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粉花
(曲靖市麒麟區白石江街道經濟管理服務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滇、黔、桂三省接合部,自古有“滇黔鎖鑰”“云南咽喉”之稱,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東盟自貿區、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節點,是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長江經濟帶、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區,是滇中城市經濟圈的核心區。國土面積2.89萬km2,人口669.86萬人,轄麒麟、沾益、馬龍3個區,宣威1個市,富源、羅平、師宗、陸良、會澤5個縣和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城鎮化率49.03%,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103 km2,常住人口近100萬人。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群策群力、共識共動、務實創新、強化實效,多措并舉開展了一系列創建活動,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城市品位顯著提升,市民素質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到了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基于此,就曲靖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調研。
自2020年11月成功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后,曲靖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起點,按照“創建勢頭不降、力度不弱、標準不減”原則,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堅持把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繼續堅持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的“創文”工作領導小組,市級“四班子”主要領導分別包麒麟區、沾益區、馬龍區、經開區,其他市級領導包街道(鄉鎮),市級單位包村(社區);構建了“1+1+11”“創文”工作體系,保持“創文”工作領導機制不變,加強11個專項工作組掛鉤包保、堅持每周督查、每月研判和“白黃紅”三色單跟蹤督辦機制[1,2]。
把精準精細作為常態長效創建的核心要求[3],對照2021版《全國文明城市(地級以上)測評體系》[3,4],逐條細化標準、逐個明確要求、逐項分解任務,把140條測評指標轉化為480項具體任務[3],落實到麒麟、沾益、馬龍、經開區和市直各責任單位。并結合曲靖市實際,制定下發《曲靖市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曲靖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施意見》《曲靖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等文件,構建起市委政府、市直部門、區、鎮(街道)、村(社區)五級創建責任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傳導壓力,確保創建工作不出現反彈,經得起上級檢查,經得起市民檢驗[5]。
始終把為民、惠民、靠民作為常態長效創建的核心導向[3]。
2.3.1 完善基礎設施
常態化對曲靖中心城市市政道路設施維護管養,完成道路維修8.06萬m2,人行道鋪磚7997 m2,更換破損窨井蓋1324套、雨水篦子525個,完善交通管理設施559處,標線75920 m,維修路燈10067盞。建成小游園5個、小綠地9塊,拆墻透綠13500 m,綠地率穩步提升。完成23.6 km新建污水管網、13.4 km雨污管網分流改造、7.3 km老舊劣質管網改造。開工17590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工894戶,中心城市393個物業小區已完成無障礙停車位設置,294個小區已完成非機動車集中充電點設置。完成214座城市公廁建設,深入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廠1200 t提標改造項目和麒麟區三寶街道溫泉社區半架山立民環保建筑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建設,在中心城市53個企事業單位進行試點投放前端智能油水分離設備288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所,投入42億元,新建校舍19萬m2、足球場97 塊。建成“城市書報刊亭”8個,圖書館中心館1座、縣級分館3座、鄉鎮(街道)分館43座,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景區景點、星級賓館建設無障礙停車位51個,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提升了城市品質。
2.3.2 提升通行效率
完成曲靖市“智慧停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搭建及配套“曲靖智停”APP的開發工作,注冊用戶15.1萬人,綁定車輛3.9萬輛,改造接入封閉式停車場103座,車位17492個,改造接入路邊停車泊位7080個。通過智能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接入新建前端設備109套,中心城區現有路口信號機249臺,實現聯網控制的信號機219臺。優化公交路線,新開公交線路7條,方便市民出行。推進重點公交場站、電子站牌建設,建成2個試點電子站臺投入使用,新建燈箱式公交站臺42個,雙腳式站臺27個。辦理了10戶網約車平臺企業經營許可證,核發《網約車道路運輸證》414 本、《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1436本,緩解了交通擁堵現象,保證了市民出行安全。
