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娥,李光銳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102)
隨著我國人文思想的不斷完善,高等教育中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已使教育信息化成為必然趨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僅是大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的趨勢。本文分析了大數據的本質以及高職院校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將大數據帶入高職院校教育的進展和創新思路。
由于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對該技術進行比較評價和準確分析,可以保證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中,建立一個持續開放的僅依靠人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難以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各類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利用負載鏈將數據查詢功能應用到網絡選課環節,能幫助學生直觀了解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學生及時反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制定教學計劃。便捷的操作方式節省了數據采集和統計工作的時間、金錢、管理成本。將大數據技術引入教育和學校管理,可以增加教學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無論是教學規劃還是課程規劃。
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是職業院校學校教育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為未來社會發展進一步培養復合型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這是培養多才多藝人才的前提,幫助他們高效、便捷地處理各種問題,解決學生的問題。無論是課堂培訓還是在崗操作,都必須搭建信息化平臺,保證平臺的實時性、交互性、體驗性,包括在線培訓、網絡支持等功能,連接海量數據資源并進行了交流。大數據技術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教師選擇相關數據資源為學生提供自學平臺,保證相關資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整合全球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
包括在線教育管理在內的教育管理在高職院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職院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在線教育的管理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動態性。教學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教師和學生需要進行相互交流。因此,對教學的管理工作也是動態的,在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第二,教育。從傳統意義上講,教育管理是辦學理念的體現。當涉及在線教育管理時,其管理模式、內容、規則和規定仍可作為教育活動發展的有力指南。科學規范的教育管理必將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當教育管理混亂時,教育管理水平降低,并影響教育質量;第三,民主。在線教育與傳統教室不同,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教育管理的目標仍然是師生,是傳統教育管理理念下民主的延續和升華,利用在線平臺及時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使師生積極參與教育管理活動[1]。
2.2.1 完善評價體系
為了驗證教學創新的有效性,高職院校必須在大數據背景下創新教學流程,教師必須建立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積極推動教學創新。為培養更多具有專業能力和素質的人才,高職院校以教育創新為基礎,實現人才培養計劃與崗位需求的聯動,結合教學特點和條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學校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不再將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結合大數據技術提高教師評價有效性的過程,構建多方參與的教師評價體系,改造高等院校教師評價體系,不再局限于學生考試成績,必須結合從各個角度用大數據技術提高教育評估的有效性。在當前環境下,高職院校依托大數據思維構建多方位的師資評價體系,調動評價參與者的積極性,體現教授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師資評價的最終有效性。由于大數據技術的快速性,在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處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評價分析的個性化,提高了管理任務的順利開展、學生學習興趣的實時跟蹤和觀察,以及教育評估的及時性。
2.2.2 創新培養模式
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以創新教學模式作為教學實踐創新的出發點。例如,教師們正在利用大數據的力量,將小班化、翻轉課堂等新的線上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充分利用大數據為教師做好準備,為學生提供新的教學內容。并且在創新教學方法和理念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可以幫助學生總結重點難點,利用短視頻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利用課前視頻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和自主性,增強教學創新的有效性。無論是小班、翻轉課堂還是其他教學方式,都必須充分尊重學生,采用創新的教學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控制時間的權利,課堂教學要營造現場氛圍。以大數據為背景,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質量,創新高校教學活動,為以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2.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高職院校教學專業創新,必須在積極建設師資隊伍的前提下,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從整體上保障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利用大數據教學思維優勢,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使教師能夠順利完成數據采集分析任務,結合數據結果,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動態。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高職院校正在根據實際發展建立完善的教師資格體系,以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在大數據背景下,結合高職院校發展實際,建立完善的教師素質評價體系,并針對學校青年教師的實際情況,建立相關的輔助培訓機構。一定時期內,為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設立專線科研基金,充分強調稱職、優秀教師的教學作用。此外,創新高職院校教學活動,正確引導教師,發展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積極轉變教學角色,創新教學理念,滿足教學的順利開展。
2.2.4 提高教學管理的規范性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教育的管理需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實現公平教育和優質資源共享的教育理念。首先,在進行在線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積極參與教學管理資源的標準化構建。其次,要加強各個學校之間的溝通,相互學習,與同類院校踐行新有效地合作,構建符合現在社會要求的高職教育在線教育管理平臺。需要不斷探索,以促進逐步更新和改進在線教育管理平臺[2]。最后,基于現有的在線教育管理資源,結合各個領域的特點,構建適合學校專業結構的教育管理平臺,遵循分類管理和個人管理的原則,在前線教師的幫助下,選擇幾個關鍵鏈接進行建模。同時嘗試涵蓋在線教育管理的所有方面。在線教育管理平臺的建設不應該太急,而應該在科學計劃的指導下進行。建立一個在線教育管理平臺,包含專業技術知識的教育資源,可以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平臺和其他渠道獲得,也可以依靠大數據技術構建相關平臺來實現資源共享[3]。
總之,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線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有效地教學方法,加強管理,以滿足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發展需求,有效地提升在線教學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