這一過程需重點關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妥善處理。在報業集團的開支中,人工費用占比較大,但對于無法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人工費用支出來說,這類成本費用無法抵扣,因此,報業集團需要適當減輕自身人工成本??紤]到固定資產在可抵扣成本項目中存在較大占比,需要重點索取固定資產購置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修理費、物業費、水電費等成本項目開支也不容忽視。對于無法直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報業集團需盡可能選擇其上游企業,以此保證小規模納稅人能夠申請代開發票,滿足報業集團的進項稅抵扣需要。此外,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的完善也需要得到重視,財務核算需要高水平開展,具體需要通過價稅分離核算可抵扣的成本項目,更好為稅務籌劃工作提供依據。
稅收籌劃風險監察的強化還需要聚焦稅務籌劃中涉及的各類不確定因素,這類不確定因素存在于報業集團稅務籌劃工作的全過程,由此引發的各類稅務籌劃風險理應得到重視。為盡可能規避稅務籌劃風險,報業集團需要設法提升自身的風險監測能力,保證稅收政策突然變化引發的風險能夠有效應對。具體實踐中需保證報業集團管理層樹立正確觀念,進而開展合理合法的財務活動,同時明確稅務籌劃的原則和底線,避免主觀觸碰道德和法律邊線的情況出現。報業集團不應單純以盈利作為自身發展目標,不應不擇手段開展稅務籌劃,而是合法合理進行籌劃,由此開展的內部監管需聚焦廉潔性保證,這一內部監管需要參與稅務籌劃的全過程,避免監管流于形式問題出現。報業集團不僅需要派內部監測人員參與稅務籌劃,同時還需要積極溝通稅務機關,保證突發性稅務狀況能夠有效規避。
為提升報業集團稅務籌劃專業性,報業集團還應設法強化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在具體實踐中,必須設法提升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專業水平,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稅收法規變化和稅收機關的相關要求,稅務方針實施策略也需要得到重視,如發現稅務機關和報業集團間出現稅務方針理解差異,報業集團需要及時進行解釋和說明,以保證稅務機關能夠及時了解稅務籌劃方案及觀點。報業集團還需要聚焦稅務監管環境的合理建設,積極調查最新的稅收政策信息,進而在自身的稅務籌劃方案中融入信息,提升稅務籌劃專業性。在開展稅務籌劃的過程中,財務人員必須積極溝通當地稅收機關,盡可能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良性互動,進而熟悉其工作流程,保證稅務籌劃工作一致性,符合法律要求的稅務籌劃可由此更好形成。為避免稅務籌劃失誤,報業集團還需要參考同類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定價,以此在相關方面合理定價,政府出臺的稅務方針也需要在稅務籌劃中同時得到體現。如報業集團在實施投資計劃前,企業需要及時溝通稅務機關,以此結合稅收法律變化情況,將變化信息融入投資計劃,進而實現稅務籌劃風險的規避。在相關項目組中,企業還需要適當加入財務和稅務人員,以此更好應對稅收政策變化,必要時可邀請當地稅務執法機關人員進行講座,更好保證項目稅務籌劃的合理性與專業性。報業集團需要在稅務籌劃中樹立自身誠信形象,同時積極與稅務機關建立合作關系,只有強化溝通,才能夠真正實現長期協作,報業集團可由此第一時間獲取稅收政策變化信息,進而對自身稅務籌劃方案進行及時調整,保證稅務機關工作意見、工作方向與自身稅務籌劃方案相一致,稅務籌劃的專業度和專業性自然能夠得到保障。此外,報業集團還需要關注自身財務的內部控制,只有存在準確的財務信息,稅務籌劃才能夠獲得充足依據。此外,報業集團還需要通過內部控制保證自身誠信納稅,規避虛開發票、非交易對象增開發票等問題,更好保證稅務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
綜上所述,報業集團的稅務籌劃存在較高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優化稅務籌劃思路、健全財務制度和組織框架等內容,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稅務籌劃工作路徑。為更好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報業集團還應關注全局角度的稅務籌劃、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相關人才的引進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