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兒童醫院 李昃
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進入“啃骨頭、攻難關”的階段。黨和政府對公立醫院提出了強化公益屬性的要求,人民群眾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問題有了更高的呼聲。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是黨的十九大后第一次就公立醫院加強黨建工作作出的最為系統全面的要求。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主陣地,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更是落實國家綜合醫改、保障健康民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保障。如何確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新時代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考驗。
“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長期保持下去的,不管黨、不抓黨就有可能出問題甚至大問題,結果不只是黨的事業不能成功,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作為公立醫院,基本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公立醫院不斷深入推進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黨委在醫院管理中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黨委領導下,基層黨組織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黨組織建設,加大黨員干部監督教育,通過黨建與業務齊抓共管,做好思想促進、組織保障、行動部署、落實督導,促進黨委決議的執行,保障工作要求的落實,從而突出了黨組織的核心地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確保了公立醫院健康有序發展。
(二)有利于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公立醫院必須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從公益性的角度出發、從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出發,堅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將救死扶傷作為天職,以實現人民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作為目標,黨員干部應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融入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工作中、融入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專業技能,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建設為民所想、為民所用、為民服務的人民的公立醫院。
(三)有利于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公立醫院應緊跟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求、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在公立醫院發展建設中堅持正確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事業發展的道路。通過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學思踐悟,認真學習和領會衛生健康方面方針政策的深刻內涵,根據醫療衛生事業的現狀,緊跟國家綜合醫改的步伐,促進醫療服務供給側結構改革,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發展,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質量,開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切實滿足人民對健康的需求,打通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老百姓有真切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公立醫院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是體現公益性、解決基本醫療、緩解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主體。因公立醫院的單位性質和業務范圍屬性,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存在黨建與業務重視程度、組織融合、能力匹配不平衡的情況,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黨建與業務“有偏重”的現象依然存在。公立醫院工作人員以醫務人員為主,黨務干部大部分都是醫務人員兼職的,業務工作本身繁忙,完成黨建任務需要額外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又沒有經濟報酬。醫院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比,工作見效慢、成績難以體現,工作成就感和價值感不高。醫院對黨建的考核和獎勵機制與業務工作相比,力度太弱,方法單一,無法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因此,對公立醫院黨務工作者對業務工作熱情有加,對黨務工作反應冷淡,對黨建責任制認識不到位,導致出現落實黨建任務不到位的情況。
(二)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情況普遍存在。部分黨務干部對新時期黨建工作的認識不深、定位不準,圍繞醫院中心工作抓黨建的意識不強、大局觀念不夠,黨建與業務融合方式不靈活,容易導致黨務工作停留在上一上黨課、做一做記錄、搞一搞活動、走一走紅色景區上。部分科室負責人為非黨員,黨支部書記是非部門負責人,導致黨建工作與業務開展“各自為政”,缺乏配合意識,常常“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溝通協調不夠,黨務干部抓黨建促業務找不準切入點,業務負責人支持黨建也不知從何著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建與業務融合的組織保障力。
