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茹依,向永勝
(浙江工商大學 杭州商學院, 浙江 杭州 311500)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舉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將數字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和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2020年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近年來,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5G的不斷發展延伸,數字鄉村正在一步一步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從時間維度來看,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其實現是包含不同階段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從空間維度來看,鄉村振興也是一個不同區域先后快慢的過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經濟和區位條件較好,有望率先實施鄉村振興。而且,鄉村振興在不同地區的推進方式與策略也有不同,需要在實踐中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需要不斷摸索符合當地實際的具體實施方案。由此需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一體設計、一并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所謂數字鄉村是依托數字經濟的發展,應用數字技術促進鄉村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激發農村數字化生產力發展,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現代化的鄉村。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加速向農業農村廣泛滲透,為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這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在新經濟時代,農業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技術推動農機智能化、農場無人化、農業精細化。數字經濟的普及以及持續不斷的發展,帶給鄉村全面振興更高效地推進,數字化建設、數字化管理、數字化變革,這其中必然有機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基于創新驅動視角,強調從數字賦能、整體智治、多輪驅動三方面出發,來分析鄉村振興數字化發展過程中的鄉村治理、鄉村運營、鄉村建設等方面。當前,在數字化改革視角下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大方向主要有三種選擇:路徑一是以村落主體特點為特色,打造數字營銷,通過將原有的產品重新包裝,進而推出新的營銷理念,吸引消費者;路徑二是通過數字媒體,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開通電商之路;路徑三是以當地自然資源為基礎,與旅游產業相聯動,數字與文旅相融合,進而達到振興鄉村的目的。
白牛村坐落于浙江省臨安市昌化鎮西面,土地面積為8147畝,山核桃等農產品資源豐富。在2007年之前,村里的“山核桃”“竹筍”“雞血石”“小香薯”等產業普遍面臨著“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問題,農產品賣難、農民增收難、農民創業就業難。2007年,依托周邊地區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白牛村抓住城鄉融合發展、電子商務普及的重大機遇,大力培育農村電子商務。現在的白牛村,是四大“中國淘寶村”之一,自2007年起至今十年的時間內,白牛村在電商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
運用“一條線”“兩個點”“三個產”來不斷打造數字化賦能振興。“一條線”是指扎根于當地豐富的物質資源逐漸成熟的電商路線。“兩個點”是指推動線上線下共同發展,融合線下實際條件,促使電商產業圈擴展,做大電商規模。“三個產”是指帶動農業、工業、生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在政府的扶持下,設立的電商服務中心能夠更好地為電商戶提供業務培訓、網店裝修等服務;在電商產品展示體驗中心也能進一步對外宣傳,體驗其中的產品文化,為三產提供轉型條件。
鄉村產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使農產品價值以及銷售半徑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銷售額以30%以上的增長率迅猛發展;線上電商平臺的搭建,實現了線上集聚,形成農產品電商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市場主導和政府助推的共同作用下,有效促進了電商的規范化,以電商全面推動三產,提升了產業融合度和產品開放度,響應鄉村振興戰略。
在2007年之前,村里較為不發達,農產品賣難、農民增收難、農民創業難就業難。2007年,依托周邊地區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白牛村抓住“城鄉融合發展、普及電子商務”這一條線,出現了首批“淘寶掌柜”。到現在,白牛村是四大“中國淘寶村”之一。這一條線,打開了白牛村進行數字鄉村這一道路。這一條“線”,也是由一根“網線”來牽動的。
伴隨時代發展,依托電商平臺,依靠“城鄉融合發展,普及電子商務”這一條線,白牛村在電商化方面做的越來越出色。以“互聯網+”的發展思路努力培育農村經濟新“藍海”,創新電商帶動振興,實現精準扶貧模式。基于這一電商產業優勢,還打造了專門的電商大樓,推動產業從電商化向數字化轉型升級。走進大樓,是一塊電子大屏,大屏上的白牛鄉村大腦圖直觀呈現著白牛村的人口概況、鄉村治理現狀、電商產業數據等內容。
在電商平臺上,白牛村實現了線上、線下兩點式的產業模式。線上的業務從一開始銷售單一的特產山核桃,現在發展到銷售筍干、茶葉、松子、碧根果等產品,不斷地擴大生產線。并且白牛村聯合臨安政府與阿里巴巴進行網上平臺的對接,將臨安建設成了唯一擁有阿里“一帶一館”的縣級市。到2016年,全區已有340家企業入駐產業帶,243家企業入駐臨安館,實現線上集聚,在線上不斷強化品牌。
