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東
洮南市那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吉林洮南 137109
生豬規模養殖場逐漸增多,各種疾病的發生也隨著增加,為了防止疾病的發生,需要我們技術管理人員做好疫病的預防,落實好各項防疫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面對旺盛的生豬肉市場需求,養殖戶對養殖場地盲目擴張,沒有對養殖場地進行恰當的選擇和合理的規劃,極大地降低了生豬養殖的質量和效率,增加了生豬患病的風險。許多養殖戶在進行生豬養殖場地選則和擴大規模時,往往會選擇與人群、村莊較為接近的地域,從而降低自己各種物資的運輸成本,盡管這種選擇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的飼養和后期的售賣,但人員較密集區域,極大地增加了生豬感染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
規模場生豬養殖中,衛生環境較差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養殖戶在擴大生豬養殖的過程中,生豬在養殖場中的單位面積數量不斷增加,生豬的生活范圍縮小,從而對衛生環境有了極高的要求。而許多規模化養殖戶的工作人員,對衛生環境重視不足,缺乏生豬疾病預防的觀念,大量的生豬在狹小的空間中生活,衛生環境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從而導致眾多的致病菌及微生物在生豬生活環境中繁殖,生豬在環境中呼吸、食用飼料等方式活動,就會導致這些致病菌及微生物大量進入生豬機體,最終引發相應的疾病。另外,人體本身就攜帶著大量的細菌,無論是外來人員還是工作人員,如果在進出養豬場地的過程中沒有進行相關的消毒和防護,就會導致大量的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養殖場地,從而增加疾病發生的風險。
在規模化生豬養殖中,獸醫團隊在生豬的飼養和管理中極為重要,其專業化的飼養和科學管理,不僅能夠提升生豬的質量,還能夠極大地降低生豬疾病發生的風險,增加規模場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然而在實際的規模場生豬養殖中,獸醫團隊存在嚴重的缺失,規模化養殖場的獸醫專業性不強。生豬在規模場出現疾病后,無法對疾病的種類進行判斷,錯失了最佳的疾病防控時機,直接影響了生豬的健康。另外,缺乏獸醫團隊也會導致生豬疾病的疫病防控出現漏洞,無法及時進行檢測和免疫預防,從而導致疾病范圍的擴大,最終為養豬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1]。
在規模場生豬疾病防控中,要想有效對疾病發生的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就必須從規模場的選擇和規劃方面進行考量。在養殖場地的選擇上要借助相關的科學和防疫知識進行選擇。結合相關的養殖和疾病防控知識,養殖戶應該將場地選擇高海拔背風的地方。另外,為了確保生豬養殖的水源供應,要將其納入到選擇中。同時,為了防止規模化生豬養殖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生豬養殖的可持續發展,養殖戶應該結合生豬飼養中的污染內容,借助相關設備的引入和使用,進行污染物的無害處理,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最后,在對養殖場地進行規劃中,在考慮交通便利的時候,還應該將自己的養殖場地與人群的密集區相距合理的距離,在防止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同時,還能避免人群對生豬養殖的干擾。養殖戶在對規模場地進行選擇和規劃中,只有從飼養、疾病防控、經濟收益、生態建設等多個方面考慮,才能在有效降低生豬患病的同時,實現規模場生豬養殖的健康良性發展[2]。
規模化生豬養殖使得生豬衛生環境變差,從而增加了疾病發生的風險。而為了有效對生豬衛生環境進行控制,可以借助清潔和消毒進行處理。生豬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物和糞便,工作人員要每天對這些場地中的廢棄物進行打掃,并對糞便等廢棄物進行處理,降低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從而使得豬舍能夠保持一定的清潔度,最終實現患病風險的降低。另外,在對生豬養殖場進行消毒時,工作人員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按照周進行單次消毒,在消毒的過程中,不僅要對豬舍進行消毒,還需要對養殖場的所有區域及其在內的物品進行消毒,如產房、飲水器具等。在進行消毒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結合養殖場的具體需求,結合消毒劑的類型、適用范圍、原理等內容,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在對應的區域或者物品開展消殺工作。例如,火堿配置的消毒液對空舍消毒最佳;而在產房消毒中,將高錳酸鉀與甲醛進行合理配比,采用熏蒸的方式效果最為明顯。
在規模場生豬養殖中,養殖戶對豬疾病防控的認識極為重要,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疾病防控知識的宣傳,重視養殖戶疾病防控的培養,使其對生豬疾病有一定的正確認識。只有這樣,養殖戶才能重視獸醫團隊的建設,主動招聘專業性強、高素質、技能較強的獸醫人才。借助獸醫人才隊伍的建設,使得生豬規模場的養殖工作逐漸被疾病防控滲透,養殖戶在獸醫隊伍的指導下,對生豬疾病的防控意識逐漸增強,從而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獸醫團隊建設中。而這種養殖戶疾病防控意識的增強與獸醫團隊建設形成了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規模場疾病防控的能力[3]。
在生豬的養殖中,對疾病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進行疫苗的預防接種。獸醫要結合規模場易發生豬疾病的種類和規律,選擇合適的疫苗種類和接種時間,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操作,及時對免疫接種中的問題進行處理,從而提升免疫預防的有效性。而在對生豬疾病藥物治療中,獸醫要結合生豬的發病狀況和相關的檢測方法,確定生豬患病的種類,選擇合理的藥物,施用適當的劑量進行治療,從而確保治療的療效。
規模化生豬養殖方式極大增加了疾病發生的風險,養殖戶與獸醫應該借助管理、免疫監測和防控手段,對生豬的狀態進行常態化的監測,從而使得生豬疾病的發生能夠及時被識別,最終借助規范化的防控措施,降低生豬疾病發生后的影響。
總而言之,我國對生豬肉的需求逐年遞增,而生豬規模化養殖成為了豬飼養的趨勢,同時也增加了生豬疾病的風險。因此,應該重視對生豬疾病的防控研究,從而提升規模場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