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恩坤
我從2000年開始進入酒類行業,至今已經有22個年頭。在此,我們重新梳理這一段豫酒發展的路程。
回顧豫酒發展這一路的跌跌撞撞,大致經歷了五個時期:
在此期間,豫酒幾乎都在輝煌的回憶里迷失了自己,歷史文化的傳播超越白酒質量的提升?;蛟S是豫酒過去的光環太耀眼了,一旦進入轉折期,拿到豫酒接力棒的企業掌舵人,壓力都特別大,恰逢當時有些品牌被炒成“文化酒”,比如金六福的福文化、小糊涂仙的糊涂文化、酒鬼酒文化酒的引領者等,再加上一些酒文化研究者的推波助瀾,豫酒紛紛效仿,形成了一股文化風,爭相強調自己的酒文化歷史之深厚久遠。
大約從2003年開始,白酒企業進入量價齊升期,營銷制勝成為最為流行的話題。與此同時,專業咨詢公司以及盤中盤、直分銷等模式開始出現。豫酒大都請了咨詢公司,比如仰韶請了盛初,宋河請了遠景等。大多數豫酒被認為是沒有做好營銷,于是開始跟口子窖學習做渠道的模式,跟洋河學習做公關團購的模式等。豫酒幾乎都比較虛心,紛紛在蘇魯皖等地考察學習,包括很多先進的模式和工具,但收效甚微,水土不服者居多。
2008年前后,仰韶推出彩陶坊中高端產品,此產品率先在三門峽運作成功,爾后銷量又在澠池等地一路攀升。2008年年底,筆者有幸結識了時任仰韶酒業營銷公司總經理的衛凱先生,并就仰韶鄭州根據地市場的運作模式達成一些共識。大約1年之后,老仰韶酒、仰韶彩陶坊等產品在鄭州市場已隨處可見。仰韶彩陶坊的成功讓豫酒在中高端市場上找回自信。
為什么把這個時期定為重塑價值期?筆者認為,這個時期豫酒都在高速上升,基本上告別了歷史文化,開始重新塑造能夠代表品牌的產品,或者叫主導產品。比如寶豐推出了國色清香、張弓推出了度之度、杜康推出了酒祖系列等,基本上都是圍繞產品的質量和工藝開始傳播。當時古井貢酒也推出了年份原漿,并取得了成功。
從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中國酒業“回歸理性、重塑價值”的戰略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2012年下半年,白酒行業量價齊跌,但是豫酒的六朵金花表現可圈可點。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決定了豫酒的發展:
一是理性決策。很多企業認為沒有原酒的保障,未來可能走不遠,于是宋河、仰韶、寶豐、賒店等都在原酒上開始下功夫,豫酒品質大幅上升。
二是模式創新。豫酒經過摸索,發現拿來主義并不能解決自己經營中的根本問題,于是開始形成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比如杜康,用了3年時間實現快速發展。
三是擺正位置,認清自我。比如幾乎所有企業都一致認同:要先做好家門口市場,然后再進行全國擴張。
四是回歸產品。與前些年大肆宣揚品牌制勝論相比,豫酒高層幾乎都在產品上下了功夫,進行優化提升,讓產品成為品牌的載體。
2017年之后,豫酒軍團基本上形成了金字塔結構,塔尖仰韶突破30 億元,正在向50 億元目標奮進,下一階段要沖擊100 億元的目標。賒店和杜康、宋河約在10 億元的第二梯隊,賒店青花瓷年份酒和杜康小封壇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宋河正在調整營銷模式,釋放出企業活力。寶豐和皇溝、五谷春除做好根據地之外,還在不斷外拓區域,領導第三陣營。其他企業,如賈湖、百泉春、蔡洪坊等品牌,銷售業績的增長也比較明顯。
有了結構,不但有了標桿,也形成了錯位競爭,更有利于板塊推動和有效協同。這個階段,通過政府的引導,豫酒主流企業找準了方向,認清了自身的優勢,制定出中長期發展戰略,使整個豫酒軍團找回了品質自信和品牌自信,重塑了豫酒的行業地位和消費者認知。
那么豫酒振興的機會在哪里?
進入2022年,白酒行業發展放緩,這里面有多重環境因素的疊加,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對這一點的判斷和認知非常重要。豫酒不能再沿襲工業時代的發展模式,而是要主動探索出信息時代的邏輯和打法。
豫酒在工業時代處于弱勢地位,而這一點反倒在信息時代成了轉型優勢。從寶豐和杜康的發展態勢來看,省外熱度不低于省內。這個出乎意料的表現,一方面提醒我們不能再固守工業時代“做好家門口”的根據地思維,另一方面告誡我們不能再按照地理空間來劃分區域,而是要按照用戶認知來界定市場。豫酒品牌曾經享譽全國,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有記憶,借助信息時代傳播成本的下降,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成為可能,這也不失為豫酒下一階段的新路徑。
豫酒雖然在用戶心中有地位,但是品牌印象還停留在20 多年前,當時“50 后”“60 后”是消費主力,今天白酒的消費主力已經是“70 后”“80 后”“90 后”了。這類人群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白酒品牌的要求也更加多元。豫酒的品牌價值既要包含品質、情感、社會價值和生活方式,又要在表現形式上更加人格化、IP 化、有溫度。
在品牌上,今天的品牌價值已經從工業時代的價值認知,升級為社會標簽的身份認同,創造品牌與用戶交互中的身份感是白酒品牌升級的新方向。在交互上,構建線下、社群和網絡空間的三度空間交互模式,與用戶建立無縫隙和全域化的互動。在關系上,與社會資源、行業機構、核心商家和優質用戶共建新型關系,與他們建立長期關系,以便積累口碑和品牌價值。在傳播上,要融合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也要整合創作隊伍,以便適應信息時代的傳播變化。
2021年下半年,行業進入新周期,龍頭企業優勢遭遇挑戰,再加上疫情影響,出現了流量回歸本地的新趨勢,而這對本土酒企來說是利好。面對流變加快的環境,很多企業顯得不適應,特別是原來有優勢的企業,常常來不及反應或者反應不及時。體量不太大的豫酒企業,如果能夠快速調整和轉型,在新的環境中提高反應速度和執行效率,豫酒就會在下一周期里積聚優勢,抓住新機會。
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本土情感符號的激活,豫酒幾家企業開始借助傳統文化實現破圈,比如仰韶酒業借力仰韶文化100 周年的東風,杜康借助《唐宮夜宴》進行文化傳播。豫酒不再只是從傳播渠道上尋找突破,還找到了傳統文化這條彎道超車的新路徑。這也是豫酒企業的先天優勢。
從渠道盤中盤、消費者盤中盤、公關團購到今天的圈層深度分銷模式,豫酒企業歷來就對新模式和新思想比較敏感,如果能夠率先導入,對原有的營銷模式進行全國性升級,就會抓住這輪營銷升級的紅利。
圈層深度分銷就是在原有營銷模式上進行升級,借此與用戶建立一種新關系,讓用戶參與到營銷和傳播之中,有利于品牌理解用戶,在交互過程中讓用戶確認品牌價值,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味道,更有利于發動更多的用戶,品牌與用戶的關系也就越來越緊密。當下品牌的成長與成功,主要取決于用戶的價值認同和更多用戶的共識。
豫酒與其他品牌的差距依然很大,振興之路還很漫長,但只要踏準時代脈搏,就能發現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