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為國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甘肅定西 748200
羊養殖是農村畜牧養殖的重要類型,對于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助力農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人員對飼養管理技術缺乏了解,選址建舍不合理、疫病防治不到位、飼養管理不科學,導致羊群極易發生疫病,而這勢必會對羊養殖效益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當前背景下對羊飼養管理技術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羊是草食性動物,所以在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儲備充足的草料,并且要注意草料種類的多樣性。這是因為長期飼喂單一草料,會導致羊食欲下降,出現厭食的現象,而這勢必會對羊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在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根據羊生長階段的不同,對飼料加以合理搭配,如育肥期可以增加精飼料比重,育成期飼料應主要以粗飼料為主等,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羊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更好的促進羊生長發育。另外,在草料儲備過程中,養殖人員可以適當儲備一定的黑麥草、紫花苜蓿等牧草。夏季天氣炎熱,在草料中適當添加紫花苜蓿,可以幫助羊群排汗散熱,防止羊群因排汗不暢而出現中暑現象;冬季天氣寒冷,在草料中適當添加黑麥草,可以增加草料蘊含的熱量,幫助羊群抵抗寒冷。同時,不論是什么季節,都必須保障青綠飼料供給,以此來改善草料口感,增加羊群食欲。必須注意的是,在添加牧草、秸稈等粗飼料以及大豆、高粱等精飼料時,必須根據相關標準添加。每日每只羊所需精飼料0.2~0.32 kg,所需的粗飼料為2.2~3.1 kg,只有按照這一標準添加,才能更好的滿足羊進食需求[1]。
在羊養殖過程中,羊舍的搭建是不可或缺的。羊舍搭建可以為羊群營造安全、舒適、衛生的生長環境,而這對于羊群健康生長、發育是極為有利的。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要對羊舍搭建地點加以合理選擇,應盡量選擇地勢較高、水電便利、光照充足、通風順暢的地點,同時要盡量遠離垃圾處理站、化工廠、排污設施等污染性場所,以免對羊群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二是在對羊舍搭建過程中,要為羊群建立充足的活動場地,活動場地要盡量控制在養殖場當中,以此來方便后期羊群管理。活動場地的面積要比羊舍大3~4倍,活動場地上要設置移動食槽、水槽,以此來方便羊群在活動過程中隨時飲水、進食;三是在對羊舍搭建過程中,盡量采用磚木結構,冬季可以通過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予以保暖,但是羊舍內部必須預留通風口,以此來避免羊舍內部濕度過大或空氣污染嚴重。夏季可以通過搭建遮陽棚的形式,減少陽光對羊舍的照射,以此來降低羊舍溫度,避免羊群出現中暑的現象。
在羊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生疫病尤其是傳染性疫病,勢必會對羊養殖效益造成損失。因此,為了減少羊養殖損失,養殖人員必須做好疫病預防工作。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制定科學可行的衛生消毒程序,每天對羊舍內外清理一次,一周對羊舍內外消毒一次,每15 d對食槽、水槽清理消毒一次,以此來保障羊舍始終處于干凈衛生的狀態,而這對于羊群疫病發生率的降低是極為有利的;二是做好疫苗接種工作,每年春秋兩季對羊群進行集中免疫接種。免疫接種主要是通過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為羊群注射四聯疫苗;三是定期進行驅蟲,可以采用藥浴或內服的方式驅蟲。在采用藥浴驅蟲時,在藥浴前8 h要停止飼喂羊群,在藥浴前2 h要為羊群提供充足的飲水,以免飲水不足導致羊群因口渴而誤飲藥浴,出現中毒現象[2]。
在對種公羊飼養時,養殖人員必須將其進行單獨飼養,適當增加其運動量,以此來保持其良好的體能。除此之外,必須為種公羊提供營養充足、搭配均衡的飼料。對于生長期的壯年種公羊,要長期投喂維生素D、食鹽、骨粉等物質。日常精料配方為:骨粉1%、食鹽1%、魚粉7%、棉籽餅12%、豆粕15%、玉米69%。在種公羊即將進入配種期的前一個月,要適當增加精飼料投放量,每天投喂精飼料0.8 kg,胡蘿卜0.5 kg,青干草2 kg,分成3次投喂;或者是每天投放精飼料1 kg,野干草或苜蓿干草4 kg,分為4次投喂。
