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商品不再是生活的實用品。譬如,現在的女士買一只包,不一定只是為了裝東西,更大的可能性是為了美觀、時尚,甚至炫耀。一只價值幾萬、十幾萬元的包,論裝東西的功能,或許還比不上一個幾十元的帆布袋。但這個包有帆布袋沒有的一個特別功能,它能滿足消費者的虛榮。
有人在大學校園里做了一個“豪華順風車”的實驗,結果發現,90%以上的人愿意為豪車支付更多的錢。那比通常情況下多支出的部分就是一個消費者消費“虛榮”的價格。實驗還表明,越富有的人,越愿意為“虛榮”買單。
我們如今生活得不輕松,也許,皆是因為我們不僅要給生活必需品埋單,還要為自己的虛榮支付一筆不菲的賬單。
(摘自《讀者報》 蔣驍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