除了注重線上強化發展,線下也在壯大規模。白牛村制定了電商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引導傳統的家庭小作坊由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的分工體系升級,并且建造多個產區,比如山核桃主產區、堅果加工區等等。不斷地壯大線下生產規模,擴大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在線上、線下兩點聯動式的發展下,能更進一步的規劃數字鄉村模式,打造數字鄉村,擴大數字化發展規模。
白牛村以電商全面推動農業、工業、生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不斷地提升產業融合度和產品的開放度。
在農業、工業方面,白牛村依托周邊地區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抓住城鄉融合發展,注重新型業態培育。以山核桃產業為例,許多加工廠實行的是自產自銷的模式,并且依托于線上的銷售渠道,也收獲了一大批消費者的支持。除了線上這一個點,還有線下的銷售落腳點。根據詳情了解,實體店的銷售模式主要分為旺季和淡季。在山核桃銷售旺季的時候售賣山核桃,淡季時則是以其他堅果或者農產品銷售為主。分季銷售,聯動電商,大力發展了農村電子商務,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在生態旅游方面,白牛村以“八線十景”為契機,打造了“云上白牛”示范型村落景區。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有助于為鄉村地區經濟提質增效,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體現。在示范村景區中能夠通過技術再現白牛古橋、鹽商碼頭等生態景觀。通過生態景觀,反映的不止是古時場景,更代表的是過去與未來的連接,白牛古橋更是代表的是現代化、數字化的經濟交流。通過示范帶動、持續發力,讓“淘寶第一村”煥發新的光彩,數字賦能“未來村莊”。
1.數字變革引領振興從白牛村的振興道路來看,數字化開啟的變革,將鄉村漸漸拉入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數字化改革賦能鄉村振興是對鄉村乃至城鄉關系的系統性重構。在數字化改革的視角下,將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分為三大類,通過對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重塑,從而將數字化改革賦能鄉村振興貫穿到全過程。白牛村結合了數字化優勢和當地的自然資源特色,在數字經濟大背景下讓產品重新“活過來”;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在5G信息時代快速發展開拓了電商之路;抓住契機在生態旅游方面融合文化、旅游,以多種角度呈現奇景,展現從過去到未來。
2.電商升級助推轉型從電商這一角度來看,白牛村在這一條道路上是從零到一的轉變。從一開始的“小白”,到現在貫穿“一條線”,打造“兩個點”,最后到推動“三個產”變成“大牛”。以電商帶動了整體的建設,提高了適應數字社會的能力。鄉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鄉村銷售與生產運營的變革,也帶動了產業模式的轉型升級,使農村電商改變了傳統效益低下的自產自銷模式,在高標準化的電商平臺上更能夠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拓寬產品的銷路,達到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擴大銷售及經濟規模的目標。
1.實踐化:立足政策,落實到家以數字化改革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在立足政策的基礎上,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落實到家。政策的適時介入推動了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當然,實施政策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需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重點推進相關政策并實施。以數字化電商化帶動鄉村振興為例,在戰略實施初期應該明確鄉村內外部優勢,重點宣揚電商思想,引進大量人才或者讓青壯年重新回鄉創業;在中間調整階段,政府應加強各項配套建設,村民要學會總結前段時間的不足并改進,重心放在如何完善電商平臺各流程體系如生產制造、發貨配送、物流情況追蹤等,并實時跟進顧客的滿意程度;在實施的成熟階段,不僅政府要加大補貼力度,鄉村更要保持初心并平穩前進,最終都是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總體目標而奮斗。
2.智能化:依托技術,智慧興農依托政策、強化技術、提升“軟件”保障,是數字興農、智慧興農路徑中的三大舉措。且數字化改革賦能鄉村振興必須以政策為基礎、技術為手段,以社會互動、文化分享、特產銷售,獲取鄉村發展的一手數據。戰略想要切實落地,可以實施“戰略+技術”組合模式。在數字化時代,各項程序的開發都離不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具體在各村落創新模式中,可發現無處不在的“技術力量”在背后支撐———信息技術、農業技術、物流技術等,這都成為鄉村振興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技術是核心,也要讓技術下鄉,即著眼于空間、農業以及信息等方面。在村落原有的技術格局上加以改造,保證信息不失真,消除城市、農村的“信息鴻溝”。
3.全面化:以點帶面,聯動發展縱觀發展全局,結合白牛村的發展現狀,在振興鄉村過程中,數字農村、農村信息化也不再是簡單的電商下鄉。單靠電商也是帶有局限性的,未來的發展必將是朝全面的數字化發展,農業產業將從交易端走向整合產業體系。讓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在提升村民生活便捷化、服務可視化等方面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增強鄉村居民對數字化改革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讓每一戶都能接入互聯網改革平臺。不斷完善平臺數據治理體系,穩步推進數字治理,激發鄉村數字化創新,讓數字化改革充分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