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英娟 濰坊力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為了規范和約束企業能夠持續發展,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發揮重要的作用。由于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涉及大量的內容,工作難度也比較大,導致其工作開展存在諸多的問題。財務共享為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為了強化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質量,企業需要結合財務共享模式特點與優勢,使其更好應用于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這也是實現審計工作優化的必要途徑。
共享服務是時代現代化發展中產生的理念,它具有顯著的特點,在企業管理中逐漸得到廣泛運用,特別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媒體技術迅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共享服務的實現與應用。而財務共享就是共享理念在財務工作中的運用體現,主要是將企業內部和財務相關的分散性、獨立性的工作環節以共享中心為載體實施整合處理,并通過對其流程優化與再造、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實現統一控制,進而結合顧客或者用戶的需求,能夠為企業進行專業化和精準化服務內容的提供,對企業各個部門及各項工作實現優化,為企業規范管理、節省資源和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企業經營管理期間,幾乎所有業務工作都和財務有著密切關系,這也使企業無時無刻發生財務收支活動,但想要實現對企業財務情況的掌握,保證企業財務活動和業務活動的合理性,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就需要做好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對于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來說,主要是由獨立機構與人員,按照國家相關法規、制度、會計理論和要求等,對企業內部會計資料(會計賬目和報表等)、財務收支的活動等審查、分析、評價,得到客觀和公正的結果,判斷財務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此項工作主要的目的是對企業財務錯誤情況發現,讓企業能夠明確認識自身弊端,進而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令制度并實現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企業財務工作涉及大量的財務信息,傳統模式主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以紙質方式進行呈現,審計人員獲取的此類信息往往是結構化數據,他們想要對這些數據分析與評價,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整理、處理。而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支持,企業財務信息數據實現了電子化采集、儲存和管理,它們具有規范的保管方式和統一的格式,在數據庫內涵蓋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如電子式記賬憑證、影像和視頻等。審計人員在工作開展中,所獲取的數據就不局限在紙質類、結構化類的數據中,而是能夠更加便捷和全面地獲取各方面數據,便于他們審計工作的更好開展。
在傳統審計工作中,主要通過人工檢查的方式開展,審計方式費時費力,財務共享模式為審計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審計人員能夠以財務共享中心或者共享平臺為工具,對所需財務收支信息與數據實現遠程調取,還可以借助數據采集和數據挖掘等技術開展審計,這樣就實現了由現場審計向非現場審計方式的轉變,促進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同步提升。將非現場審計和現場審計有效結合,能夠對現場審計工作壓力有效緩解,基于非現場審計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現場審計工作,對現場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線索,促進現場審計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提升。
財務共享需要借助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軟件技術等先進技術來實現,而審計人員的工作開展想要充分發揮財務共享的作用,需要他們對這些先進技術具有良好的素養。若審計人員自身技術素養存在不足,可能不能對這些技術手段有效運用,無法讓它們的功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甚至如果操作存在不規范,還可能會導致財務收支信息風險的發生,影響財務收支數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面對這種情況,審計人員就需要掌握諸多技術知識與技能,提升自身計算機水平,具備大數據意識,加強電子數據規范采集與使用,能夠借助這些技術手段更好開展審計工作,只有以這些先進技術結合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夠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越來越多先進手段在企業管理中得到了運用,很多企業針對財務工作也積極進行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并有效推動了財務共享模式的發展。但在實際的審計工作開展中,很多審計人員主要還是選擇傳統現場審計方式開展工作,工作材料主要集中在紙質資料方面,對電子信息資料的使用并不多;同時審計人員開展工作中也沒有對先進審計軟件有效使用,使用的軟件最多的仍然為EXCEL表格,且使用時僅僅發揮文檔管理、進程管理作用,一些審計人員會嘗試使用一些軟件輔助審計工作的開展,但他們對這些軟件的使用功能并沒有充分利用,操作規范和便捷使用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導致使用中的質量與效率并不能顯著提升。由于很多企業在財務收支的審計工作中存在方法與技術手段的落后,沒有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模式的作用,導致海量數據的價值和優勢并沒有充分體現,而這也和其工作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需要由審計小組協同開展工作。一些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存在工作懈怠的情況,工作開展習慣依賴傳統經驗,這也導致很多特殊情況不能有效發現,審計報告的結果呈現出模式的相似性,導致其內容缺乏針對性。為了實現審計工作的按期完成,企業還會從一些其他部門借調一些人員,而這些人員在審計知識、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可能較為欠缺,工作中更加注重數量與效率,對工作質量沒有過于關注,這也導致審計工作出現審計程序的簡化和審計證據的不充分等問題。審計工作的開展采用抽樣審計,此審計模式中對樣本選取的標準有著明確和嚴格規定,但此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可能有一些問題或者風險沒有在抽樣范圍內而導致未被發現,最終審計的報告內也不能有效反映審計對象的全面情況。
