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馬力
三位基層黨代表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們帶領父老鄉親擺脫“窮帽”,共同富裕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作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總書記在報告中對共同富裕、民生福祉,特別是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群眾關切的話題都做了富有溫度的回應,一幅美好的藍圖躍然紙上,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基層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明確了方向,鼓舞了人心。”開幕式結束后,黨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第一時間通過視頻電話向遠在1800公里外的鄉親們分享感受。
黨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望慧走出會場后,同樣把二十大報告里關于國家繼續加大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的內容通過電話傳達給了家鄉父老。今年,小金縣玫瑰花大豐收,鄉親們正在趕農時,采摘玫瑰、提取精油、制作干花。陳望慧說:“國家鼓勵鄉村發展生態經濟,靠種玫瑰花,鄉親們不僅脫了貧、致了富,還把玫瑰花深加工產品賣到了國外。”

陳望慧(右一)在花農種植地查看玫瑰花生長情況
同樣備受鼓舞的還有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萬年村的鄉親們。“作為大相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龍蒼溝入口社區的‘門戶村’,萬年村依托良好的生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先后建成熊貓房車營地、熊貓民宿酒店等,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老百姓收入變得穩定持續。”黨的二十大代表、雅安日報傳媒集團時政新聞部主任熊蕊說,今年10月12日是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一周年,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立,不僅加大了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態環境優美的下黨村
在下黨鄉下黨村,一群“90后”年輕人為游客拍攝沉浸式定制短視頻的場景,成為今年國慶假期村里一道獨特的風景。手持相機、現場導演的年輕人都是返鄉創業的青年。“以前游客來村里旅游就是吃頓農家飯,看看風景;現在通過沉浸式視頻體驗,更能加深他們對村子發展的印象,給他們留下一段難忘的屬于自己的下黨時光。”項忠紅介紹,年輕人的這些新點子、新創意為古村落發展注入新鮮活力。除了做短視頻,青年創業團隊還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把下黨的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
項忠紅所在的下黨鄉是壽寧縣的偏遠山鄉,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進下黨,與群眾共商共策發展之路。依托綠水青山,發展生態經濟,這十年下黨徹底變了樣。
2012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發表講話時,首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那時我還在縣委辦工作,就想著在中國夢的引領下,通過干部群眾一起努力,讓壽寧縣所有貧困村莊都能早日脫貧。”不久后,項忠紅來到下黨鄉任鄉長,“當地群眾雖然吃穿不愁,但離全面小康還差得很遠”。讓鄉親們生活有奔頭,為返鄉青年打造好的創業環境,成為項忠紅工作的重心。
此后,下黨鄉干部群眾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開辦農家樂、發展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等,當地經濟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
“為發展高山有機茶的種植規模,我們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吸引返鄉青年回村創業,還四處為他們跑市場找銷路。”時任下黨村駐村第一書記的曾守福回憶,因免去了大家回村發展的后顧之憂,村里很快就迎來了首批回鄉創業者。