2.3.3 優化政務服務
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建立“跨省通辦”網上專區、實體專窗,加入全國20省48個地級市189個縣市區 “云上辦”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聯盟,58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在全省率先推出“碼上掃,方便辦”,依托云南政務服務網,將曲靖市級41個部門1176項政務服務事項,通過掃碼申請下載表格、在線辦理業務等,據統計,2021年以來辦理73.65萬件,推動政務服務從“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建立創建工作常態長效機制,推動各項創建任務落小、落細、落實。
2.4.1 常態化開展市級領導巡查暗訪
堅持每周由1名市級領導帶隊,隨機確定巡查暗訪時間、路線、點位,采取直奔現場的方式進行巡查暗訪,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限時整改、立即交辦[5]。據統計,目前已經開展39輪巡查暗訪,交辦問題3690個,全部整改達標。
2.4.2 常態化網格管理
在居民小區、商圈市場、學校醫院等設置“全科網格”1549個,配備網格員4093名,把公共服務、社會服務等資源整合下沉到網格,推行網格一線工作法,以“居民點單、網格長接單、網格員跑單”推動服務精準投送、治理精準落地,以網格為單元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6]。
2.4.3 常態化志愿服務
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建志愿團體2993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建1432支志愿服務隊,組建“專業+特色”志愿服務隊20支,持續開展每月志愿服務集中示范活動3.55萬場次,惠及各類群體88.9萬人次,真正起到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2.4.4 常態化宣傳引導
充分發揮曲靖電視臺、曲靖文明網、曲靖M等各類媒體的作用,通過開設專題、專欄等多種形式的輿論宣傳,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印發《曲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62萬份、《曲靖市民文明手冊》56萬冊、《曲靖榜樣》65萬份,張貼《曲靖市市民文明公約》70萬份、《文明曲靖20條》55萬份,發放入戶調查問卷、致曲靖市民的一封信、致全市中小學生的一封信、應知應會知識等宣傳資料250.6萬份,LED播放宣傳標語80萬余條次,群眾知曉率達100%。
2.4.5 常態化管理城市
開展拆違控違、門頭牌匾、無垃圾常態化治理。拆除集中在老舊小區、破產企業、集體經濟和臨時許可期限過期的臨時建(構)筑物3644個,改造門頭牌匾30條街,排查整治破舊、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噴繪的各類門頭牌匾610處,拆除雜亂無章、布局不合理門頭牌匾53塊。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30萬份,制作“同飲珠江水,共享爨文城”主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公益片廣泛播放。累計清理公路沿線建筑、生活垃圾1102 t,拆除“假亂俗”戶外廣告2779塊,市容環境更加整潔。
2.4.6 常態化專項整治
勸導教育入城散體貨物運輸車輛4090余起,處罰違章運輸車輛1093起。開展車輛亂停亂放和不文明交通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違法停車26692起,處罰車輛亂停亂放2337起,規范非機動車亂停亂放4372起,規范共享單車3762輛,勸導人行道逆向行駛現象519起,下達《城市管理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54份,交通秩序更加規范。
深入挖掘曲靖地域文化的時代價值,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時代楷模”“云嶺楷模”“道德模范”“最美珠源人”“曲靖好人”“千名文明市民”等先進典型的選樹和學習宣傳,選樹了孫寧生、敖家強、魯金寶、余雄武、朱彩煥5人為第八屆云南省道德模范,評選出2021年“曲靖好人”30名。以全國精神文明創建評選為契機,組織開展2021年省級文明城市、單位、村鎮、家庭、校園創建工作。據統計,全市共有全國文明單位14個、全國文明村鎮11個、全國文明校園5個、全國文明家庭1戶;省級文明城市3個、省級文明村鎮89個、省級文明單位186個、省級文明家庭10戶。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個、實踐所138個、實踐站1680個。分批次組織2000余名青少年走進麒麟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史館,開展“童心向黨、黨的光輝照我心”黨史學習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讓文明理念植入到市民的心中,推動“曲靖·一座溫暖人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7]。
從調研情況來看,曲靖市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難點問題。
城市功能不夠完善,環衛設施不足。據統計,果皮箱配置還缺410個、垃圾桶625只、清掃保潔車輛7輛,擬建15個垃圾中轉站尚未動工;東星中路、蕭保路、珍珠街等人行道還存在盲道不夠暢通,鐵路小區、水電小區等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污水管網老化嚴重,污水堵塞溢流情況時有發生;三江大道、瑞和東路等路面坑洼問題仍然存在;天和絲廠生活區、益壽堂生活區、彩印廠住宿區、云南神農生活區、蔬菜公司小區等老舊小區等重點項目推進慢。
