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峰
2022年高考隨著時光的腳步正慢慢走近。高三的小伙伴們,你們對高考命題的動態和趨勢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預測2022年高考物理命題的方向,并制定出科學的備考策略吧!
一、2022年高考物理命題的特點和原則
1.命題特點:以物理學科素養為導向,突出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回避經典題的改編,保持穩定性;發揮物理學科特點,體現綜合性;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重視數理結合;加強對實驗能力的考查,突出創新性;突出圖像的呈現方式,考查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等。
2.命題原則:方向明確,立意鮮明,情景新穎,貼近實際;考查基礎,變換情景,設問科學,注重創新;入易出難,路多口小,層層設卡,步步有難;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考查思維,體現能力;體現國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擊軟肋;重點必考,主干多考,次點輪考,補點選考;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小口切人,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起點較高,落點較低,遵循高考評價體系。
二、2022年高考物理命題預測
2022年高考物理命題將一如既往地側重于考查物理學科主干知識,如力學中的牛頓運動定律、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萬有引力定律、動能定理、功能關系,電磁學中的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交變電流等,這些核心考點必定如約而至,而其他交叉綜合的考點,如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共點力平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等也將是考查的重點。試題既注重對物理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型的考查,又注重從探究方法、物理思想等創新角度米考查。
命題預測一:聯系生活實際,強調問題的創新性
情境指的是真實的問題背景,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物理場景。情境是為問題設計服務的,把問題和情境合為一體,強調知識的靈活應用。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是高考命題的顯著特點之一,近些年來情境化試題比例逐漸增加,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旨在培養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2022年高考物理將更加緊密結合國家科技發展、北京第24屆冬奧會、生產生活、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情境命題,突出情境的時代性、前沿性,強調情境與考查內容的有機融合,使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受力分析等更為復雜,同學們需要從題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從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分析解決問題,旨在培養同學們透過現象發現其物理本質的能力,并達到學以致用,從“解題”向“解決問題”的轉變。
預測題1: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582 s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如圖1所示為對接前后“神舟十三號”與空間站組合體的運動簡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預測題2:工廠檢驗電動機的質量時,要用到能夠調節的高壓,利用一個自耦變壓器和一個升壓變壓器可滿足這個要求。如圖2所示,自耦變壓器鐵芯上只繞有一個線圈,原、副線圈都取自該線圈,已知自耦變壓器線圈總匝數為1 250,原線圈匝數為1 100,接在有效值為220 V的交流電源上,升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8,則輸出端可以得到最高電壓的有效值是(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
)。
預測題3:如圖3甲所示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以“雪如意”命名的跳臺滑雪場地。如圖3乙所示為該跳臺滑雪賽道的簡化圖,賽道由助滑道、起跳區、著陸坡等幾段組成,助滑道和著陸坡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θ=37°,助滑道AB段的長度L=100 m。運動員連同裝備的總質量m=60 kg,由A點無初速度下滑,從起跳區的C點起跳后降落在著陸坡上的D點。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忽略運動員在助滑道上受到的一切阻力,求運動員下滑到B點時的速率v1。
(2)若由于阻力的影響,運動員實際下滑到B點時的速率v2=30 m/s,求運動員從A點下滑到B點的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3)若運動員從C點起跳時的速率v3=32 m/s,方向沿水平方向。忽略其在空中運動時受到的一切阻力,求C、D兩點之間的距離。
解析:(1)忽略阻力的影響,運動員從A點下滑到B點的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6 m/s2。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得v1-0=2aL,解得v1=
命題預測二:考查方式多樣化,注重探究創新
