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順文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江蘇 徐州221000)
近年來,室內安防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對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范的專業性與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托于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構建智能監控網絡,并運用到室內安防工作中,是安保管理作業的一種重要創新發展路徑,意在實現對室內環境與異常情況的全流程監視和控制,改善室內安全狀況,切實提高室內安防管理效率。
實現計算機智能控制,是將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運用到室內安防中的基本目的,利用串行通信技術,將一系列的傳感器裝置布設于室內,依托于完善控制系統的構建,采集所需的數據信息,達到實時化、全方位的監管效果。在完成對環境內數據信息的采集后,傳感器會通過光線將數據傳送到上位機系統中,計算機轉換獲取的信號后,便能夠直觀地顯示出室內環境的實時狀況。如若室內有異常現象出現,則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會在第一時間內發出報警信息,對問題現象予以分析處理,根據預先設定好的問題狀況類型,得出針對性的解決處理方案。在室內安防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對監督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智能網絡不僅可以對比數據,得出精確化的分析結果,還能夠及時找出可能引發問題狀況的主要原因,為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最大限度內降低事故率,為室內安全與安防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提高安防工作的落實成效[1]。
調查和研究當前許多住宅小區安防工作的實施情況可以發現,對可視樓宇對講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以及入侵報警系統的應用較為常見,顯著提高了安防管理的技術水平。無論是采用多樣化的計算機系統,還是采取不同類型的監督管理方式,都需要立足于對被防護對象實際情況的充分了解。將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運用到室內安防工作中,需要對室內環境的現場情況予以全面勘察,了解被防護對象的各項要求,合理評估其風險等級,明確其適宜的防護級別,以此為基礎切實提升人防物防水平。除此以外,還應重點調查被防護對象所處地區的氣候特點、電磁環境以及周邊環境情況,將智能監控的優勢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布設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系統時,應秉承縱深防護的基本原則,對室內防護區、重點監視區、周邊以及禁區等關鍵位置予以擬定,全方位勘察室內周界區的具體情況,如長度大小、形狀特點以及地形物狀況等。對于周界內的勘察,主要需要確定防護目標、防護部位,以及門窗位置與出入口位置等。在安防系統的布設上,關鍵在于確保前端設備、終端設備以及傳輸線纜的安裝施工質量,保證其能夠有效地投入到正式使用中[2]。
現階段,室內安防監控主要采用紅外探頭、攝像頭等常見設備,依托于網絡線路的鋪設,以及服務器的配置實現監控效果,便于住戶對室內狀況進行實時觀察,與此同時,這一裝置還能夠將一段時間內攝取的畫面保存起來,便于后期查看。將此種監控方式運用到室內安防中,要達到全天候的實時安防,需要專人值守,對監控端的畫面實時觀察或留意,因而大幅降低了室內安防的防控效果,也顯著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工作量。構建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引入到室內安防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另一方面則無需專人看守,有效提高室內安防與管理的實效性。其主要是將距離感應模塊設置到室內中,用于感知人體,以及實時發送報警信息,優化智能網關的配置,連接室內多個距離感應模塊,這樣便可以確保報警信息得到有效的轉發。在此基礎上,設置智能終端,借助于適宜的通信方式與智能網關相連接,用戶便可以通過這一終端設備,接收到距離感應模塊依托于智能網關轉發的報警信息[3]。
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對異常的環境狀況具有自動判別的功能,這是因為在智能化網絡中,可以通過編輯程序,表示不同的問題狀況,這樣當室內出現火災、外來人員侵入等異常現象時,系統便能夠對發生的具體問題類型予以確定。除此以外,在自動判別問題狀況時,觀察智能監控網絡系統的實際應用情況可以發現,可能因信號穩定性差出現命令丟失等故障問題,若是室內環境內存在過多的干擾信號,也會對數據信息的穩定傳輸帶來不利影響,亦或是致使其出現信號衰減等不良現象,當出現此類狀況時,系統對室內異常現象自動判定的失誤率會大大提高,其通信不暢的概率也會顯著加大。由此可見,在室內安防工作中運用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應預先優化室內環境,最大限度內減少其他干擾因素,排除潛在的干擾隱患,保障系統通信通暢。站在硬件優化的角度上來看,可以在設計程序的過程中提高命令發送次數,確保數據信息及時傳輸到接收端,提高室內安防管理時效性[4]。觀察和分析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的運行特點可以發現,其主要利用上位機達到全天候實時監控的作用,在一對多的通信方式下,需要重視對原有運行方式的優化處理,確保上位機能夠與多個下位機現場穩定有序的信息交互。二級通信時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主要運作形式,因而上位機需要先與控制中心形成聯通,然后才能實現與下位機的安全交互。其中,控制中心主要起到匯總智能終端的作用,以此為管理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信息。
