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宇
延邊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吉林延吉 133002
在夏季,在潮濕和悶熱的雙重影響下,實驗動物中心圈養的實驗用兔易暴發大規模傳染病。因此,科學的對實驗用兔進行疫病防控是夏季飼養期間的重點。各地實驗動物管理部門應結合當地季節、飼養環境、飼料成分等因素進行綜合防治,加強實驗用兔疫病的防控。
夏季通常外溫較高,陰雨連綿,空氣潮濕,飼料易受潮,這有利于蚊蠅等昆蟲的繁殖,同時給兔病的傳播提供中間宿主[1]。因此在夏季來臨前,要做好兔瘟三聯疫苗的接種以及腹瀉病、螨病、球蟲病等治療藥和防蟲、防鼠工具的準備工作。
夏季較為炎熱,從冷藏庫中采購的兔瘟疫苗在轉運中若保存不當也有部分失效的風險,導致實驗用兔免疫環節出現漏洞。因此,在冷鏈藥品的采購中,也應準備泡沫箱和冰袋等進行保存,確保兔瘟疫苗的效力不受影響。
由于同一品種的實驗用兔親緣較近,繁殖力也很強,在連續繁殖1年左右出現了腿部畸形的仔兔,畸形與正常的比例約為2:5。在從外地引進健康同品種種兔并且分區飼養后,種群結構得以優化,新生仔兔健康,從而提高了實驗用兔種群數量[2]。
動物實驗人員在夏季的日常管理中,須全程遵守標準操作流程,進入實驗用兔飼養區時應身著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每日監測實驗用兔飼養室的溫濕度,并查看空調以及排風系統情況,以保證通風良好,同時需注意實驗兔飼料倉庫的保存情況,保證實驗兔飼料不受潮不發生霉變,并做好實驗兔飼養區的工作記錄[3]。
在夏季實驗用兔飼養區有著溫濕度較高的特點,因此在實驗和工作中的廢棄物需經專業部門進行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動物尸體通常可由實驗中心工作人員使用專用可降解密封袋對動物組織進行封存,再統一放于指定冰柜暫時統一存放,標明日期與名稱[4]。刀片、注射器等醫療廢棄物需集中到指定的醫療垃圾箱中,避免再次污染。
通過一系列的免疫和預防雖然能最大程度對實驗用兔進行免疫保護,但由于夏季兔傳染病暴發快、傳染力強等特點,難以達到完全杜絕。因此要建立夏季實驗用兔疫病應急預案,對暴發的疫病進行及時控制,對病死兔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輕癥病兔注射高免血清或藥物治療,減少損失同時避免傳染進一步擴散[5]。
兔瘟是夏季炎熱潮濕條件下易暴發的傳染病,成年兔死亡率可達90%以上,眼觀表現為重癥病兔鼻周圍有黏性膿液附著,抽搐震顫倒地而死,輕癥病兔精神萎靡,體溫明顯升高,消瘦。剖檢可見病兔呼吸器官出現出血壞死小點。夏季兔瘟治療可采用大劑量接種兔瘟疫苗5 mL,要做到注射后針頭的更換或消毒[6]。
真菌病是夏季炎熱時兔常見病,傳染力強,病兔頭部、四肢等部位出現不規則脫毛,患病后食欲廢絕、極度消瘦。夏季真菌病治療可采用真菌靈、酮康唑等藥物每天對病兔進行擦拭,重癥可同時口服灰黃霉素20 mg/kg,病兔癥狀減輕后,持續1周即可停藥[7]。
肺炎病可由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引起,受到天氣突變、外界刺激、產后虛弱等因素誘發,病兔時常有“打噴嚏”的表現同時鼻孔處有黃色黏液附著。夏季肺炎治療可使用青鏈霉素協同治療3~5萬U/kg,持續1周好轉后可停藥[8]。
兔腸炎病大多由大腸桿菌、巴氏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等引發,病兔腹部腫脹,體型消瘦,在尾根與肛門處有糞便粘連,腸組織及其周圍組織有出血點。夏季實驗用飼料堆積保存不當而霉變是腸炎病的誘因之一,傳染性強,1月齡仔兔死亡率高[9]。
做好暑期實驗用兔防疫是高校實驗動物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尤其夏季最炎熱的8、9月份與暑假臨近,工作中的隱患時有發生,尤其是學生在獨立實驗時,存在著被實驗兔傷害的風險。因此,實驗用兔的安全育養,需要責任人不斷進行查缺補漏,將藥學、畜牧學等學科知識與當地實驗動物中心實際相結合。特別是近年來各地高校動物中心大多迎來新發展機遇,新建動物實驗室標準得以提高,因此實驗動物從業者更應把握這次良機,實現實驗用兔疫病綜合防控,為培養生命學科專業人才不斷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