回顧2021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發現,立足于課本主干知識和典型物理模型,并通過豐富試題的呈現方式、設置新穎的問題角度等增強試題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要求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激勵同學們主動思考、發散思維,考查同學們的信息加工、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等關鍵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仍將在注重試題基礎性的前提下,設置部分能體現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題目,采用創新的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增強試題的靈活性,考查同學們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同學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預測題4:如圖4所示為家用單相電能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電流線圈串聯在電路中,電壓線圈并聯在電路中,通過電流線圈和電壓線圈的交變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使鋁盤中產生渦旋電流,交變磁場對渦旋電流的安培力推動鋁盤轉動,鋁盤的轉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鋁盤旁邊固定一永久磁鐵,鋁盤轉動時從磁鐵兩極之間通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戶功率越大,電壓線圈在鋁盤中產生的渦流越大
B.用戶功率越大,電流線圈在鋁盤中產生的渦流越大
C.永久磁鐵在鋁盤中產生的安培力推動鋁盤轉動
D.當停止用電時,永久磁鐵可以使鋁盤盡快停止轉動,避免由于慣性繼續轉動而帶來計量誤差
解析:電流線圈串聯在電路中,用戶功率越大,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則渦流越大,選項B正確。電壓線圈并聯在電路中,其電流與用戶功率無關,電流大小不變,則渦流不變,選項A錯誤。根據題意可知,交變磁場對渦旋電流的安培力推動鋁盤轉動,選項C錯誤。當停止用電時,鋁盤失去繼續轉動的動力,鋁盤轉動切割永久磁鐵兩極之間的磁感錢產生電磁阻尼效果,避免鋁盤由于慣性繼續轉動而帶來計量誤差,選項D正確。
答案:BD
預測題5:如圖5所示,豎直平面內有界勻強電場水平向有,帶電平行板傾斜放置,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θ=37°,下極板與上極板之間的電勢差為U,有界勻強磁場水平向里(垂直于紙面),比荷為k的帶正電小球(視為質點),從a點以豎直向上的初速度射入勻強電場,以水平速度從6點(平行板上極板邊緣)射出勻強電場,接著沿水平直線bc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平行板下極板邊緣c點時速度正好減為0。已知a、b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正好等于兩平行板之間的距離,小球從c點進入勻強磁場,當小球從d點射出磁場時,速度大小為u,且正好沿水平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求:
命題預測三:突出考查實驗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高考實驗題涉及的考點主要有:常用儀器的使用、分組實驗、重要的演示實驗等。考查同學們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包括理解實驗原理、目的及要求,了解常用儀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掌握實驗方法,會控制實驗條件和靈活選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分析和解釋實驗中產生的現象、數據,并得出實驗結論和簡要分析實驗誤差。
2022年高考實驗命題將突出考查以下兩個內容:(1)常用儀器的使用,無論是實驗設計,還是原理分析,往往都要涉及常用儀器的使用,因此常用儀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讀數規則、注意事項等是考查的一個重點;(2)遷移類、應用型、設計型等創新實驗,如測定動摩擦因數、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測電源電動勢與內阻、電表的改裝、伏安法測電阻等創新型實驗是考查的又一重點。另外,選修3-1模塊第69頁的電學黑盒問題,結合傳感器(如熱敏電阻、氣敏電阻、光敏電阻等)的電學創新實驗也將是命題的熱點。
預測題6:現組裝一個酒精測試儀,需要用到一種二氧化錫半導體型酒精氣體傳感器,此傳感器的電阻R隨酒精氣體濃度的變化而變化,規律如圖6所示。目前國際公認的酒駕標準是“0.2 mg/mL≤酒精氣體濃度<0.8 mg/mL”,醉駕標準是“酒精氣體濃度≥0.8 mg/mL”。提供的器材有:
A.二氧化錫半導體型酒精氣體傳感器R2
B.直流電源(電動勢為4V,內阻不計)
C.電壓表(量程為0~3 V,內阻非常大,作為濃度表使用)
D.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9 Ω)
E.定值電阻R1(阻值為50Ω )
F.定值電阻R2(阻值為10 Ω)
G.單刀雙擲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如圖7所示為酒精測試儀電路圖,請根據電路圖完成如圖8所示的實物連線。
(2)電路中R應選用定值電阻
(選填“R1”或“R2”)。
(3)為了便于識別,按照下列步驟調節此測試儀:
①電路接通前,先將電阻箱的阻值調為30.0Ω ,再將開關向____(選填“a”或“b”)端閉合,將電壓表此時指針對應的刻度線標記為0.2 mg/mL。
②逐步減小電阻箱的阻值,電壓表的示數不斷變大,按照圖6中數據將電壓表指針對應的“電壓”刻度線標為“酒精濃度”值,此濃度表刻度線上對應的濃度值是 ____(選填“均勻”或“非均勻”)變化的。
③將開關向另一端閉合,測試儀即可正常使用。
(4)某同學將調試好的酒精測試儀靠近酒精瓶口,發現電壓表讀數為2V,則酒精濃度 ____(選填“有”或“沒有”)達到醉駕標準。
解析:(1)實物圖連線如圖9所示。
三、備考策略