室內安全防范管理過程中,智能監控網絡通過串口通信插件,按照網絡共享機制,將室內環境安全狀況及時提供給住戶或管理人員,便于為其管理決策的制定、防范舉措的采納與實施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有機連接和集合上機位與下機位,以動畫的形式將室內狀況的實時畫面呈現到監控設備的界面上,在通信狀況安全穩定的狀況下,為管理人員的全天候監管提供便利條件,信息共享也為多人管理模式的實行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的室內監控主要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非安全類,一種是安全類,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其可以追蹤異常事物,并通過視頻精準檢測事物的移動情況,便于管理人員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狀況的同時予以針對性處理,依托于信息共享達到有效轉換光信號和電信號的效果[5]。在設防狀態下,住戶可以在智能監控網絡中預值自己的、物業的或報警中心的電話號碼,如有報警,則報警信號會經由控制器傳向小區管理中心,與此同時,在對應的管理軟件上啟動聲光報警,通過撥號器將所預設號碼安順序自行啟動,并對電話是否處于占線狀態予以自動識別,直到撥通預設的電話號碼為止。在報警自動復位方面,報警燈會在出現警情的情況下根據開關信號報警,待達到程序預設的報警時間后,即自動停止報警,并自行恢復到原始狀態。對于住戶與管理中心而言,可以依托于總線進行對講,管理中心可以根據具體的模擬信號確定住戶位置,然后通過總線向整個小區的住戶播送緊急廣播通知,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室內安防的時效性,保障住戶安全。
優化室內安防中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系統的布設,需要結合室內環境的實際情況,以及監管工作的具體需求,構建現場控制中心并設置上位機、下位機,以綜合運用的形式提高各干支傳輸速度。與此同時,利用系統的可拓展性,完善對應的通訊系統,一方面高質量傳輸前端設備獲取的圖像信息,另一方面便于住戶或管理人員進行實時視察與監控,保障室內安全。通常情況下,將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運用到室內安全防范管理過程中,可以設定多個監視點,以此將不同角度的監控畫面直觀呈現到顯示器上。例如,在安全管理方面,便可以在室內選定適宜地點,設置專門的煙霧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確保智能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室內環境的各項參數,如一氧化碳、甲烷、溫度以及風速等。合理運用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需要嚴格參照相關的規定標準,依托于智能化的監測設備對環境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這樣無論是局部關鍵監測點,還是整個大范圍的室內環境,都可以被有效地納入到全方位智能化動態監測中。管理人員可以依托于網絡交換數據的方式,監測環境內異常變動情況,按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規范,劃分環境內各個保護對象的等級,明確室內各區域的重點保護對象與次要保護對象,對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系統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室內有火災事故發生,管理人員便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報警信息的情況下,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宜可行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內降低火災事故帶來的經濟財產損失,避免造成更大的人身傷害。在智能監測系統的設計與構建中,納入區域火災報警控制裝置,并連接通信線,有利于提高異常狀況下的報警速度。在內部網絡和后臺服務器管理中,使用智能監控網絡,可以顯著提高室內安全防范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針對獲取的實時監控結果,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系統化管理,將不必要的人力成本與監管成本有效節約下來,以此獲得更顯著的管控成效。
在室內安防中運用計算機智能化監控的形式,主要是依托于距離感應模塊的設置,監控室內環境并檢測異常情況,例如,將控制照明燈的開關設置在室內墻壁上,然后在照明燈的開關內安裝部分或全部感應模塊,通過電連接的方式連通開關與開關內的距離感應模塊,這樣在住戶離開室內且并未關閉照明燈的情況下,智能監控設備可以自動感應到燈處于未關閉狀態,再將監測到的數據信息傳輸給智能終端,提醒用戶關閉照明燈。與此同時,若是將開關配置用于顯示開關狀態的背景燈,電連接處理背景燈與距離感應模塊,即用戶可以利用這一距離感應模塊,對背景燈的開和關加以自由控制。結合實際需求配置智能網關,也可以對網關向智能終端轉發距離感應模塊的報警信息的過程進行限制。
距離感應模塊也具有感應人體的作用,在感應到異常狀況下及時發出報警信息,依托于智能網關,用戶可以第一時間內在智能終端上獲取并查看報警信息,以此掌握室內安防的動態情況,并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為自身的經濟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在室內安防中的應用具有較高的便捷性,無需額外配置服務器、電腦等用以實時觀察監控畫面,也無需額外鋪設電源線路、網絡線路,無論是便捷的安裝設置方式,還是較低的使用成本,都易于被普通用戶接受,為這一監控技術形式的推廣使用拓展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實時性是實現室內安防的基本要求,也是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的主要優勢特征,通過對室內環境狀況的實時監控,確保室內的實際情況與監控畫面保持一致。優化計算機智能監控網絡在室內安防工作中的有效性,應以設計階段為切入點,利用二維數組連接監控畫面與現場的監控設備,與此同時,借助于下位機采集現場信號。在完成對現場環境信號的采集后,向上位機進行傳輸,然后由上位機整理并分析信號內容,按照特定整理存儲或應用整理出的信息內容,再寫入二維數組內即可。這樣,程序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直觀地顯示數據。有機整合二維數組與數據,在保持二者相對獨立的情況下,提高上位機的實時監控效率,達到對室內環境全方位監控的效果。
室內安防是重要的安保防線,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在室內安防工作中靈活引入對計算機智能監控系統的應用,意在滿足家庭對室內安全防范的切實需求,將智能化技術手段的優勢性能充分發揮出來,通過自動判別室內環境中的異常狀況,向管理端及時傳輸報警信息,減少監控管理的人力成本與經濟成本,為普通家庭的室內安防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