在對繁殖母羊飼養時,養殖人員必須根據其發育階段,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飼養管理。一是空懷母羊。空懷母羊不需要額外增重,所需的營養較少,在配種前一個半月或一個月每日為其補充200~300 g精料,增強其體格即可;二是妊娠前期母羊。妊娠前期母羊要為其適當增加精料投喂,多為其提供新鮮多汁的青綠飼料;三是妊娠期母羊。妊娠期母羊要防止其滑倒、受驚、受寒,同時要適當增加飼料投喂量。每日可以投喂1 kg青干草,0.5~0.8 kg精飼料,適當投喂骨粉、食鹽、胡蘿卜等,以此來更好的促進羊胎生長;四是產后母羊。產后母羊需要哺乳幼崽,并且生產過程也會對母羊造成較大的損失,所以適當增加精飼料投喂,多投喂甘薯、胡蘿卜等新鮮多汁的飼料。產單崽的母羊,每日投喂1.5 kg胡蘿卜,0.5 kg精料。產雙崽或多崽的母羊,每日投喂1.5 kg胡蘿卜,1 kg干草料,0.8 kg精料。直至羊羔斷奶,才能逐步減少精料以及多汁草料供給。除此之外,產后母羊由于免疫力較差,所以必須單獨飼養,同時必須切實做好衛生清理、保溫御寒、通風換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母羊患病概率,避免對母羊及羔羊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羔羊是指出生不滿4個月的小羊,在對羔羊飼養時,根據其月齡采取針對性的飼養管理方式。在羔羊出生后的前3周,需要采取母乳喂養,此時通過增加母體營養,羔羊即可從奶水中獲得充足的營養及免疫力;在羔羊出生后的20 d左右,羔羊瘤胃基本發育完全,此時可以依照循序漸進的投喂原則,為其適當投喂一定的精料,如黃豆、黑豆等,以此來鍛煉羔羊瘤胃消化能力;待羔羊出生2個月后,可以適當增加精飼料投喂量,同時投喂一些新鮮的青綠飼料,秉持少量多次的基本原則,幫助羔羊成功戒奶。在羔羊出生4個月后,除了要為羔羊投喂黃豆、黑豆等精飼料外,還要為其適當投喂一些粗飼料,如高粱、秸稈等,以此來鍛煉羔羊的咀嚼能力,更好的滿足羔羊生長發育需求。
育成羊是羔羊斷奶到準確增肥這一時期,在此時期飼養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羊群體力,促進羊群身體發育。在此時期在對飼料選擇時,應選擇精飼料和品質良好的牧草混合投喂,以此來確保羊群身體發育完全,順利進入下一生長階段。在實際投喂過程中,每頭公羊每日要投喂300 g精料,每頭母羊每日要投喂250 g精料,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羊群實際營養需求。在此過程中,如果需要更換飼料,必須設置一定的過渡期,如少量多次換料,以此來幫助羊群更好的適應,避免羊群消化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在育成羊階段,要適當增加羊群運動量,可以在每日羊群進食后將其驅趕至運動場運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羊群體質,降低羊群患病概率,另一方面可以緊實羊群肉質,提高羊肉質量,為之后的育肥階段打下良好基礎[3]。
經過育成階段后,要對羊群進行集中育肥。在育肥養殖過程中,必須對羊群進行集中免疫,并對圈舍進行全面消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降低羊在育肥階段的發病概率。除此之外,在育肥養殖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幫助羊群育肥,養殖人員必須適當增加精料的投喂量及投喂次數,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投喂精料過程中要合理搭配粗飼料,以此來保障飼料營養的均衡性,更好的促進羊群育肥、生長。在育肥養殖階段,精料的選擇可以以玉米面、麥麩為主,投喂量要控制在每頭羊每日1.2~1.4 kg[4]。
綜上所述,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羊群疫病發生概率,而且可以提高羊群生長發育效率,而這對于羊養殖效益的提高極為有利。因此,在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對飼養管理技術加強了解,根據羊的不同生長階段,科學開展飼料搭配、環境創設、疫病防控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羊養殖業發展,切實提高羊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