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鏡頭時長處理在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處理中占據重要地位,剪輯人員應自覺做好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中的鏡頭時長科學處理工作。在鏡頭時長的處理上應關注節目整體風格,使得鏡頭時長與節目節奏相契合,且滿足觀眾的多重收視需求,以提升電視綜藝節目觀賞價值,使情感表達也恰到好處。
電視節目播出效果由觀眾說了算,其制作目的是滿足觀眾的日常休閑需求,因此,應將觀眾合理需求的滿足作為后期剪輯制作的主導原則。同樣,鏡頭時長的處理也應契合觀眾審美方面的需求。在原有視頻素材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內容剪輯增強觀眾觀看體驗感,使觀眾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得到娛樂訴求的滿足。在具體的剪輯處理中,確保電視節目畫面清晰度高,是節目剪輯師要面對的共性問題。能否增強內容的表現力,凸顯電視綜藝節目的亮點,以增強節目的表現力,使其被廣大觀眾所接納,引起觀眾情感的強烈共鳴,是電視綜藝節目剪輯質量評估的參數之一。
為切實保證電視綜藝節目質量,關注觀眾訴求并滿足其合理需求是必要的手段。在剪輯中,對鏡頭時長的處理應契合觀眾具體訴求。電視綜藝節目中,那些含有重要信息且信息量較大的鏡頭是關鍵鏡頭。在剪輯處理的過程中務必保證剪輯后關鍵鏡頭內容傳輸的完整性,同時避免鏡頭時間過長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對內容具有較強感染力的鏡頭,也應重點關注,要根據觀眾訴求,凸顯節目的情感特色,彰顯節目內涵品質,使觀眾通過鏡頭內容產生觀看節目的沖動,產生情感共鳴。剪輯師應結合素材內容對各鏡頭時長進行科學調整,以增強綜藝節目藝術感染力。但無論處理任何鏡頭,都應確保畫面清晰,以保證電視綜藝節目的基本品質。
電視綜藝節目制作中要避免風格模糊,以自身風格亮點的凸顯增強觀眾對節目的記憶。電視節目風格各異,其對電視節目內容有一定影響,在后期剪輯中應關注電視綜藝節目風格,明確綜藝節目定位,用定位指導對鏡頭長度的處理工作者,讓鏡頭長度契合電視綜藝節目自身風格特點。
常見的鏡頭處理方法有蒙太奇法、前進式法,但具體選擇哪種節目鏡頭處理方法,需考慮電視節目風格和節目宗旨。在選擇電視節目鏡頭處理時長和方法時應先了解綜藝節目風格特色,避免因處理不當導致剪輯效果與節目風格偏差較大。這里以蒙太奇鏡頭處理方法為例進行具體說明。作為一種相對完善、高頻使用的鏡頭處理方法,其通過科學的鏡頭排列及靈活組合實現內容的有效呈現。如使用蒙太奇手法將蘋果開始下落時的鏡頭與蘋果落地的鏡頭進行拼接組合,來展示蘋果的整個下落過程。蒙太奇手法的運用能有效壓縮鏡頭時長,但又不會造成重要信息的丟失。因此蒙太奇處理方法在多數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中備受青睞。我國電視綜藝節目內容、風格千差萬別,這也客觀上要求剪輯師在節目鏡頭時長處理中不斷創新處理思路和技巧,以讓節目鏡頭時長處理貼近綜藝節目定位。
電視綜藝節目的內容也是決定鏡頭時長的因素之一。在鏡頭時長處理中,剪輯人員應關注節目的內容,保證內容輸出的完整性、思維連貫性。在剪輯過程中,鏡頭時長應確保涵蓋所需表達的畫面內容,并確保內容的精確表達。對電視節目來說,觀眾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是聲音與畫面。同樣,在剪輯過程中,剪輯師只有了解節目需要傳達的內容,保留必要的鏡頭時長,才能使觀眾對畫面、聲音有準確的把握,增強節目的感染力。綜藝節目剪輯過程中,鏡頭時長與綜藝節目內容的結合尤為必要,這是因為綜藝類節目對鏡頭畫面的依賴性更強,其更需要借助鏡頭畫面來呈現內容信息,應確保鏡頭時長處理能準確表達節目內容,避免斷章取義、片段混亂。
