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睿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甘肅白銀 730913
牛胃腸炎多是由于養殖工作的忽視,導致牛胃腸受到了強烈刺激而誘發炎癥,例如養殖過程中牛誤食了發霉變質的草料或是冷凍腐爛的草料以及一些有毒的食物后,都可能對牛的胃腸黏膜產生刺激;另外,若是牛長期使役,未能獲得充足的休息,自身對于疾病的抵御能力會受到影響,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牛在患病后濫用抗生素類藥物容易導致牛胃腸菌群紊亂而誘發牛胃腸炎。
牛胃腸炎發病初期,患病牛有明顯的腹瀉、嘔吐等癥狀,排出水樣便,有些糞便中還會摻雜一些未被完全消化的飼料以及凝乳塊,有的還有黏液存在。因為患病牛長時間嘔吐腹瀉,所以會日漸消瘦,同時還會出現脫水的情況,這時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易導致機體嚴重脫水并出現死亡的現象。
患病牛精神不振,難以獨立進行采食,飲水欲望增加,因此制約其生長發育,飼料利用率顯著降低。患病牛的鼻鏡干燥,眼內膜發紅,還有出血情況的存在,且眼角中有大量的黃白色分泌物。
較為嚴重的病例患病牛腹痛明顯,難以正常站立,喜臥,頻頻回頭看向腹部或是用后肢踢腹。隨著病情加重,患病牛的皮膚和皮毛失去光澤且干燥,眼部凹陷,口唇發紅,排尿量異常。病情進展后其腎臟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全身肌肉震顫[1]。
在治療牛胃腸炎時,往往會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同時毒副作用小,且不易復發。
首先,西藥可選擇1 0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配合20 mL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1 00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0%安鈉咖注射液10 mL,上述藥物混合,每天一次進行肌肉注射,連續注射3 d觀察效果。針對脫水癥狀,要及時給患病牛口服補液鹽。同時要為牛提供充足的飲水,可在水中加入電解多維、葡萄糖、氯化鈉等物質。
中藥方劑為白頭翁、柯子、黃芩、澤瀉各60 g,黃連30 g,甘草40 g,加入適量水煎服,分兩次服用,每天1劑,連續用藥5 d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病情好轉后,可以將處方換成:白術、茯苓、生麥芽各20 g,黨參15 g,枳實12 g,山楂25 g,起到和胃健脾、補氣養元的功效,能夠較好的對患病牛的腸胃起到調理作用,促進牛胃腸功能的恢復[2]。
首先在養殖過程中要均衡日糧營養供應,避免病從口入。在喂食的時候,要注意飼料中營養物質均衡,少喂勤添,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腸胃的負擔。同時保證飲水量充足,選擇高質量的全價飼料,并對飼料進行妥善放置,過期變質的飼料要進行妥善處理,禁止飼喂變質過期飼料。對待一些不易消化的大塊飼料,可提前進行軟化處理,遵循先精料后粗料的原則。另外在牛使役或是劇烈活動之后,要保證其獲得充足的休息,同時不要立即喂食,待其休息一段時間后才可以進食。
定期接種疫苗有助于預防牛胃腸炎。養殖過程中可以結合養殖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由于犢牛對于牛胃腸炎疾病的抵御能力較差,患病概率更高,所以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加強免疫。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消毒清潔制度,及時清理養殖產生的各種糞污,并且做好消毒工作。圈舍要勤打掃,同時注意消毒工作要徹底,對養殖環境、養殖器具等做好消毒工作,有序使用各種消毒藥物,保證劑量合理,發揮出應有的消毒作用,并且定期更換藥物,以免出現耐藥的情況,及時殺滅環境中各種可能誘發胃腸炎的細菌、病毒或是寄生蟲。對于患病牛排出的糞便,一定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3]。
其次要對養殖的牛進行合理的分群,控制好養殖密度。同時結合年齡段進行飼養,保證飼養的科學性。
最后要做好圈舍的通風工作,保證圈舍中空氣質量好,溫度、濕度適宜,同時光照充足,以免出現環境潮濕、通風不佳的情況導致細菌病毒大量滋生,導致牛患病概率增加。
綜上所述,養殖工作進行時,牛胃腸炎是一種高發流行性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是會對養殖工作造成非常嚴重的打擊。要結合疫病實際,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降低牛胃腸炎的發病概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獲得最佳治療效果,促進養殖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