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愛 趙 玲
(昌樂縣人民醫院產科,山東 濰坊, 262400)
1瘢痕子宮是指接受過剖宮產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成形術后患者的子宮。隨著剖宮產數量的增加,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者的數量也在增加。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其兇險程度不亞于宮外孕,且對經陰道分娩的影響很大。引產則是指在妊娠12周之后,由于母體因素或胎兒因素,需要通過人工方式誘發子宮收縮結束妊娠的手段[1]。妊娠晚期引產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使胎兒可以盡早脫離不良的宮內環境,還可以有效緩解孕婦并發癥。在產科中妊娠晚期引產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手段。臨床上有調查顯示,如果妊娠晚期的產婦同時合并不成熟的宮頸條件,此時終止妊娠將會引起并發癥,導致不良母嬰結局[2]。晚期妊娠引產中,其宗旨為引產益處必須大于現狀。就臨床引產手段來看,目前常用的催產、引產方式為靜脈輸注催產素,該方案對引產素的使用劑量、使用時間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劑量不足則難以誘發宮縮,劑量過大則會導致宮縮過強,甚至會引起梗阻性難產、子宮先兆破裂等情況。經過臨床大量研究結果證實,妊娠晚期采用宮頸擴張球囊引產術,球囊可以促進宮頸成熟,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3]。基于此,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晚期引產產婦共計120例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昌樂縣人民醫院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晚期引產產婦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0.15±1.15)歲;孕周39~40周,平均終止妊娠孕周(39.52±0.23)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87±0.31)次。觀察組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30.16±1.16)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21±0.54)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79±0.27)次。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昌樂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有既往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手術史者,且剖宮產手術順利,術后恢復正常,未見產后出血感染等并發癥事件;②分娩間隔時間超過兩年,且除剖宮產手術切口外無其他手術瘢痕;③B超檢查中可見子宮前壁下段肌層連續;④頭先露;⑤宮頸成熟度評分<6分。
排除標準:①異位妊娠者;②多胎妊娠者;③存在一般陰道分娩禁忌證,如前置胎盤、骨產道異常等;④存在嚴重內外科合并癥,且對陰道分娩不耐受;⑤合并宮頸癌;⑥巨大兒不適合妊娠剖宮產后再嘗試經陰分娩(TOLAC)的方式;⑦有感染指標異常者。
對照組引產方案為小劑量縮宮素。治療前,對孕婦實施胎心監測,孕婦NST結果正常方可進行催產素引產,取劑量為2.5 U的縮宮素注射液(生產企業: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50,規格:1 mL×10 U×10支)與500 mL 0.9%氯化鈉溶液進行稀釋,隨后以低劑量輸液泵靜脈滴注,起始劑量為8滴/min,隨后根據孕婦宮縮時間每間隔15 min調整1次,直至孕婦出現10 min 內發生3次宮縮且每次宮縮持續30 s以上的有效宮縮,最大滴速為40滴/min。孕婦出現規律宮縮后的6~8 h或是劑量為2.5 U的縮宮素滴完后仍未臨產者則需停止引產。休息至次日再次滴注縮宮素,滴注方式與前1天相同,滴注3 d仍未分娩者需借助人工破膜,如果羊水正常者則繼續接受縮宮素引產。
觀察組引產方案為宮頸擴張球囊引產術。選擇球囊[生產企業:益心達(深圳市)醫學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CVB-18F],在放置球囊的前一天晚8點鐘左右,告知孕婦排空膀胱,進行胎心監護,并協助孕婦選擇膀胱截石位,對外陰進行消毒,同時進行陰道檢查與宮頸評分,隨后放置窺陰器,消毒宮頸、陰道,使用宮頸鉗鉗夾宮頸前唇,隨后把長鑷子鉗夾雙球囊導管將兩球囊送至宮頸口。取40 mL 0.9%氯化鈉溶液,注入紅色閥門中,回拉器械,直至子宮球囊能夠頂住宮頸內口,以看見陰道球囊位于宮頸管外口為止,再取40 mL 0.9%氯化鈉溶液將其注入綠色閥門中,隨后將窺陰器取出,隨后以增量20 mL的0.9%氯化鈉溶液輪流往各球囊內加注,直至每個球囊液體達80 mL。取膠帶將導管近端固定至大腿內側,固定妥善后進行陰道檢查,確定球囊的放置位置。協助孕婦選擇自由體位,進行胎心監測,NST檢查結果為正常。球囊放置后要定時觀察孕婦胎動、胎心以及破水、腹痛、水囊脫落等情況。如果孕婦伴有規則性宮縮且伴有宮口擴大后,水囊則能自然脫落,產婦自動進入產程。若球囊放置12 h在次日清晨8點鐘,水囊并未自行脫出,則要進行外陰消毒,取出水囊,隨后對孕婦實施宮頸成熟度評分(Bishop評分)。
①比較Bishop評分,滿分13分,得分越高陰道分娩成功率越大;②宮頸成熟至臨產時間及總產程用時;③統計陰道分娩率;④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包括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不良事件發生率=(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例數/總例數×100%;⑤比較新生兒阿普加(Apgar)得分,7分為臨界值,<7分,則說明有新生兒窘迫,>7分且哭聲洪亮,則說明新生兒情況較好。
干預前,兩組Bishop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ishop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Bishop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產婦Bishop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
?