具體的處理中,剪輯人員應先進行鏡頭的科學分類,明確鏡頭中的重要信息內容,對承載復雜信息的鏡頭內容進行單獨分類梳理。剪輯過程中,對包含重要信息內容較多的鏡頭予以重點關注,在重要鏡頭的保留方面,應避免將所有內容通過單獨一個承載重要信息的鏡頭進行表達,以避免這一表達方式帶來的觀眾審美疲勞問題。對內容偏少的鏡頭,可以進行鏡頭時長的簡化處理,但同時要規避過度剪輯風險,以免影響內容的連貫表達。我國電視綜藝節目鏡頭時長多通過鏡頭景別進行區分,一般6到8秒對應遠景鏡頭,3到5秒對應中景鏡頭,2到4秒對應特寫鏡頭,這一劃分標注降低了電視綜藝節目鏡頭時長的處理難度,但鏡頭時長處理應避免絕對化,應始終關注綜藝節目的內容、風格等,以確保鏡頭時長的合理性。
鏡頭時常也會影響電視綜藝節目的節奏,因此在鏡頭剪輯過程中,剪輯人員應把握電視綜藝節目的節奏,以節奏為指導,進行鏡頭時長的科學設置。例如,在制作運動類的真人秀節目時,會用到很多較快的轉場或快速移動場景,甚至會有一些不夠平穩的鏡頭,為觀眾營造緊張刺激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增強電視節目感染力。在此類節目的鏡頭時長處理中,剪輯人員應注意適當縮短鏡頭時長,以短鏡頭的方式給予觀眾緊張的視覺刺激,可適當增加對話內容鏡頭時長,以實現信息的完整表述,幫助觀眾舒緩情緒,進一步理解節目內容。當前電視綜藝節目中有一種類型叫“劇本殺”,鏡頭時長偏長,之所以這樣設置是讓觀眾在觀看游戲內容時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以發現隱藏的信息內容。如果鏡頭變化過快,很容易打斷觀眾的思路。觀察這類節目可以發現,玩家獲取相關線索時,鏡頭內容會有明顯的加長處理痕跡,方便觀眾從較長的鏡頭中判斷線索,這樣的處理方式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
①節目概述。《奔跑吧,兄弟》是近年來備受好評的運動型真人秀電視綜藝節目,一直保持較高的收視率,也是浙江衛視的王牌節目。其以韓國原版節目為模板,引入中國創意元素,以明星真人運動秀的形式傳遞社會正能量與公益化的價值理念,滿足受眾娛樂訴求。除了創意設計,高水平的后期剪輯制作與科學的鏡頭時長處理也發揮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與喜劇化人物風格定位、劇情化的敘述內容特點相結合,帶有鮮明的娛樂屬性。
②鏡頭時長處理。運動型的真人秀節目剪輯及鏡頭時長處理難度較大。每一期的《奔跑吧,兄弟》錄制中,為確保觀眾多側面了解節目中每一位明星的表現,在拍攝時,攝像人員需要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機位拍攝,并選用紀實性的拍攝手法。通過全方位的拍攝,《奔跑吧,兄弟》后期剪輯獲得了大量的素材,但也加大了剪輯工作的難度。對剪輯師來說,如何把握鏡頭時長是焦點問題之一。在剪輯處理中,剪輯人員也需考慮節目的敘事性。為保證故事的完整性、明星人物形象的飽滿性并增強節目的可看性,其運用了多種剪輯處理方法,通過有效的剪輯和科學的鏡頭時長處理實現對故事的完整講述,并配合靈活的鏡頭切換、時空轉換,展現明星的內心活動變化。其中較為常用的鏡頭時長處理方法有蒙太奇法、正敘法、倒敘法、插敘法,保證剪輯效果且提升節目的表達張力,實現了敘述節奏的重塑,更好地把控節目節奏,增強節目的懸疑感、刺激感。在《奔跑吧,兄弟》中,節目嘉賓是觀眾重點關注的內容,在后期剪輯中使用閃回的方法,以主觀鏡頭與客觀鏡頭的結合,并配合鏡頭時長的快速壓縮來突出嘉賓特點,增加嘉賓的出場懸念,也使節目趣味性更強。最激烈的是撕名牌環節,在剪輯時采用倒敘的剪輯方法,基于該剪輯手法控制鏡頭時長,增強節目的電影化效果,也突出了時空感。
①節目概況。《跨界冰雪王》是國內首檔全景實境明星冰上真人秀節目,形式新穎,一經推出便引起受眾的廣泛關注。雖然斥巨資打造,但預期效果不夠理想,綜合分析與后期剪輯有關。在剪輯處理中,主要運用單一的剪輯手法,也存在過度剪輯之嫌,對一些鏡頭時長的處理不恰當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
