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平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0)
網絡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提升了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水平,人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不再受過去網線、電纜的約束,為使用網絡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在實際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依舊會受各類潛在隱患的威脅,所以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力度,不僅對提高用網安全性有良性幫助,也為人們安全使用網絡提供了更多選擇。
與傳統的有線網絡相比,安裝計算機無線網絡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少,特別是進行室內覆蓋的時候,對空間沒有過多要求。 計算機無線網絡的使用,不需要提前鋪設大量網線,可以進一步降低網絡安裝成本。 由于計算機無線網絡不再受空間限制,所以其還具備可移動的特征,可以直接將網絡轉化成信號,通過輸入賬號密碼的方式直接連接無線網絡,便于人們快速、便捷進行上網。 傳統計算機有線網絡采用一線一設備的形式,而一條無線網絡可以同時連接多個設備,并且還可以與沒有電纜、線路的設備進行連接,憑借這些特點,其已滲透到了各大領域中,并發揮出了強大的應用價值。
當前,在應用計算機無線網絡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其中假冒攻擊是最典型的一種隱患問題。假冒攻擊表示有人可以偽裝成無線網絡實體,并采用一些誘惑性手段引導用戶點擊,當用戶成功接入假冒的無線網絡后,其信息會受到惡意攻擊,導致用戶的隱私信息泄露,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用戶財產遺失。 由于計算機無線網絡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特征,假冒攻擊成為一種主要威脅網絡安全的隱患,特別是利用無線網絡對一些重要信息進行傳輸的過程中,很可能存在被竊聽的風險。
計算機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存在明顯差異,特別是在傳輸通信內容的過程中,其主要利用無線信道進行傳輸,這種方式方便了人們使用網絡,簡化了信息傳輸操作,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用戶的信息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 這是因為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傳輸通道具有信息共享的特點,只要使用客戶端就可以借助無線網絡傳輸通道,獲取相應的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傳輸通道中存在的信息將面臨被竊聽的風險。
在計算機無線網絡中,信息篡改是一種極其典型的隱患問題,它對計算機無線網絡的深入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無線網絡傳輸信息的過程中,如果信息被人惡意篡改,將導致使用人員接收到錯誤信息,嚴重還可能會造成用戶財產損失,所以想要進一步擴大計算機無線網絡的普及范圍還存在一定難度。 信息篡改主要是有人非法對無線網絡通信渠道中存在的信息進行竊取,利用相關技術進行刪除、修改等操作,將篡改之后的信息發送給用戶[1]。 甚至部分攻擊人員還會對篡改后的信息進行再處理,導致用戶之間存在的通信信息遭到惡意破壞,不僅對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嚴重影響,還可能會使用戶的利益造成損害。
首先,在日常使用計算機無線網絡的過程中,許多用戶都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一般在成功安裝、接通無線網絡之后就直接開始上網,沒有采取相應的網絡設置對網絡安全進行防護,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非法用戶接入,給用戶正常上網帶來嚴重困擾。 在非法用戶接入之后,會導致用戶可用的帶寬變小,使得上網的速度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路由器功能的正常發揮,這也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隱患現象。其次,在出現非法用戶接入風險以后,用戶很容易受到網絡病毒侵犯。 比如,在非法用戶下載了有毒軟件后,內網可能存在中毒的風險,最終給用戶造成損失。 甚至有部分非法用戶會隨意篡改路由器設置,導致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并用于從事非法活動,給社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許多用戶在安裝計算機無線網絡后并沒有對網絡系統進行設置。 為了節省時間同時也為了方便操作,許多用戶都會選擇默認設置,這樣的情況下用戶信息可能會存在被盜、篡改的風險,無線網絡也可能被非法用戶接入,嚴重影響用戶的上網體驗。 同時,部分用戶在對默認狀態設置后,長時間內不會再進行操作,這種情況下出現安全風險的概率將大幅提升,嚴重影響用戶的良好用網環境[2]。 所以用戶在安裝計算機無線網絡之后,需要及時對無線網絡進行設置,及時、定期對默認設置進行更改,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 比如,為了對身份認證進行控制,在訪問無線網絡時,可以應用數字簽名技術,保證認證信息的真實性,進一步維護無線網絡的安全。 如果用戶需要建立共享網絡,則需要建立在密鑰、密碼的基礎上,只有通過這種方式無線網絡才能有效驗證用戶接入身份,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安全性。
為了給用戶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建立一個完善、安全的無線網絡安全體系非常重要,其中加密機制的完善對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性有很好的效果。 計算機無線網絡中的加密機制是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一項技術,具有操作便捷、功能強大等特征。 加密機制類型多樣,其中最典型的是非對稱性密碼,其允許用戶擁有公開和私密兩種密鑰,并適用于不同領域,有效阻截非法用戶,保障用戶用網安全。
許多計算機無線網絡用戶都會打開服務集標識(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以便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與客戶機之間的連接效率,這雖然讓計算機無線網絡的使用更加便捷,但也讓計算機無線網絡將面臨更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用戶可以關閉SSID,并設置網絡狀態為隱身,不僅避免非法用戶接入問題出現,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安全性,還可以采用加密系數更高的WPA/WPA2,WEP 等加密方式形成對無線網絡的保護,并聯合無線網絡入侵防御體系對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安全性進行有效保障[3]。
不可否認機制是對信息進行保護的一種方式,該機制的功能是建立在數字簽名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安全性。 不可否認機制下認為簽名者具有唯一性特征,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的公開密鑰也具備較高的安全性。 采用不可否認機制,用戶可以在密鑰的幫助下及時獲取接入認證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對認證信息進行有效判斷和接收。 這種保護機制在數字簽名技術的支持下,有效降低了偽造的概率,和其他保護機制相比非對稱密碼的安全性更高,能夠最大程度避免非法用戶接入對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性造成影響。
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得以迅速發展,給優化網絡環境、保障無線網絡安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生態環境的變化速度已經超過了預期速度,所以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應當以“生態環境”為方向[4]。 在未來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相關技術開發人員的個人水平、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獨特的眼光和善于洞察的能力,通過不斷總結、分析的方式,持續加強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力度,并為該技術的發展做好規劃工作,通過這種方式給優化我國網絡環境、實現信息安全交互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通過不斷總結和分析的方式,主動突破技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瓶頸,結合智能化、大數據等技術的優勢,為提高網絡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無線網絡用戶來說,還應當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主動采取相應的防護手段,維護自身網絡的安全,避免在非法用戶侵入的情況下導致自己的信息被篡改,通過這種方式自覺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