觀察組宮頸成熟至臨產時間及總產程用時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宮頸成熟至臨產時間及總產程用時比較 (±s,h)

表2 兩組產婦宮頸成熟至臨產時間及總產程用時比較 (±s,h)
?
觀察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孕晚期引產陰道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分娩率比較 [n(%)]
觀察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n(%)]
觀察組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s,分)

表5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s,分)
?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是實施剖宮產手術時子宮切口形成的瘢痕,二次妊娠受精卵會對瘢痕的組織產生刺激,形成纖維包塊[4-5]。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作為婦產科一種常見的剖宮產并發癥,受到了臨床的重點關注[6]。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妊娠晚期應該加強注意孕婦與胎兒的安全,定期接受產檢,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7]。部分孕婦在晚期妊娠中出現胎盤功能老化、羊水過少等多種因素而需要提前終止妊娠。因此,應當選擇安全的晚期妊娠引產方案,達到分娩目的,降低圍產兒的病死率,同時,盡可能避免剖宮產的發生[8]。
引產是否能夠成功和產婦宮頸成熟度有直接關系,孕產婦宮頸評分越高,說明孕產婦宮頸成熟度越佳,引產成功率則越高。如果沒有及時采取合理的、規范的引產方式,將會威脅到母嬰的健康[9-10]。產婦宮頸成熟程度是發動分娩的重要原因,而前列腺素與縮宮素則是促進宮縮的最為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妊娠晚期引產中,小劑量縮宮素為常用催產方案,以泵入方式給予孕婦后,可實現興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模擬子宮正常分娩,促使子宮收縮,從而實現改善宮頸成熟目的[11]。但是該方案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對宮縮的頻率、強度以及胎心變化進行記錄。在妊娠晚期引產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判斷胎兒的成熟度,并仔細檢查骨盆情況,在妊娠晚期引產之前,全面地評估產婦疾病的嚴重程度,嚴格遵守操作規范,選擇適合的引產方法[12]。
本研究中,觀察組宮頸成熟至臨產時間及總產程用時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陰道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擴張球囊是一種借助于機械性刺激,有效促進宮頸成熟程度的一種引產方式,其原則是通過導管內與導管外雙球囊壓迫宮頸產生局部壓力,使產婦宮頸口能夠自然、機械的擴張,同時能夠促使產婦內源性的前列腺素合成以及釋放,從而誘發宮縮,促使宮頸軟化與宮頸成熟[13]。而且宮頸擴張球囊在操作過程中,具備操作方便、操作簡單的特點,給孕婦造成的刺激感較低,疼痛感較輕,使用后孕婦不需要臥床可以隨意行走,可以保持自由體位,只需要家屬在旁陪同即可[14]。
另外,在球囊引產過程中可以緩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宮頸擴張球囊與傳統的用藥治療相比較,更加安全有效。在使用藥物進行引產時,給產婦使用一次性藥物,可能存在宮頸依舊未成熟,擴張程度不理想的情況[15]。再次用藥以及反復用藥則會引發不良事件、不良反應影響到產婦安全,最終將借助剖宮產結束妊娠。此外,宮頸擴張球囊屬于一次性無菌用品,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的發生。宮頸擴張球囊能夠自然擴張宮頸,為臨床產婦提供了一種簡單、安全的促宮頸成熟的方法[16]。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如調研樣本量少,仍需要結合更多的數據進行結果分析。
綜上所述,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孕晚期引產中,應用宮頸擴張球囊效果突出,既能夠促使宮頸成熟、提高引產成功率,又能縮短產程時間、減輕產婦痛苦;同時還能提高陰道分娩率,達到降低剖宮率的目的,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