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芬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福建 漳州 363200)
在當代高校人才培養教育過程中,教育管理是關鍵環節之一,信息化教育改革可推進高校教育管理長效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要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大創新型、應用型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高校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大對教育管理時代化特征的關注程度,尋找更為合理的管理問題解決辦法,糾正當前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現代高等人才培養水平[1]。
當前,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在進行大數據資源的利用時,需圍繞其展開匯總、篩選、分析等系列工作,故高校須承擔相應的設備成本、技術成本、維護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多數高校經濟來源包括政府扶持、與企業專業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服務等方式,其中經濟收入50%以上來源于為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服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看,高校學生承擔著部分大數據高校教育管理成本[2]。在促進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方式中,部分高校應用的是增加學生學習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將會進一步加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難度,對教育公平性也將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合理、科學地解決高校大數據管理實踐、創新成本問題十分重要,有助于大數據在教育管理創新后續工作中的更好應用。
分析當前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現狀可知,各個高校普遍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但就管理細節工作看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些不足將會影響大數據教育管理創新與發展的推進。如不同專業教育管理方式選擇未結合本專業的特征,沒有從專業差異角度出發進行更為深入的教育管理剖析。從本質層面看來,同一種教育管理方式能夠取得一定的管理效益,但是長時間應用則會導致教育管理出現形式化問題。在實際開展管理實踐過程中合理應用大數據,可針對專業教育特征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為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全面性、科學性提供數據參考,為教育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應用提供保障。
就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看來,在高校開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創新進程中可將其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為數據應用安全,即高校在開展教育管理實踐工作時,能否按照高校教育管理資源實際情況在各個專業教育領域中合理應用,大數據應用能否保證不同專業教育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以及針對性;另一方面為數據來源安全,即實際應用的各項數據的真實性[3]。對我國當前大數據信息網絡平臺進行分析可知,平臺數量較多,但普遍存在規模較小的特點,并且在大型數據網絡平臺中,絕大部分均綜合了國外網絡數據資源。
分析實踐標準可知,科學、有效地落實相應標準,可保證大數據信息應用過程的規范性。在開展高校大數據管理創新過程中,學校須有效結合大數據信息應用的特征,制定統一、標準的實踐規范,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提供保障。大數據信息資源應用過程存在諸多的變量因素。高校教育管理環境始終處于一個穩定狀況,一旦數據信息變量因素超過相應標準范圍,將對大數據應用的準確程度產生一定影響,還將影響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實踐工作內容,極易出現內容偏差的問題[4]。
在提升高校教育交互能力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資源數據信息是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實現資源共享的目標,繼而應用最低的成本將數據應用價值最大化。“職教二十條”指出,應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多元化辦學格局。要想將數據共享資源應用落實到位,高校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一方面是結合高校教育的專業內容選擇進行深度教育合作的企業,通過企業為高校學生提供數據資源,進一步豐富教育管理數據內容,完善數據在高校信息管理體系中的應用[5]。另一方面是結合高校教育類別的差異性選擇學術合作的高校,與教育性質類似的高校之間構建信息互通關聯,利用多種方式進一步豐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項數據信息,為本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合理進行高校數據的共享以及應用,對有效節約高校信息教育管理的成本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為進一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規劃專業的針對性,需在設計各個環節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專業類別之間的差異性,突顯不同專業類別的教育特征,營造和諧、積極的教育管理環境。例如在設計高校計算機專業教育管理時,應圍繞該專業教育基本需求展開詳細分析,進行教育管理要求的制定過程中融入電子信息技術、離散數學等內容,同時盡量注意后續階段教育管理的開展,充分銜接當前教育管理規劃與后續規劃。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結合本專業特征進行相應模式的選擇,保證大數據教育資源應用的科學性、有效性,以此獲得學生以及教師的更多支持[6]。
利用獨立大數據應用平臺,可進一步優化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資源的應用,有效解決資源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促進數據信息的應用更加切近高校實際需求。該平臺可更好地進行數據信息對比,結合高校自身教學數據探索教育管理最佳模式,可為高校信息化管理布局的合理性提供保障,使其更加符合高校教育管理實際需求。
就信息化教育管理實踐標準來看,將其完善化、合理化有助于控制變量因素,使數據信息應用符合高校主體管理規范,既能夠保障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統性與規范性,也能夠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以及限制。另外,也能夠使高校教育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化,為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學性提供保障,從根本上避免信息化時代高校教育管理實踐風險。
在大數據環境下,積極有效地落實各項高校管理創新以及發展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實踐水平,同時也可將當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解決,對高校規范化、標準化教育管理體系的創建具有重要意義。從教育管理框架方面來看,當前教育管理方式的應用難以有效解決細節化問題,大數據教育管理創新實踐應用過程存在諸多限制條件,從而對大數據信息教育管理實踐落實的有效性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