黨的二十大代表項忠紅
隨后,多年在外務工的王菊弟在下黨村成立了茶葉管理種植合作社,616戶農戶全部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2014年,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王菊弟注冊了“夢之鄉”公司,籌資建成標準化廠房,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為農戶提供高于市場價20%的茶青溢價補貼和年終分紅。然而,隨著返鄉創業者不斷增加和茶農種植積極性的高漲,新問題又擺在了大家面前。“各地不斷擴大茶園種植,當時的市場趨于飽和。”項忠紅說,當時的第一書記曾守福立即提出了消費扶貧的思路,“不賣茶葉,賣茶園”。轉變觀念后,下黨推出全國第一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項目。很快,一大批企業和單位參與扶貧幫扶,定制茶園最終超過了4000畝。趁熱打鐵,本土品牌“下鄉的味道”推出,當年銷售額達到4600多萬元。2018年,下黨鄉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給鄉親們的回信中,鼓勵他們以生態為先,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目前,下黨鄉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8家,種植茶葉、葡萄、獼猴桃等1萬多畝,逐步實現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生態產業發展格局,促進農戶持續增產增收。
這兩年,隨著新思想和新創意的不斷融入,下黨通過老屋民宿、鄉村畫廊、烏金陶技藝傳習所、75號直播間等一批高質量、顯文化的旅游業態,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體驗。如今的下黨村已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金牌旅游村”。2021年,下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窮山村”變“綠富美”的故事讓大家津津樂道。
與項忠紅一樣,陳望慧同樣是來自基層的黨代表。從小金縣到成都再到北京,一路上,她全程都在與村里玫瑰深加工負責人用微信進行溝通。
“習總書記報告中提到發展綠色經濟,走鄉村振興之路的內容,與我們山區鄉村未來發展息息相關,鄉村振興需要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支撐,只有生態和經濟都搞好了,我們才能打造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陳望慧說,二十大報告里的內容讓她和鄉親們備受鼓舞。
冒水村平均海拔近3000米,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祖輩生活靠種植土豆、胡豆等農作物。2011年,在外經營飯店多年的陳望慧被群眾推選為村委會主任。面對發展窘境,致富無門的她,曾一度感到絕望。一次在查看被野豬破壞的老鄉莊稼地時,陳望慧驚奇地發現土豆被豬拱了,旁邊的野生玫瑰竟然完好無損,于是她突發奇想,“不種土豆,改種玫瑰”。
在網上查閱玫瑰種植資料后,她得知玫瑰花不僅可作食材,也可藥用,玫瑰精油還被譽為“液體黃金”,價格很高。為了尋找適合冒水村生長的玫瑰,陳望慧輾轉甘肅、山東、上海、貴州等地,虛心向種植戶請教選種引種、田間管理、種植技術,直到自己學會為止。2013年,冒水村引種玫瑰大獲成功,提煉出的精油質量遠遠高于同類產品。為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調動鄉親種植積極性,陳望慧和村干部帶頭種植,并成立了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合作社收購價均高于市場價,不讓鄉親們為銷路發愁。由于發展思路清晰,帶富能力強,2016年,陳望慧當選冒水村黨支部書記,繼續帶領鄉親們深耕“玫瑰產業”。
為把產業做大做強,提升產品附加值,2017年,陳望慧拿出所有積蓄,建起玫瑰精深加工廠。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傳播和輻射效應的不斷擴大,玫瑰種植已在小金縣形成深加工、銷售、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生態產業鏈。玫瑰花冠茶、玫瑰精油、玫瑰面膜等30余種產品遠銷日本、韓國、保加利亞等國市場。玫瑰產業鏈已惠及冒水村所在的達維鎮6個村和周邊12個鄉鎮46個村3200個農戶,每年帶動戶均增收5000余元。說起今后的發展,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玫瑰姐姐”的陳望慧表示,“在保護好山區生態的基礎上,把科技創新覆蓋玫瑰產業全鏈條,扎實帶動全縣鄉村振興”。
同為基層女代表,熊蕊的角色大不相同,作為記者,她用手中的鏡頭和筆真實記錄著中國生態文明進程。
在赴京開會前,熊蕊在9月底又一次來到滎經縣龍蒼溝鎮采訪。由她編輯整理的《同一個家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口述實錄》已經到了收尾階段。這是她準備帶到大會上的一本書。

熊蕊在石棉栗子坪采訪脫貧后的小學
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這十年,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熊蕊說,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就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一種探索。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成為雅安生態環境的一張名片圖/韓毅

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鄉公益村,位于高山密林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管護站 圖/郝立藝
雅安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縣份最多的市(州),境內生活著300多只野生大熊貓。在國家公園建設的過程中,當地百姓觀念的轉變、生態帶來的收益,都給大熊貓與村民的和諧相處增添了新的注解。
滎經縣90%的縣域面積都納入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范疇,全縣經濟發展如何克服轉型帶來的陣痛?大熊貓國家公園南部入口社區萬年村孕育著怎樣的大夢想?人工繁育的大熊貓重返森林,需要經歷哪些野化放歸的“魔鬼訓練”?為什么野生大熊貓每年都要“闖”進農家里“吃大餐”?面對面的采訪和傾聽,讓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意義為更多人所理解。幾個月的時間,她帶領同事采訪了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總規劃師、大熊貓監測巡護隊隊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護林員、村民、動物研究專家、大熊貓文化研究學者等40余人,他們的故事和講述組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個個小切片,被熊蕊和同事整理成文、集結成冊。
熊蕊介紹,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有金山和銀山兩個村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名字一直沒有變過。“金山和銀山,既是老百姓的樸素愿望,也代表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熊蕊說,曾經的資源消耗型發展讓村里老百姓的腰包鼓過一時,但是并不長久,“真正圓夢‘金山銀山’是從最近十年開始的”。現在,發展村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熊貓民宿村,2021年,村民的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這次采訪,萬年村的支部書記楊曉林告訴熊蕊,借力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萬年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增長了263%,人均達到1.4萬元。他希望熊蕊能給總書記捎句話:“請他來萬年村看看美麗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習總書記說,這十年,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熊蕊說,這些變化在雅安伸手摸得著,抬頭看得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已經讓當地老百姓嘗到甜頭,村民也更進一步認識到大熊貓、綠水青山和當地經濟、自身生活的關系,很多人已自發成為保護大熊貓、保護生態的宣傳員,“人與大熊貓、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正一步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