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江 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我國社會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利用數字技術組建一個具有較高運轉效益和靈敏性的信息網,能夠為網絡問診、平臺購物、居家辦公、在線教學、5G遠程手術、物資調配、智能駕駛等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積極幫助,特別是集云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技術、智能技術于一身的信息技術手段,為“互聯網+”等一系列新型創新模式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使社會治理環境在各種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的促進下不斷完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應該具備從“危”中尋“機”的思想意識,主動接受數字時代的各種變化,積極應對社會經濟發展在新興科技影響下出現的顛覆性改變。通過對數字化財務工作的有效落實,不僅能夠使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各項工作得到有效鏈接,促進數據互通互聯的目標的有效實現,而且還能確保企業以宏觀視角為切入點,將大數據分析技術作為基礎,建立具有較高有效性的決策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
在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應該轉變財務工作方式,以此為基礎,不斷提升財務工作成效,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因此,企業管理者以及財務人員應重視且正確看待財務數字化轉型。學術界針對財務數字化轉型做了大量探索研究,但具體定義還未明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財務數字化轉型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開展財務工作,以此促進財務工作信息化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
第二,財務數字化轉型應從企業內部入手,在企業完成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內部財務組織以及財務工作流程,同時建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系統,確保財務工作效果的顯著提升。
由此可以得知,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應是多方面的,既包含內部因素,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方法,使企業財務工作人員能夠在現代化手段的輔助下,有效開展財務工作。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建設的新時期,在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對企業各項工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想在新時期背景下實現良好的發展目標,企業自身需要緊跟國家腳步開展轉型,提升運營質量,其中財務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的運營和發展。
企業財務的數字化轉型,就是要利用各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措施方法,同時推動企業財務機構的改革與創新,進而發揮財務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推動企業財務的數字化轉型的進程。能夠使傳統財務工作中的高消耗、低效率問題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以此減少在財務工作中的成本支出。
財務數字化轉型可促進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令企業更好地溝通外部市場,便于獲取市場信息,以此促進企業對市場反應能力的不斷提升。因此,企業領導及財務工作人員應該對財務數字化轉的重要性給予高度關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尋轉型路徑。
第一,財務數字化轉型無法在短時間完成,這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企業應將其當做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結合市場以及國家政策的變化情況,落實各項動態調整措施,這樣才能持續凸顯財務工作的效果。財務數字化轉型涉及內容較多,其中既有技術方面,還有客戶、企業發展需求、國家財務政策等多個方面,因此,企業需要從更加全面和立體方向入手開展財務數字化轉型,投入更多資源及融合多方力量,在轉型中不斷嘗試和調整,最終才能設計出與自身實際情況充分貼合的數字化財務系統。
第二,在新的發展時期,除了財務工作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企業自身更要開展數字化轉型,而且要將財務數字化轉型當做前提和基礎,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開展。因此,企業在重視并且正確看待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應做好頂層設計,對相應的組織保障進行強化,在企業上下樹立財務數字化轉型的信心,以此推動轉型工作的穩步進行。在頂層設計中,首先應明確組織規劃,例如,財務數字化轉型的總負責人,各個細節工作的負責人等;然后,在總負責人的帶領下,進行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頂層設計中應包含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長期和短期目標,其中,短期目標指的是財務工作方式、流程等內容的轉變,長期目標則是完整數字化財務工作系統的構建。應將短期目標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需求相結合,利用產業升級、政策環境等,指引長期目標的實現,最終從根本上實現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目標。