2022年高考復習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如何高效精準地推進復習進程,避免做無用功呢?總的原則是無論是強化回顧考點,還是進行專題訓練,都不能再追求面面俱到,而應該突出高考物理命題的重點和熱點,全力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查漏補缺,即針對前兩輪復習存在的問題,強化基礎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基礎知識和提升解題能力,強化規范解題的訓練。第二,知識重組,即把所學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梳理知識結構,使之有機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有效提高多角度、多途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第三,提升能力,即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技巧,強化答題速度訓練,提高實驗靈活設計能力,把目標聚焦于中檔題,參考近三年的高考真題,積極對標找差,在補短板、增優勢、強信心上多下功夫。
策略一:重點掃除知識“盲點”
對照課程標準,把沒弄清楚的知識點弄清楚,把已經弄清楚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其中包括弄清物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白定理、定律、公式的來龍去脈。避免因知識點理解不清而導致的不能準確把握題目的真正意圖,不能正確完成選擇項的辨析,以及用錯公式,物理概念、物理現象或物理學史張冠李戴等諸如此類問題的出現。
策略二:基本題型要反復練
每一種基本題型,每一種重要模型,都要做到“三不”,即不怕麻煩、不怕重復、不厭其煩。比如追及和相遇問題、傳送帶問題,板塊模型、動生電模型、感生電模型等都要逐一梳理,絕不能遺漏。
策略三:厘清動力學三條主線
1.牛頓運動定律——整個力學的基石。它確立了運動與力之間最本質的關系,即物體受到什么力就會做什么運動,這是動力學的根本。
2.能量觀點——主要涉及動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包含機械能守恒定律)。利用能量觀點可以解決一些利用牛頓運動定律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變速率曲線運動),或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解決一些利用牛頓運動定律不便于解決的問題(如復雜的多過程問題)。
3.動量觀點——包括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注意區分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明確利用這兩個定理分別便于解決哪些問題;注意區分能量守恒定律與動量守恒定律,明確利用這兩個定律分別便于解決哪些問題。
策略四:緊扣教材是“秘籍”
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不能脫離教材。教材不僅要認真閱讀,而且要精讀,包括教材上的裝置圖、情境圖、練習題等。選修3 3(熱學)、選修34(振動、波、光學)、選修35近代物理部分(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原子核)的教材內容更要反復地閱讀、梳理,做到爛熟于心。
策略五:主干知識網絡化,形成體系
力學和電學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不僅要記住這些主干知識的內容,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把握好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如二級結論等),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會對知識進行重組、整合、歸類、總結,將知識網絡化、結構化,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努力達到“弄懂、記住、會用、熟練、生巧、創新”六個層次的要求。
策略六:攻克“實驗堡壘”
實驗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要從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人手,知道實驗為什么這樣設計,還可以有哪些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以“變”應“變”,以“活”制“活”,以“新”解“新”。
策略七:限時訓練是“磨刀石”
適當的限時訓練,既可以有效檢查復習效果,及時查漏補缺,又可以提高知識運用的熟練程度,加快解題速度。做題的目標是把習題做成經典,具體做法如下:(1)題不在多,真懂才成。什么叫真懂?聽得明白不叫懂,說得明白、講得清楚才叫懂。(2)控制難度、規范解題,專注于做中等難度題目,按照解題要求規范化書寫,如計量單位規范、實驗操作規范、學科用語規范和解題格式規范等。(3)會糾錯才能得高分,在糾錯本上詳細記錄,我哪兒想錯了,為什么,如何改正,改了沒有,回頭看明白了沒有。實際上,大部分做題錯誤的原因都在審題不清上,而審題的關鍵是將文字敘述的內容用草圖表示出來,留一些思維痕跡,為正確解題打下基礎。
策略八:關注錯點,提高效率
1.概念或原理理解出錯:很多同學會辯解說自己出錯是因為粗心大意,其實根本原因就在于對概念或原理的理解不到位。因此需要準確理解每個概念或原理,爭取把思維的每一步都清晰化、具體化,這樣對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才能越來越精準,解題能力才能越來越強,出錯概率才能越來越低。
2.過程或情景分析出錯:這是解題能力不足的具體表現,應通過強化訓練,有效提升對問題情境的辨析、轉化和應用的速度。重點關注以下兩點:①抓住關鍵狀態分析,如題目中明顯的轉折提示,分開、 起、返回(回到)、恰好等;②物理過程的界定和分析,即狀態、過程的準確判定等。
3.審題出錯:解答題的共性是只要審題方向沒有錯誤,能夠按照問題順序羅列出表達式,即可聯立求解。提升審題能力要聚焦于“四清”意識,即看清每一字,審清每一句,寫清每一步,答清每一問。重點關注以下三點:①通讀,以便于在頭腦中呈現物理圖景的輪廓,找到與某些物理模型之間的關系,初步確定研究對象,猜想與之相對應的物理模型。②細讀,實現物理圖景的清晰化,根據題設條件,進行分析與判斷,確定物理網景(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的變化趨勢,基本確定研究對象和物理模型。③選讀,通過對關鍵詞語的感悟和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排除干擾因素,對題目形成清楚的認識,最終確認研究對象、物理模型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預祝同學們在2022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考取心儀的名校!
(責任編輯 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