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偉偉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早在2016年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就開始推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學生思想水平,通過課堂這一主要教學陣地,來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為學生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通過將思政內容融入課堂中,能夠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與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不僅僅需要注重人才知識技能的培養,更需要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要開展課程思政來促進課程的相互輔助作用,從而更全面地對學生進行培養。此外,在高校的教育過程中,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都是以育人為目標的,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重要。對此,高校應當即積極主動地開展課程改革,注重思想政治內容的教學,將課程思政落實下去,從而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
根據財會職業的特點以及市場中會計崗位的能力要求,學校在實施《管理會計》的課程思政過程中,可以從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兩個維度入手,具體的培養目標可以概括為下列幾項。第一,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專業人才,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的信仰,并腳踏實地落實在行動中。第二,樹立學生新發展理念,使其通過課程思政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等,促使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第三,恪守職業道德以及會計工作規范,使其能夠慎獨、慎微、慎始、慎終、慎行,自覺抵制各類不良行為,致力于成為建設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教師需要根據管理會計課程中的具體內容,從中挖掘思政元素,然后通過巧妙的設計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中。比如在“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這部分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比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異同點的方式,讓學生切實了解到會計信息的客觀性與真實性這兩項本質。或者在“管理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帶領學生通過分析真實案例,了解到身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需要遵守的道德準則以及行為紀律。在“長期投資項目財務的可行性評價”知識點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圍繞會計研究的具體方向,將相關的內容適當補充進來,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可行性評估知識,從而深刻認識到從多個維度出發全方位地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做出評估,才是確保評價內容的客觀性和參考價值。
對于管理課程開展客戶層思政的意義而言,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通過開設這一專業課程能夠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財務管理人才,提升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綜合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與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發展,與此同時通過課程思政的方式能夠將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相融合,形成互利共贏的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二者的發展與教學質量的提升。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于獨立,正逐漸孤島化越來越不受到學生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改善這一現狀,就可以將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課程融合,擴大思政教育內容的覆蓋范圍,提高學生對于思政教育內容的重視程度。同時,《管理會計》作為核心課程,積極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其他課程的思政建設樹立榜樣。
其次,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革,互聯網技術正在不斷發展,未來社會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這就要求財務從業人員要具備更好的信息素養,從技術上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只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提升,沒有充分聯合社會發展的現狀,很可能導致學生畢業之后無法適應時代需求,從而面臨著被社會淘汰的風險。為了更好地應對時代發展的變化,應當從其他方面提升職業素養,從而更好地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發展,相比較于網絡技術而言,人工會計的職業素養是信息技術無法取代的。開展課程思政能夠在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與競爭提供更大的助力,因此課程思政正逐漸成為各大高校人才培養的新方向。
想要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高效開展,首先需要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安排《管理會計》課程的課時之前,進行充分地調研與統計,由相關課程教師與歷年來學生考試狀況的分析,確定出一個最合理的課程安排,保證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掌握課程知識。其次要為課程思政教的教學內容預留出教學時間,保證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時間穿插思政教學的內容,從而為思政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打下基礎。同時,增加課程的實訓時間,為課程的實訓提供更多的課時安排,保證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更全面的實踐運用,創辦更健全的實踐模擬設備,為學生的課程實踐提供更優良的環境,從教學的軟件和硬件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最后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要將課程思政的教學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在課程實踐過程中,要利用各種實踐教學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學,從而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現階段在課程教學上存在著重疊部分,導致《管理會計》的教學出現了較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可以針對現階段的課程內容進行刪減,依據專業的教學內容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構建起更加完整有效的知識體系,也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高效開展,避免教學過程中出現知識內容的重疊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可以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合到教學中去,既能夠補充教學內容,也能夠幫助課程思政的有效推行,首先將重點內容進行突出,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合進去,實現課程內容的升華。其次教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將思政教學作為連接,將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連接起來,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為課程思政的開展創設全新的方法,實現了更加高效的課程思政教學。
想要實現高效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對高校的組織體系進行構建,只有在完整的組織體系幫助下,才能夠幫助學生與教師更好地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完善健全的組織體系,可以為課程思政教學的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思政水平的培養,定期開展針對教師的師德培養講座、座談會等,讓教師能夠從更多的途徑進行學習與交流,從而全面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其次,利用高效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將課程思政工作全面落實下去,加強對課程思政教學開展程度的監管,督促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課程思政工作,并針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水平進行綜合考核。最后,將課程思政納入學生的考核制度中去,通過這種方式來督促學生更好的學習,同時也給教師形成相應的壓力,讓教師更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思政教學中去,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落實下去。
在進行授課時,教師要對會計這一崗位進行全面的深度剖析,讓學生充分理解《管理會計》這一課程在會計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自發的去認真學習課程內容。《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是為企業的管理提供信息,同時幫助企業的管理制定計劃、進行決策,這些技能是財會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任何從事會計行業的人員都要或多或少的掌握《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在為學生講解會計崗位的職業素養過程中,要加入對職業素養的講解,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進行思考,形成一個高效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課堂基礎上,教師開展思想政治內容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課程思政的效果,還能夠幫助教師更積極有效地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全面落實《管理會計》的培養需求。
基于課程思政的背景,教師在開展《管理會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圍繞高校學生的身心特征,對教學進行科學規劃,以全新的方式開展教學,力求將現有的課程思政逐漸轉向專業思政,在課堂中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在工作中落實育人為本的根本要求。
在創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高校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出突破,構建時間自由、空間開放的學術大講堂、慕課平臺、案例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此種模式中可以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學生也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我監控能力,并且通過實踐也能起到鞏固學習、檢驗學習效果的作用。而教師在此模式中則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教學主導作用,從下列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引入先進教學輔助技術,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伴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實施情景式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從而快速掌握到學習的要點,提高課程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學校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通過站內解答、語音通訊等線上模塊,協同構建成網絡化的學習社區,不僅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實現實時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能互通經驗,拓展了教學與交流的空間。第二,定期舉行學術講座,促使學生學術研究的能力得到提高。學校方面可以積極邀請行業知名專家來校為學生詳細介紹管理會計領域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前沿資訊,以及國內國外對該領域做出的相關研究等。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探索精神,增強學生的學術自信。也可以組織學生傾聽人文報告,讓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以及時事政治都有所了解,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三,開展專業調研活動。實現專業思政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以致用的能力,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技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假期時間和課余時間,通過崗位見習或者實地走訪的方式開展實踐調研。調研的主題需要圍繞管理會計課程中的知識點來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調研活動中充分應用到所學知識,了解未來所從事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更是通過調研實踐了解到自身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的不足,形成驅動學習行為的動力,提高專業認知與專業自信。
《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政治思想、專業素養,讓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熏陶下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所以考核評價體系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結合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情況入手。在實施課程思政階段,首先學校可以安排教學督導,隨機檢查教師授課過程中傳遞思政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在教學任務結束之后,抽查教師的教案、課件等。其次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建立互動關系,由教學督導隨機挑選學生進行交談,檢驗學生對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滿意情況以及知識接受情況,教師是否與學生的互動效果、課后作業布置情況、課后網絡平臺答疑情況等都要納入考核范疇,以隨時隨地了解課程思政的效果,也有利于輔助教師進一步調整與優化教學。
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課程之一,管理會計要更好地踐行人才培養的宗旨,將人才培養作為課程開展的首要目標,開展有效的課程思政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發展與進步提供動力。此外,高校也要積極開展轉型發展,不斷的針對現階段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就業與發展提供保障,同時也為國家的發展與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