第一,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發展需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促進“財務中臺試點”的建立健全。企業應該以“財務中臺試點”建設任務為核心目標,始終圍繞重點財務工作,如:成本費用移動報賬、電子會計檔案館、智慧共享財務平臺等,為“財務中臺試點”的有效落實以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保障,將傳統被動財務服務模式轉變為以“業務啟動、自動判斷、自動識別、智能審核、精準入賬”為目標的主動財務服務模式,使企業財務工作具有的線上化、終端化、自動化水平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第二,企業要加強對數據基礎管理體系的積極建立與穩步落實。充分發揮數據中臺建設工作的銜接作用,使企業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的財務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在此基礎上,建立財務數據集,為專業場景的快速誕生與應用提供有力支撐;企業要從財務體系層面入手,加強對財務數據政策機制的積極建立,確保財務工作、財務數據、財務人員等要素得到充分融合;企業要從財務監督層面入手,加強對數據質量監控平臺的積極建立,確保“數據消缺”工作有效開展,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
第三,企業要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對數據微應用場景進行逐層擴展。將服務決策、服務管理、服務業務、服務監督質量的進一步強化作為主要方向,對財務數據看板、作業標準成本深化應用、智慧稅務平臺、資源超市、可視化平臺等數據場景進行全面打造,確保成本透明化、資產得到有效盤活,從而誕生一批具有較高推廣性和可復制性的典型案例。另外,企業應該加強對新技術的積極應用,確保新理念得到有效踐行,借助新舉措、打造財務新高地,始終遵循需求牽引、價值導向的發展原則,為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第一,企業要加強對多元化專業系統數據的積極整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業財融合的應用場景進行構建與創新,確保相關數據能夠從多方位、多視角入手,實現對經營主體、經營過程、經營成果的畫像分析,使數據的應用活力得到全面激發,為挖掘數據價值和敏捷管理數據提供有力支撐,促進企業財務數據智能化服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第二,企業要徹底打破各業務部門的隔閡,實現跨部門協同合作,建立具有較高全面性和共享性的一體化數據庫,打造一支具有較高協同性和柔性化的數字化財務團隊。在此基礎上,確保建立的項目溝通機制以及敏捷攻關機制具有較高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夠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科學控制財務數字化轉型進度。另外,企業要確保各業務部門對財務部門高度信任,使業務數據、財務數據能夠實現實時共享,促進使財務部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第三,企業要積極鼓勵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進行積極溝通,全面發揮財務部門接觸面較廣的優勢,充分利用機器學習和ICR等新技術,使數字化財務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得到不斷拓展,堅持推進創新技術與業務場景的互相滲透與充分應用,通過技術創新和數據賦能,確保財務工作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速度不斷加快、精益化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將企業基層業務與數字化技術進行全面整合,能夠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有溫度,有創意”數字化系統建設平臺,確保數字化建設思想能夠真正普及到企業各項業務工作中,滲透基層、融入人心。
企業財務人員的自身認知是否具有較高準確性、想法是否具備較高先進性,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目標是否能夠有效實現。因此,財務人員應該積極應對時代變化,從思想理念、知識儲備、專業思路、職業技能等多元化角度入手,確保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升。
第一,企業要加強對財務隊伍的積極建設,確保財務工作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企業開展各項工作的核心指導,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以國內外經濟發展需求以及行業發展方向為目標,將對標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入手點,根據企業制定的內部戰略發展規劃內容,確保建立的財務隊伍能夠充分適應數字化技術與財務改革轉型全面整合的新趨勢。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財務管理系統的不斷優化與完善,對財務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和閉環管理,遵循因地制宜和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對財務人才進行積極培養,充分挖掘相關人員的潛能價值,對數字化財務專業晉升通道和發展通道進行疏通。將培養財務人員數字技術能力、數字化領導能力、數據洞察能力作為重點,確保企業組建的財務隊伍各項配置具有較高合理性,人員隊伍得到不斷優化,人才梯隊的銜接度更加緊密,始終保持充沛的工作熱情和活力。
第二,企業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思想原則,實現智慧增效。積極鼓勵財務人員不斷學習先進的思想理念,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使自身的財務知識結構得到不斷更新。對于財務工作而言,相關內容的更新速度較快,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學習。不僅要對會計準則和稅務條款進行學習,而且還要涉足信息技術和管理前沿,使自身的知識領域不斷擴大和更新,從而為企業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目標提供人才支持。
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是將技術改革作為動力,通過對數據資源的充分整合以及價值挖掘,為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決策的有效制定賦能。企業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需要以具體決策為目標導向,而相關決策的制定需要以具體數據信息為核心,作為天然的數據中心,財務工作不僅具有記賬功能和職能反映作用,而且還能為促進企業發展發揮重要的監督與管理價值。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對“數據能力是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基礎”這一理念充分掌握,明確了解數據采集、數據匯總、數據整合、數據標準化水平等因素,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是否成功,能夠為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