完成審計工作后,企業會獲取相應的審計報告和結果,此時就要結合審計報告要求在期限內進行整改方案的制定。整改方案內需要對整改實施、整改進度以及相關責任人進行明確,且及時向內部的審計部門報送;而內部的審計部門結合報送的方案,針對重要項目開展后續審計工作,對企業的審計意見采納和整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確保企業切實實現問題和風險的處理。但在工作實踐中,很多企業對整改工作的落實不是很好,面對審計報告所提出的問題與反饋意見,企業一般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實施整改活動,而因為整改期間缺乏規范的指導與監督,導致很多問題并沒有有效解決,或者后續又出現同樣的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面對審計報告并沒有重視整改工作,導致遺留問題長期存在,問題一拖再拖勢必會影響相應工作,這都需要企業重視起來并積極做好整改落實。
首先,在企業財務收支的審計工作開展前,審計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其工作的質量和后續審計工作開展有著密切關系。此階段,相關審計人員要做好對企業內部情況的了解,特別是要結合財務共享平臺,做好企業詳細基本情況的調查和掌握,基于此進行審計計劃的合理制定。其次,此環節內,審計工作要做好對企業經營具體情況、經營規模大小、財務現行制度以及組織機構等全面了解,同時還要做好對財務共享中心信息情況的關注,如共享中心組織結構、共享中心平臺組成、共享中心的業務處理與日志、共享中心的運營管理與管理日志等,便于后續結合實際情況更好進行審計工作的開展。在財務共享模式使用中,審計人員要對系統合理性、業務處理規范性、會計核算邏輯性等關注,且要確保配套控制程序的完善,使輸出數據具有良好準確性,還要檢查權限管理機制,避免相關人員對數據進行篡改和刪除等操作。最后,審計人員還要和企業財務共享中心負責人做好溝通,并得到系統訪問權限,有效實現相關運行日志以及管理日志等信息的獲取。
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審計工作能夠以非現場審計的方式開展,審計人員可以借助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系統,來對財務收支重點內容展開審計。在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中,業務系統和企業資產、企業資金、企業費用、企業收入等有著密切關系,基于此系統就能夠為審計工作提供所需數據。通過數據接口可以對業務系統數據庫內的所需數據下載,再對數據進行清洗和過濾,所得數據再進入到審計的數據資源庫內儲存,便于審計工作使用。通過查詢功能的使用,審計人員能夠對企業相關數據實現快捷查詢;通過數據分析的功能還能夠實現對海量數據的高效、準確分析,另外,此平臺系統還有著賬證表的勾稽關系檢查及稽核財務指標、自動匯總審計的疑點和工作底稿、設置閾值實現自動檢測等功能,為非現場審計工作提供支持。
僅僅借助非現場審計并不能對審計目標與任務有效完成,如現金和存貨等的盤點工作,此類工作還要借助傳統現場審計方式方可實現。基于財務共享的模式,審計工作對非現場審計方式運用同時,還要合理使用現場審計,實現兩者的相互補充,確保審計工作具有全面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現場審計工作開展通過檢查、詢問、盤點和觀察等手段進行,因為是手工作業的方式,需要審計人員具備嚴謹態度和責任意識,同時還要求他們合理使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現場數據的采集、獲取、處理與分析,為現場審計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提供支持。另外,審計人員還要做好現場審計證據的合理保管,尤其紙質資料需要規范裝訂和管理,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后續審計工作的落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因此審計部門一定要重視審計后續工作,做好后續審計的有效落實。在后續審計工作中,也可以以非現場審計和現場審計結合的方式開展,具體方式按照審計報告具體問題以及工作情況合理選擇,如實物資產在完整性方面的問題就要選擇現場審計的方式,而費用的支出管理方面就可以借助財務共享系統實現相應信息的獲取,以非現場審計的方式開展工作。如果條件允許,審計部門還可以具備財務共享中心的持續訪問權限,便于他們做好對后續審計工作的開展,督促企業做好審計整改工作。另外,審計部門還可以建立和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具有關聯性的系統,便于非現場審計工作的開展,基于此系統還要構建審計反饋機制,針對企業審計整改意見與問題做好處理。借助此系統,審計人員對所采集信息實施分類,依據不同類型采取針對處理措施,若企業對審計結果存在不認同的情況,審計人員要做好分歧問題的求證與落實,若企業對審計結果不接受,審計人員要與他們進行溝通,做好后續工作的開展與實施。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一般都會對所提交資料嚴格檢查和審核,只有滿足規定要求后方可被儲存到數據庫內使用,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都會認為那些不合法和不合規的信息已經受到攔截,出現對共享中心內財務收支信息的過分依賴。其實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只是具備篩選的作用,實現對財務信息質量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一些企業可能存在對不合理費用的支出報銷等情況,進行虛假財務資料的制作,此時審計人員如果對財務共享中心內數據過于依賴的話勢必會影響其工作質量。盡管財務共享中心為審計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但審計人員并不能對從共享中心內所采集的數據盲目信賴,在開展審計工作時要避免這種現象,做好對財務共享中心可靠性的考慮,對財務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全面關注,保證財務收支數據的準確性。審計部門進行審計工作開展前,要對企業外部的審計人員所得IT審計結果全面分析,并和財務共享中心財務數據進行比對,確保其財務可靠性與真實性滿足要求。只有保證財務共享中心內數據可靠后,審計人員才能夠充分利用其內部數據進行審計工作的開展,此時得到的審計結果才能夠具備客觀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模式為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也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背景下為了確保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能夠有效開展,就需要審計部門正視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積極采取財務收支審計優化策略,這不僅是企業高效運營和穩定發展的要求,而且對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以及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