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麗
(濟南市章丘區口腔醫院護理部,山東 濟南, 250200)
1牙周炎屬于口腔科疾病,好發于老年人群。有研究指出,口腔清潔不夠徹底、患有牙周疾病均為牙周炎的發病因素,重者伴有嚴重牙痛,需要拔牙,對患者的身體、心理、日常生活均造成嚴重威脅,因此,牙周炎需及早進行合理治療[1-2]。臨床使用的常規護理缺少針對性,在改善牙周指標及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方面效果不突出,使得患者的治療配合度相對較低,同時掌握的口腔知識水平也較低,總體護理效果差。因此,針對牙周炎患者選取合適的護理措施對促進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3]。本研究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濟南市章丘區口腔醫院收治的120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行不同護理方案進行重點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濟南市章丘區口腔醫院收治的120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60例。試驗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59.55±3.32)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3.44±0.58)d。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59.69±3.24)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3.58±0.62)d。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進行對比研究。納入患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濟南市章丘區口腔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實驗室、影像學檢查,患者符合《中國牙周病防治指南》中的牙周炎診斷標準[4];②入院前1個月未服用其他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患者;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史的患者;⑤無意識障礙、溝通障礙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重度肝腎功能異常患者;②重度心血管疾病、神經障礙患者;③伴有精神疾病患者;④外傷引起的口腔疾病患者;⑤有暴飲暴食或者厭食癥疾病史的患者。
對照組予以傳統護理干預。錄制微視頻大力宣傳牙周炎相關保健知識,在就診等候區借助液晶電視進行重復播放,就診區域墻面設置牙周炎健康知識專欄。護士指導患者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時清掃地面,使用消毒液拖地,整齊擺放物品,保證適宜溫濕度,播放輕音樂或小視頻保持患者的心情愉悅;在用藥護理方面護士可嚴格遵醫囑進行用藥,給藥時動作輕柔,告知患者容易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囑咐患者如有異常需立即報告醫生;出院前1 d護士需要詳細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和醫囑內容,指導患者定期到醫院門診復查。
試驗組予以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干預。
(1)心理護理。在治療期間大部分患者均因為擔心治療效果呈現焦慮、緊張、恐懼以及懷疑等負面情緒;護士應該使用合理的心理護理措施予以患者更多的關心及鼓勵;借助成功案例,主動向患者講述治療目的、效果以及優勢,及時以耐心、溫和的語氣解答患者的疑問,使得每位患者都能夠充分了解牙周炎的治愈情況,提升治療信心及配合度。
(2)健康教育。①面對面指導:成立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小組,就診單號日需要配1名宣教護士,在宣教室進行牙周炎相關預防保健知識講解,15~30 min/次,同時可利用PPT或者相關影像資料重點講述牙周炎自我護理要點、居家預防的有關注意事項。②網絡宣教:借助微信訂閱號進行知識推廣,建立患者微信群對相關知識進行答疑,同時需要每天設固定時段解答患者解惑。③定期電話隨訪:需要有專門的護士進行電話隨訪,1次/月,在了解患者牙周炎康復情況后進行針對性指導,囑咐患者定期到醫院復診,提升康復信心,緩解不良情緒,推廣牙周炎居家康復護理相關知識。同時在科室現有微信公眾號設立慢性牙周炎疾病專欄,專人維護、管理,每周科普牙周炎相關知識。④飲食方面:護士需要聯合臨床醫生、臨床營養醫生為每一位患者制訂合理的營養食譜,嚴格地控制糖、脂肪、蛋白質的攝入,指導患者學習熱量計算方法,囑咐患者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充足,保證攝入滿足正常生理代謝,避免營養過量攝入加重身體負擔。⑤口腔清潔護理:護士需要指導患者保持口腔衛生,注意清洗口腔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必要時可制作成小視頻,故事情節中需要對重點知識點突出展示,同時護士需要面對面指導患者正確刷牙、漱口,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牙線與合理使用牙膏。
①護理滿意度:采用濟南市章丘區口腔醫院自制牙周炎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評估護理滿意度,發放110份,回收率100%,信效度佳,非常滿意得分≥90分,基本滿意得分80~89分,不滿意得分<8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5]。
②SDS、SAS評分:以抑郁情緒量表(SDS)及焦慮情緒量表(SAS)分別對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評估,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抑郁、焦慮情緒越輕[6]。
③SESS各維度評分:以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進行評估,包含定期口腔就診、正確刷牙以及平衡飲食3個維度,15個條目,分值15~75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越好[7]。
④口腔健康生活質量(GOHAI)評分:借助健康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估,包含12個條目,4個維度,總分為60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越優[8]。
⑤牙周指標:主要涉及牙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與牙齦溝出血指數等。其中牙菌斑指數=各牙菌斑數量之和/被檢查總牙數,數值越高提示牙菌斑越重。借助牙周袋深度測量裝置對患者牙周袋深度進行測量,數值越高提示牙周袋深度越深。另外,牙齦溝出血指數越高提示出血程度越重。
研究數據借助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包含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與計量資料(SDS、SAS評分、SESS各維度評分、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護理前,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SDS、SAS評分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s,分)
?
護理前,兩組患者SESS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SESS各維度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SESS各維度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SESS各維度評分比較 (±s,分)
?
護理前,兩組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
護理前,兩組患者牙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牙齦溝出血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牙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牙齦溝出血指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牙周指標比較 (±s)

表5 兩組牙周指標比較 (±s)
?
目前,醫學模式明顯發生轉變,人們的健康需求顯著提升,口腔健康也得到高度重視[9]。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維護期的定期復診率、口腔健康、生活質量、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均較低。因此,如何增強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效提高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是目前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相比常規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較多的優勢,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連續性、靈活性等優勢,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護理后,試驗組SDS、SAS評分、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低與對照組,SESS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心理護理與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可提升牙周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緩解其負性情緒,最大程度提升其口腔保健意識以及自我護理能力,通過就診醫院獲取疾病相關知識,針對患者而言更加具有專業性及權威性,可信度相對高,使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執行依從性強。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更加具備連續性,使得患者在開展基礎治療維護期內進行定期隨訪,予以其全方位健康指導,使得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有效提升生活質量[13-14]。開展心理護理與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干預措施可拉進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為日后的良好溝通奠定基礎,同時保證醫療護理服務更人性化,使得患者的就醫獲得感顯著提高,提升護理滿意度[15-16]。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護理糾紛發生概率,使得每位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提高牙周炎的疾病認知程度,掌握牙周炎具體的發病因素、臨床癥狀、保健措施,科學刷牙,減少口腔疾病發生率[17-19]。徐靜紅等[20]研究結果與本研究數據具有顯著的一致性,充分證實了對牙周炎患者行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干預的優勢。
綜上所述,予以牙周炎患者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干預可明顯提高其護理滿意度,減少焦慮抑郁情緒,提升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口腔健康生活質量,改善牙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牙齦溝出血指數,值得臨床研究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