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克宇
本溪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小市動監所, 遼寧本溪 117100
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畜牧業的實際發展受到動物檢疫工作質量的直接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的基本飲食安全。因此,為了建設完備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機制,需要全面開展動物檢疫工作。雖然現階段國家已開始高度重視畜牧業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并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建立動物檢疫工作體系,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際的檢疫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不同的問題,全新的檢疫技術和檢疫措施也很難快速、有效的推廣開來。針對動物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需要針對性的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從而切實增強動物檢疫工作的實際開展效果。
部分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不僅沒有完善的動物檢疫工作機制,甚至連基本的動物檢疫站點都沒有配置完全,這就導致動物檢疫工作非常難開展。其他地區雖然已經配置了基本的畜牧業動物檢疫站點,但是由于檢疫技術和相應設備的配置不夠完善,導致畜牧業動物檢疫工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無法保證,導致部分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患有疫病的動物流入到市場中,使得人們的食品安全得不到相應的保障[1]。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階段的動物產品檢疫效率過低,雖然政府的要求變得逐漸嚴格,相關的管理人員也設置了基本的動物檢疫站和屠宰場,但是因為檢疫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檢疫工作還存在較多質量問題。尤其是養殖戶和養殖區域較為分散,導致統一宰殺的要求難以實現,從而影響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效果,很多養殖戶也很難按照規定開展動物檢疫工作。
在現階段的動物疫病檢測工作中,漏檢和逃避檢驗等問題常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畜牧業動物的實際養殖和運輸的過程當中,動物檢疫工作機制不完善[2]。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往往需要涉及到較多的單位和相關部門,為了保證動物檢疫工作的基本質量,就需要各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和深入交流。但是在現階段動物檢疫工作實際開展過程當中,各個工作部門之間一般各自為政、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交流,在動物檢疫工作對應的監督管理制度方面也缺少最為基礎的凝聚力,使得動物檢疫工作沒有實效性,往往只能流于表面。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對于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其不僅不積極配合檢疫人員的工作,反而還會阻礙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由于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理念存在誤解,養殖戶在動物檢疫工作開展過程中參與度不足,導致整個檢疫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很難達到預定目標,嚴重影響了動物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畜牧業獸醫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強化動物檢疫技術,使其能夠在動物檢疫工作中發揮實際作用[3]。動物檢疫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需要盡可能全面的學習專業防疫知識,不斷創新動物檢疫機制。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建立肉禽市場監控體系或者動物疫情監測機構,使用綜合管理的形式,使用多媒體設備作為輔助,及時的發布并宣傳各類動物檢疫信息,同時以網絡技術作為基礎和主要技術手段,建立有效的動物疫病監測體系,逐漸提高養殖者的基本檢疫意識。
對于產地檢疫工作而言,要以法律法規手段為基礎,明確動物檢疫工作開展的時間,并且建立起完善的動物檢疫工作機制,保證產地檢驗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在開展動物檢疫工作時,產地檢疫部分往往涉及較多的不同的工作部門,主要包含衛生部門和檢疫部門等,各個相關部門之間聯合執法,既能夠提高檢疫工作效率,還能夠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果,不同的部門既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又需要相互配合從而形成合力,實現鄉、縣層次的統籌安排,從而構建起完善的聯動機制,避免無人負責等不良問題的出現[4]。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需要始終以畜牧業整體的發展作為第一目標。
除了對動物檢疫工作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還要增強對動物進入市場準入的控制力度,真正做到隨檢隨載,全面不漏的做好動物檢疫工作。一旦發現存在病害的動物或者是病害動物的制成品,則需要及時的按照相關規定,對病害動物進行追蹤和全力打擊,實現無公害化的處理。對于畜禽制品的上市工作而言,需要全面增強盤查力度,重點打擊含有“瘦肉精”等違法物質或者出售病害動物等行為。
提高獸醫的綜合素質,從而保證動物檢疫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主要分為提高獸醫基本素質和動物檢疫工作意識兩個方面。首先是提高畜牧獸醫的基本素質,從現階段畜牧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分析,畜牧獸醫整體的基本素養偏低,已經成為了影響動物檢疫工作開展效果的直接影響因素[5]。畜牧獸醫基本素養不足,導致動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很難保證,甚至會出現嚴重的誤診問題,因此想要完善動物檢疫機制,就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獸醫的基本素質,第一需要普遍的提高獸醫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量,同時對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和培訓,保證所有參與動物檢疫工作的獸醫人員都可以掌握最為先進的動物檢疫方法和獸醫專業知識,從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動物檢疫工作的基本質量;第二則需要增強獸醫從業資格的審核力度,杜絕部分非專業人士蒙混過關的問題。
從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政府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監督管理作用不能忽視。在我國畜牧業暫時還沒有建立完備且有效的動物檢疫工作監督管理體系,導致畜牧行業的動物檢疫工作相應的控制和監督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對于動物檢疫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力度不足,導致在動物檢疫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則很難快速的進行處理,從而使得動物檢疫工作的質量較差[6]。因此,為了全面保證動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就需要增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力度,在政府的強制干預下,增強動物檢疫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
畜牧業生產過程中關于動物疫病的防治體系,不僅僅是在動物疫情發生之后,對疫情范圍和程度進行控制,而是需要在疫情還未暴發并造成大幅度經濟損失之前,對動物群體可能患上的疫病問題進行準確跟蹤和有效的排查,聯合畜牧業副產品的加工、銷售等流通性環節,全面檢測動物疫病的發生情況,對動物疫病進行準確的檢測和有效的控制。牧場也需要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與當地的地方政府和獸醫機構緊密合作,在疫情難以控制等特殊情況下,還可以聯系林業和交通等周邊部門,共同實現動物疫病的檢測和聯控體系,有效治理并控制動物疫情,保證畜牧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總體分析,我國畜牧業想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全面重視起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針對現階段畜牧業現代化改革和建設過程中暴露出的防疫措施不到位、檢疫體系不完善、疫情聯控速度差等問題,需從實際情況進行實踐研究,盡可能將其對現代畜牧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