(三)黨建促業務的“保障力”不足。部分黨員思想認識不深刻、身份意識較淡泊,喜歡按部就班、墨守成規,完成規定動作即可,未認識到黨建工作是服務于中心工作、促進業務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黨組織能力方面,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近年來公立醫院均增設黨支部,新增專職黨務工作者,通過黨組織的換屆選舉,吸納了一些新的黨務干部,“新手”對黨建業務不熟悉,缺乏工作經驗,只能被動完成額定工作,對于黨建創新無從、也無力開展。在完成工作任務中,存在標準動作不規范、談心談話不深入、工作流于表面的現象,在工作方法層面,認為黨建工作就是學習教育,采取“例會式”“填鴨式”“宣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開展圍繞中心工作的針對性強、形式新穎、內涵深遠的活動少,黨建工作內容簡單、手段單一、形式呆板,一定程度上讓醫務人員認為是額外增加的工作任務,參與的主動性和獲得感不強,直接影響黨建工作的效果。
針對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黨建與業務存在的問題,應從思想統一、組織保障、方式多樣、內容融合、考核助力的角度,積極進行探索和改進,用黨建促進業務,以業務檢驗黨建,確保公立醫院發展方向正確、發展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到位、建設成果明顯。
(一)以“思想融合”為綱,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應加強學習培訓,每月參加中心組學習,在支部通過書記講黨課,每半年舉辦黨務干部培訓班,加強對基層黨支部書記、支委成員開展有針對性的黨建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黨務干部的業務素質,增強黨務干部抓黨建促業務的大局意識和工作能力。鼓勵進行理論研究,重視提升黨建工作能力的問題研究,積極探討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理論、新方法,以理論研究指導黨建更好地服務于醫院發展。利用調研、座談等方式加強黨建的信息溝通和經驗交流,鼓勵閱讀黨建書籍,撰寫黨建文章,以點帶面,以學促成果產出,以寫促成果轉化。
(二)以“組織融合”為基,將支部建在科室上。按照醫院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工作要求,在每個科室設置黨支部,實現將“支部建在科室上”,讓黨建工作落實到每一個黨員,也讓黨員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與每一項工作中。積極開展“雙培”工作,選培“雙帶頭人”,由科室負責人擔任支部書記,把好科室發展的政治方向,也為業務發展做好組織保障,由業務骨干擔任黨務干部,在黨建工作中錘煉政治本領和組織能力,實現”黨建促進業務、業務檢驗黨建”的工作目標。
(三)以“方式融合”為徑,創新方法用好用活。通過情境式、沉浸式、引領式、導入式等方式,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營造學習氛圍,扎實推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組織黨員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通過情境式教育,讓黨員提升身份意識。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積極開展“黨建知識我來讀”活動,打造黨建學習紅色直播間,通過引領式學習,讓黨員發揮“領學、導學、促學”示范作用。以黨建為主題,設立紅色書屋,通過沉浸式環境,為黨員搭建“補鈣充電”的濃厚氛圍。開展青年微黨課比賽、黨建知識百秒競賽、手抄報比賽、黨建征文比賽等參與式活動,以賽促學,賽學互促,在活動中提升黨員政治素養。舉辦“主題黨日活動創新大賽”“青年黨員技能比武”等活動,通過導入式練兵,激勵黨員黨建知識和業務技能雙提升。
(四)以“工作融合”為本,黨建促進業務發展。學史力行,通過轉變工作作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問題,讓黨建促進業務發展,讓業務檢驗黨建成果。實施為民辦實事“微舉措”,從小事做起,從細節著手,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延長服務時間,提升服務品質。發動黨員積極參與“百家社區送健康”“百名教授家鄉行”“百縣先心免費篩”“百堂學術聯基層”“百場科普進校園”“百醫門診免掛號”等為民辦實事活動;開展基層健康扶貧工作,推動專科聯盟發展;送技術人員下鄉,開展義診活動;積極參與公共衛生救治,入校實施先心病篩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斷發揚共產黨人真抓實干、務實為民的光榮傳統,切實為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患者滿意度。
(五)以“考核融合”為要,營造創先爭優氛圍。“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著力教育和引導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弘揚行業精神文明,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提升醫院競爭軟實力,在推動學科發展、服務群眾中建功立業。建立健全黨建考核體系,是評價黨建工作優劣得失的重要手段。在黨員中開展積分制管理,將參加黨建活動情況、現實表現進行考核,積分情況定期公開,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鼓勵先進、鞭策落后者。針對黨支部開展黨支部考核,將支部標準化考核情況、黨建工作任務完成質量、支部書記述職述廉情況納入考核內容,考核結果與黨支部、支部書記評先評優掛鉤,提升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
目前,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過程中,公立醫院黨建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對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公立醫院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要求,不斷加強黨建工作,不斷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組織形式、新的工作方法、新的管理模式,促進公立醫院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有效增強公立醫院基層黨組織的動力、活力、凝聚力、發展力,助力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做好思想保障和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