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年
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會議上強調,審計機關要“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進一步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圍繞民生大事、難事、急事,持續加大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更加關注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更加關注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基礎性和兜底性,推動各項富民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既是對審計機關的殷切期望,更是對社保審計的具體要求。那么,新時代社保審計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呢?筆者認為,審計機關和廣大社保審計工作人員必須牢固樹立五種意識:
一、樹立政治意識,站穩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作為審計機關和社保審計工作人員,必須按照黨中央審計機關是黨的機關、是政治機關的要求,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將政治意識切實貫徹到審計項目確定、審計方案制定、審計現場實施、審計成果反映等各個環節,確保審計項目能夠更好體現黨的政治意志,審計方案制定能夠更加突出黨的政治主張,審計現場管理能夠更加有效實現黨的政治意圖,審計成果反映能夠更為切合黨的政治要求。在這方面,當前各級審計機關尤需采取實際措施,最大限度擴大社保審計的覆蓋面,以更好將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貫徹在具體的社保審計實踐中。如對區域內社保審計項目按重要性程度作出分類,確定哪些項目由本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審計,哪些項目交由下級審計機關審計,而上級審計機關則發揮總攬全局、調動八方的作用,等等。二、樹立研究意識,提高審計質量
。研究是人們對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的無盡探究,以實現對事物由不知到已知、由知少到知多的過程。侯凱審計長要求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必須開展研究型審計,正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審計工作中的具體運用。而社保審計政策性強,如果審計人員不樹立研究意識,不認真研究被審計單位的政策和業務,不積極思考社保審計發現的情況和問題,那么提高社保審計質量將無從談起,社保審計為國而審、為民而計的目的也不能完全實現。具體來說,制定社保審計方案時必須積極搜集黨委和政府對擬審領域制發的主要文件,認真學習擬審領域的政策法規,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份質量較高的審計工作方案和審計實施方案;社保審計人員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必須仔細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流程,深入研究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特點,反復琢磨發現的情況和問題能否經得起法律法規的檢驗,對社保領域中業已存在的違規違紀問題必須審深查透,努力提高社保審計的質量,提升社保審計服務人民的功能。三、樹立創新意識,科學組織項目
。社保審計點多面廣、資金分散、審計環節多鏈條長、涉及的單位和部門多,如何科學組織、高效組織和實施項目審計,是對每一個審計機關和每一名社保審計人員的重大考驗。筆者認為,除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審計人員勤奮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創新審計組織模式,創造性開展社保審計工作,努力提升社保審計效能。如審計署組織的社保審計項目,可要求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和省審計廳局組成聯合審計組,統一進行數據分析,統一審計處理意見,互相通報審計情況,互相分享審計成果,防止全省性資料重復收集、全省性數據重復分析、類似問題處理意見各不相同。同時,對數據分析也可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全國組建統一的數據分析團隊,統一分析各地審計數據,分析結果下發各省核實,各省僅分析與審計線索有關的少量數據;二是同時組建全國與省級兩級數據分析團隊,全國數據分析團隊僅分析跨省數據,省內各地之間數據由省級數據分析團隊開展,以防數據分析交叉重復,但全國數據分析團隊有好的思路和方法應向省級數據分析團隊分享。以上兩種數據分析組織模式,均毋需地(市)及以下審計機關參與,但地(市)審計機關仍需對所審地區政策制定的合規性和國家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審計。省級審計機關組織的區域性社保審計,可參考全國組織模式開展。四、樹立整改意識,督促問題糾正
。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最后一環,是新審計法賦予審計機關的神圣職責。對事關民生的社保審計而言,督促問題整改意義更為特殊。而要做到問題完全整改,一要建立整改長效機制。審計機關必須定期跟蹤審計整改進展,過問審計整改情況,重要問題要與被審計單位共同研究審計整改方案;二要明確審計整改標準。審計整改的標準必須在深入調查的情況下制定,最好參照問題類型提出,以便審計人員對照檢查;三要慎重提出審計處理意見。問題整改是一個系統工程,審計人員起草審計底稿、撰寫審計報告、審理人員審理審計報告、業務會議審定審計報告,都需要樹立整改意識,都需要正確區分責任,都需要充分考慮發現的問題能否得到有效整改,以為審計整改奠定堅實基礎。如涉及眾多企業和居民未按規定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問題,不能簡單要求企業和城鄉居民予以補繳,做到應保盡保;涉及政府主管部門違規審批同意醫院執行較高級別醫院收費標準,不能簡單要求醫院向病人退回多收的費用,向醫保部門退回多得的醫療保險基金等等;四是適當確定整改時間。社保領域很多工作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整改亦是如此。對需要持續整改的問題,建議審計機關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統一規定的60 日或90 日整改時間之外,另行明確問題整改截止日期。五、樹立服務意識,回應民生關切
。社保審計直接服務人民,既要關注社保基金運行的安全性、社保政策執行的合規性,又要關注人民群眾辦事的便捷性,還要關注被審計單位相關技術條件和應用環境對其履行基本職責的支撐性。當前,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在揭示社保基金運行是否存在風險隱患、社保政策執行是否存在變形走樣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一些社保經辦機構辦事流程復雜、辦事手續繁多、各種社保數據反復提交同一社保機構不同部門增加單位和個人工作量、社保經辦機構信息化技術應用程度不高影響人民群眾辦事效率等不夠便民方面的問題則揭示較少,需要加大審計力度,必要時以信息簡報等方式向黨委、政府反映,以更好發揮社保審計姓社、必須更好服務人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