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荷平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智慧校園指的是一種智能化的校園物聯網系統,通過定位、掃描和識別感應等方面的技術,對校園內的事物進行智能化的識別和監管,確保教學、科研和管理各方面工作實現智能化。通過智慧校園建設,能夠打造便捷化的校園工作生活環境。而對于智慧校園下的人事管理系統而言,則要通過集成多種功能,實現智能化管理[1]。
高校人事管理系統主要是對高校內的教職工和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其中,教師隊伍的主體作用更為明顯,因此,該系統也要以教師為主題,在此基礎上,采取各種措施提高人事管理的質量,減輕工作壓力,進而提升管理水平。具體來看,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基本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
1.2.1 安全性
人事管理系統作為開放的網絡結構體系,其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對于系統中的重要數據信息,需要使用加密算法進行處理,同時,對于不同的登錄用戶,要合理設置相應的權限,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這一體系的維護,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隱患問題。
1.2.2 完整性
完整性是人事管理系統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通過對數據信息的約束限制加以實現,以此來確保數據的正確可靠。
1.2.3 智能化
人事管理系統應當具有智能化管理的特點,確保各種重要消息能夠及時傳送到移動終端設備,并且可以翻查歷史消息,克服以往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做到智能化辦公和智能化管理。
該系統的開發技術主要是基于NET 平臺加以實現的,該平臺能夠執行應用程序與Web 服務,亦可建立NET 程序。在NET 程序中,集成了語言運行庫,其通過模擬出的運行環境來完成代碼的加載和運行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C#開發技術也較為常見,這種技術能夠更好地發揮NET 平臺的優勢,與其他程序設計語言相比,其完全面向對象,因此設計效果也相對較好[2]。
數據庫技術是實現數據搜索、數據查詢和數據同步的關鍵,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統設計中,主要采用SQL Server 進行數據庫的設計,這種技術簡單易用且靈活性好,與其他服務器軟件相比也有較好兼容性,因此廣為應用。
當前,隨著高校的發展,高校人事工作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而為了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數據,就需要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不同類型數據的關聯分析,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數據加以應用,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有效信息。
系統設計階段是系統開發的前提階段,其主要工作是制定詳細的設計方案,確保系統能夠有效開發。具體來看,在設計中要注重模塊化設計,將各類復雜的問題劃分為不同模塊的幾類問題,實現復雜問題簡單化和逐個擊破,這同時也避免了各個子系統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3]。
而從設計原則上來看,主要遵循以下3 條原則:一是進行多模塊建設,整合類似的功能模塊,做到簡潔易懂;二是確保每個模塊都能夠單獨使用,不需要進行重復開發,確保系統效率顯著提升,且相關成本也降到最低;三是實現信息兼容,確保所開發的人事管理系統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和升級,從而使得高校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更為快捷。
3.2.1 人事管理模塊
人事管理模塊主要包括人才招聘和引進、入職和離職、崗位聘任、考勤管理和崗位調動這5 方面的內容,其中,人才招聘和引進模塊主要管理招聘程序,負責統計和發布招聘信息;入職和離職模塊主要負責教師的入職、離職和退休等手續的審批和辦理;崗位聘任模塊則主要用于崗位等級調整。
3.2.2 勞資管理模塊
勞資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工資管理和保險管理兩部分,由于這兩部分具有國家統一標準的專用系統,因此,這一模塊只需對接專業系統,就能實現直接查看工資和相關的保險扣款項目。
3.2.3 師資管理模塊
師資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學歷進修、培訓和職稱評定。其中,培訓部分需要教師提交申請后,經由人事部門和學院領導層審批后通過;而職稱評定則由人事處發布通知,教師只需根據通知進行相關資料整理和上報即可[4]。
3.2.4 報表管理模塊
報表管理模塊負責存儲人事管理的基本數據信息,并能夠實現向上級教育部門上報信息的功能。人事管理數據信息的存儲則基于數據庫技術實現,主要用于維護和審核教職員工的信息,同時,為確保該模塊的準確性,運維人員必須及時更新教職工的異動信息。
3.2.5 系統維護模塊
系統維護模塊主要分為組織機構維護和角色管理兩部分,其中,組織結構維護主要用于對校內各個分支機構的管理,同時,為確保系統安全性,系統用戶分為超級管理員、管理員和一般用戶3 類,每一類賬戶對應著不同的權限,管理員只具有本單位信息的管理權限,普通用戶則只具有申請、查看和修改部分個人信息的權限。
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設計中,必須使用數據庫統一存儲和管理相關的數據信息,確保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均得到滿足,因此,數據庫的設計要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合理設計,并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合理設計存儲路徑。
智慧校園與以往的信息系統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的開放式網絡體系,因此,其安全性至關重要,安全設計的難度也較以往的信息系統相比有明顯提高。為此,智慧校園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安全設計也要從多方面入手。
3.4.1 訪問控制
為避免外界的不可靠網絡對校園網絡造成安全威脅,因此,需要采取阻斷措施,將二者分隔開來,目前,硬件防火墻和軟件防火墻是主要的隔斷措施,通過設置不同種類的防火墻,能夠有效控制校園網絡和外界網絡之間的數據流通,避免異常數據對校園網絡造成影響。與此同時,考慮到各部門之間的具體業務處理內容和安全級別的差異,對于各部門之間的局域網絡,也需要使用防火墻進行阻斷,避免出現工作混亂的情況。
3.4.2 數據加密
僅靠防火墻尚不能實現系統內數據的絕對安全,因此,還需要搭配數據加密技術使用,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程度,在使用有效的數據加密措施后,即使是第三方得到了數據信息,也無法進行破譯,不能獲知其具體含義。目前,數據傳輸加密技術、數據存儲加密技術和秘鑰管理技術是常見的數據加密技術。其中,數據傳輸加密技術應用更為廣泛,該技術主要為“端-端”加密方法,數據信息在發送端就會通過加密算法進行自動加密,在經由TCP/IP 進行數據包封裝后,就會被轉換為不可閱讀和識別的數據進入互聯網,這些信息被傳輸到目的地后,會被解密算法自動進行解密,重新轉換為原始數據。
3.4.3 鑒別技術
鑒別技術又可稱作驗證技術,其主要是通過驗證用戶身份的合法性和信息傳遞的完整性,來判別是否出現網絡攻擊和違規操作的情況,進而決定是否提供操作權限。目前,身份驗證是鑒別技術的常見應用方式,這種方式又可分為用戶口令驗證、摘要算法驗證和基于公鑰基礎設施的驗證等,通過這些驗證方式,能夠有效驗證用戶是否合法,防止非法入侵,只有在驗證合格后,才能提供授權和控制訪問。
在智慧校園的大背景下,新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統更為完善,不僅具備豐富的操作功能,還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工作,這不僅有效推動了智慧校園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管理工作的強度和難度。因此,相關研究人員仍需對高校人事管理系統做進一步研究,不斷提升系統綜合水平,為節約資源和優化人才配置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