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童,馮薪碩,閻宇昊
(沈陽化工大學,遼寧沈陽 110004)
“新媒體”一詞最早于1967年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研究提出。新媒體食品領域設計首先在美國流行,隨后伴隨著文化育人理念擴展到全世界。雖然“食品設計”相對于大眾而言,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但其實食品設計的文化發展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多的食品包裝、食品推廣門類被涉及,而且日趨多樣化和豐富化,它的設計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和創新。從文化育人的角度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一些“新”媒體最終會成為傳統媒體。
在當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食品作為一種產品,更加需要一個創意載體來將其信息直觀地傳遞給消費者。藝術設計在食品領域也就變得更加系統,更加重要。平面海報和食品包裝是食品推廣領域中最為普遍的兩種形式。
2.1.1 平面海報
現如今食品類的靜態海報和動態海報隨處可見,它們最顯著的特征和優勢就是具有很好的直觀性,能夠以最鮮明、最直接的形式呈現到人們的眼前,通過視覺效果、創意的圖案、鮮明的色彩很好地吸引消費者。通過圖片與文字的搭配,不同版式的設計,對同一種食品展現出異彩紛呈的直觀印象。
2.1.2 食品包裝
食品包裝作為消費者直觀產品的外在載體,能夠通過文字、圖片及版式等平面設計強化自身的表現功能[1]。一款高品質的產品必須要配備一套高質量的包裝,這樣食品的品質才能夠更好地被推廣和宣傳。如果將食品包裝設計醒目,就能讓消費者在腦海中形成品牌印象,漸漸就形成了品牌和口碑。此外,食品包裝設計還要考慮到對食品的保護、儲存、運輸等各種綜合因素,因此包裝在食品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
隨著文化育人理念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明需求和精神文化的要求在逐步提高。用戶對藝術的需求有了質的飛躍,對具有藝術屬性的產品的需求激增。這也促進了食品動畫的傳播和發展。在新媒體時代的初期,用戶體驗和交互設計還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2],但食品動畫已經率先流行起來,食品動畫改變了表達信息、傳遞信息的途徑。在將食品基本信息進行傳達的同時融入了設計師的感情色彩,大大增加了創意性和趣味性。另外,動畫突破了時間的限制,能夠向消費者展示更全面、更具體的食品信息,可識別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食品設計的路線將大大改變。未來的食品設計不再是普通的圖案設計,而將會更加注重文化傳承和情緒領域的創新。
食品推廣在交互設計中的應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對于交互設計來說,食品類作為一種消費產品,能夠準確地表達對該產品的獨特屬性,并在設計中將產品與互動相結合,從而更直觀地表達設計所應具備的情感。色彩是一種非常豐富的情感表達方式,通過不同的色彩能夠有效地表達出設計者想傳遞給人們的感情[3]。例如,一個黃色的食品包裝配上灰色的視覺元素形成交互,整個設計過程簡單,然而設計后的食品展示會帶給消費者一種沉穩而活潑的直觀體驗。因此食品在交互設計中可以有其他載體,同時也注重對產品本身的描述和交流的特點。
在食品交互設計興起前,平面設計是一切事物的連接點和基準線。平面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圖形語言外化的表現方式。在許多交互設計領域的創作分支是基于平面設計藝術的動態交互信息設計。平面設計的三要素,即文字、色彩、圖形,在平面設計中起著獨特的作用,三者相輔相成。一般來說,食品交互以不可替代的視覺特性和互動特性成為新時代設計中的視覺焦點,它比平面包裝更感性、更直觀。
新時代文化育人背景下,所謂食品設計,即對食品進行藝術加工和食品包裝,通過海報、包裝、動畫和交互等一系列手段,將食品信息向消費者進行推廣和介紹,方便食品運輸和儲存,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等,更加注重創意、情感傳達以及可互動性,強調通過互通建立設計作品、設計對象(食品)以及消費群體三者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渠道,進而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境界,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最終實現食品文化育人的目的。
食品設計是結合了設計師、創造環境、食品信息等多種因素為一體的整體行為,并以最終的外觀展示為載體,將這個行為進行傳達的設計。它包含了兩個以上具有互動能力的個體,并使其相互聯結,密不可分。在其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下,實現事先預定好的計劃的設計,具有直觀性、準確性、實用性、趣味性、定向性和可交互性等突出特點。
通常情況下,食品設計師的設計流程分5步。①制定設計目標,定位用戶需求。②確定食品功能和規格,明確設計的內容與要求。③進行食品的設計環節,完善信息架構。④根據已有的架構進行信息填充和信息設計。⑤進行視覺設計。
食品設計在當今時代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及經濟價值,它從整體上和根本上致力于提高用戶的體驗,在三全育人的領域更注重情感表達,在食品推廣領域更注重給予消費者直觀的描述與展示。食品設計涉及的領域不僅廣泛,而且非常復雜,涵蓋了用戶認知,情感體驗,行為傳達等多個重要方面。
與此同時,食品設計也有許多設計師需要遵從的設計原則,以食品交互設計為例,在對復雜食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食品交互設計師必須牢記食品真實信息與設計作品呈現的信息一致性原則、感知能力原則、直觀性展示能力原則、可預測性原則和注重反饋原則等基本原理和重要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為提高消費者體驗作出實際有效的貢獻。
隨著文化育人時代的發展,人類的交往方式和物質、精神狀態的影響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從最初的語言和手勢傳播到印刷、媒體傳播,然后到網絡傳播,人們的觀念和接受方式隨著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而變化[4]。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過程更注重用戶的流暢性和方便性。食品在設計領域中不一定需要華麗的圖案,但使用過程必須非常人性化,給予消費者直觀生動的視覺感受。食品包裝、食品動畫等領域不斷改變傳播的形式,帶給消費者更加直觀的視覺體驗。此外,食品交互設計領域則建立了食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創新了食品信息向消費者傳遞的媒介,如電子雜志、電腦、手機等不同的設備在食品交互展示中就有很大的差別,如一個小圖標、翻頁的一個小動畫,圖形上點擊后能放大的具體位置,翻頁時頁面彈出的一句話等。這些微小而復雜的系統在視覺、表現形式和系統設置上都可以看作是食品設計領域上的創新。
在物質相對充足的今天,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人與各種物體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在休閑型消費觀念縱橫的時代背景下,休閑食品與人們生活形影相伴,體現了對趣味性、休閑性的追求。在這種背景下,休閑食品包裝設計不僅要關注包裝圖形平面裝飾的美觀性與創意性,同時也要盡可能實現消費者與包裝產生情感交流,滿足使用者體驗的需求[5]。食品領域的設計必須以情感為基礎,而食品創意包裝、食品創意動畫、食品交互都在這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所以在情感化和人性化方面,實現了多媒體環境下食品設計領域新的突破。運用圖形語言、抽象幾何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并通過包裝、動畫、人機交互等形式盡可能增加食品展示的創意性和趣味性,探討開發食品展示設計與藝術相結合的領域。盡可能以動態圖像交互的形式實現食品本身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互,通過媒體傳遞信息,讓受眾群體更加直觀地了解、分析食品的基本信息和食品的需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