②鏡頭時長處理。對比《奔跑吧,兄弟》,《跨界冰雪王》后期剪輯制作中的不足較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節目鏡頭時長的處理問題。從整體上看,《跨界冰雪王》的剪輯帶有明顯的流水作業傾向,剪輯套路和《我是歌手》很像。以宣布成績環節為例,在剪輯方式、鏡頭時長的處理上完全模仿《我是歌手》,使觀眾略感疲憊。而在節目定位方面,明顯更傾向于“秀”,導致冰上實力一般的張靜初順利進入決賽。而為了減少觀眾對節目有黑幕的懷疑,剪輯師采用近景代替全景鏡頭,隨著動作的轉變切換鏡頭,用慢速效果放大優秀動作、快速效果弱化失誤動作。但這種處理方式又受制于現有素材的限制,鏡頭時長處理不當,造成明星表演的遲滯感,也影響節目的觀賞體驗。但我們也不能否認,《跨界冰雪王》在鏡頭時長處理中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節目以敘事剪輯風格為主,讓敘述娓娓道來,與緊張激烈的氛圍感形成鮮明對比,搭配對鏡頭時長的科學控制,將觀眾逐漸帶入現場,感悟冰上競賽的緊張感,提升節目的觀賞性。而整體結構把握層面,《跨界冰雪王》節目的第一期與最后一期值得肯定,以水立方為主場地,采用相同的剪輯手法,以幾乎相同的鏡頭時長處理將學員們的進步直觀地展示給觀眾,體現了節目整體邏輯的連貫性,以有效的剪輯增強了節目的和諧統一感。其中,對鏡頭時長的科學處理功不可沒。
①節目概述。《火星情報局》是由優酷聯手銀河酷娛文化公司共同打造的脫口秀類網絡綜藝節目,選擇“元老院”的節目模式,配合趣味性的話題探討,一經推出便吸引了眾多觀眾,其第一季前六期點擊率高達6億次。其成功的原因除了節目內容趣味性、新穎性外,鏡頭的有效處理帶來的特殊敘事結構以及豐富的人物形象創設不能忽略。
②鏡頭時長處理。《火星情報局》鏡頭時長處理最值得借鑒的一點是借助鏡頭語言豐富人物形象。景別的選擇、景深的變化暗示著敘述人的存在,使得綜藝節目有了敘事的邏輯。鏡頭語言是影視造型常用的手段。節目組不局限于單純的取景拍攝,而是通過景別、拍攝方法、畫面處理技巧、鏡頭組接方式等多種嘗試,將鏡頭轉變為完整的畫面,以傳遞豐富的內容。
對綜藝節目來說,鏡頭語言的豐富必不可少,優秀的節目需要鏡頭語言的加持,而《火星情報局》在景別、鏡頭、組接等方面都展示了獨特的鏡頭語言。景別在一定程度上能決定觀眾是否接收到清晰的畫面,影響其對畫面內容的理解,而景別的變化又帶給觀眾不同的心理體驗。近景、遠景、全景、中景、特寫鏡頭等帶給觀眾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負責渲染氣氛,有的負責展示人物細節,有的負責揭示人物內心活動軌跡,以鏡頭的變化帶動觀眾情緒、思維的變化,正因為景別的變化增強了節目內容的指向性,滿足了受眾的視覺需要。《火星情報局》鏡頭景別設計,以全景近景為主、遠景中景為輔,剪輯處理中具體展示嘉賓的行為狀態,突出其搞怪性,強化畫面對受眾視覺感官的刺激。全景完整展示“特工”們的形體動作。例如,劉維擅長唱歌跳舞,十分活躍,節目組以全景展示的方式突出他帶動的現場歡樂氛圍。汪涵是主持人,負責節目的組織和引導,近景展示其發表見解的畫面,清晰展示其面部神態特征,以打造其有效控場的睿智形象。而給提案發出者——沈夢辰更多的是中景鏡頭,其發表提案、與身邊人交談時通常帶有一定的肢體動作,借助中景表現肢體語言,與近景組接不會顯得突兀。在展示嘉賓觀點或聆聽狀態時常用近景鏡頭,以生動的神態動作營造氛圍的真實感,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
不可否認,電視節目特別是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節目質量有直接關系,因此應高度重視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制作。而在綜藝節目后期剪輯制作中,鏡頭時長的處理最有難度,恰恰也是最能體現剪輯人員剪輯能力、保證綜藝節目效果的關鍵要素。剪輯處理時剪輯人員應同時考慮作品內容、風格、節奏,以統籌各方關系,確定鏡頭的連接點,實現對鏡頭時長的科學管理。剪輯人員面臨的挑戰較大,其除了要有良好的剪輯技術外,也應關注節目內容風格,準確把握節目節奏,同時了解觀眾訴求,以有效的鏡頭時長處理,制作出高質量的電視綜藝節目,保證節目的理想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