錦新農貿市場、龍溪農貿市場、龍泉農貿市場、橋頭農貿市場、百家活禽市場等,毛紡廠生活區、造紙廠生活區等老舊小區,幸福巷、西門街等背街小巷,曲靖珠江源大道南端、風來社區、長河社區等城郊結合部的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依然突出;麒苑小區、中鐵八局生活區等老舊小區管理不到位;“左鄰麗景二期”“水云華城北苑三期”等工地圍擋不美觀等問題;寥廓北路、麒麟北路、麒麟東路、麒麟西路等主干道、人行道特別是道路兩側綠化帶存在煙頭、紙屑等[8]。
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輛不禮讓行人,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翻越隔離欄等現象[9],出租車拒載、議價、拼客、亂停亂放等現象并未完全杜絕。據統計,查處違法停車26692起,勸導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翻越隔離欄1250起。
部分市民環境保護、遵紀守法意識淡薄[8],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按秩序排隊等不文明現象少量存在。
麒麟、沾益、馬龍、經開區作為鞏固提升創建文明城市的主陣地、主戰場,要發揮創建工作主力軍的作用,勇于擔當,守土有責,主動應對,把鞏固提升創建各項任務層層細化分解[10],落實到街道(鄉鎮)、具體到村(社區),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各牽頭部門、責任單位按照職能分工,各負其責、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確保各項工作按期達標。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多視角、高密度的宣傳,提高市民對文明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主次干道修繕、盲道維修,增設環衛設施,重點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三供一業”配套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停車場等重點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合理規劃建設專業市場,提高閑置土地利用率,加快公交場站建設,不斷滿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各區要因地制宜,依托優勢資源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有亮點、有特色的示范街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強住宅小區管理,遵循“屬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則,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創建規范有序整潔的居住環境。引導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實施物業管理,具備市場化條件的成立業主委員會,選聘專業化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不具備市場條件的成立居民自治小組,實行社區物業服務[11]。進一步修復、美化、提升背街小巷等不起眼的角落。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治臟治亂,加強市級統籌指導,出臺相關標準,進一步規范工地圍擋建設,清理城市“牛皮癬”,推進拆墻透綠,加強小游園建設,強化日常保潔管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截污干管建設力度,做好河道水體治理工作,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優化城區路網布局,打通一批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加快城管、交管智慧化指揮平臺建設進度,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嚴查亂闖紅燈、違法停車等行為。
以文明單位創建、文明村鎮創建為抓手,引導廣大市民明禮儀、講公德、知榮辱、守法紀;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滋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日益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對不遵守城市管理相關規定的不文明行為,在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聘請社會監督員,參與對不文明行為的暗訪、監督和制止[12]。
及時總結文明城市創建經驗,將創建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新鮮經驗,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確保創建工作的連續性、持久性、實效性。建立完善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機制,進一步推進管理重心下移。積極探索街道管理網格化、社區管理物業化和城市管理數字化融合發展,形成高效聯動管理機制。要全面掌握創建工作進展,及時發現問題,掛牌督導,跟蹤問效。建立督查考評員隊伍[13],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行常態化督查考評。建立模擬測評、第三方測評等文明創建考核機制[14],推進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15]。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曲靖將砥礪奮進,不斷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讓文明城市創建在繼承中鞏固、在鞏固中提升、在提升中跨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