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明 季順欣 于欽明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近些年來,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發生率逐年增長。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自我報告率在22%~30%[1-2],且一半以上大學生都表示支持婚前性行為[3]。有的地區中學生自我報告率就高達16%[4]。大學生雖然性發育已經成熟,但他們社會責任感不健全、脫離家庭約束,容易引發生殖健康問題,如意外妊娠、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等[5-8]。作為心理結構的深層組成部分,性心理影響著大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9]。態度是個體在后天生活中獲得的某種心理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外顯行為。然而,以往關于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調查研究比較多,且多注重對調查結果的描述,而較少涉及其婚前性行為態度等性心理因素及與其他變量之間的關系,難于對干預機制起到更多的指導意義。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影響大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重要變量。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是用自信的心理來應對生活中所遇到壓力的能力,是行為的決定因素之一[10]。有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與高危性行為的關系密切,易發生高危性行為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更低[11];較高的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HIV 相關危險性行為[12]。本研究擬以醫學生為調查對象,試圖探討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現狀特點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為醫學生性健康教育與干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從黑龍江與吉林省各抽取2 所有代表性的醫學院校,再以班級為基本單位,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在校醫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回收1789 份,有效問卷為1 697 份,有效率為94.86%。被試年齡(19±1)歲。其中,黑龍江中醫藥大學723 名,長春中醫藥大學442 名,吉林醫藥學院285 名,佳木斯大學醫學部247 名;男721 名,女976 名;大一597 名,大二468 名,大三373 名,大四259 名;臨床醫學417 名,中醫學290 名,中西醫臨床醫學256 名,中藥制藥189 名,針灸推拿學166 名,護理學152 名,醫學檢驗技術135 名,其他專業92 名;城鎮生源816 名,農村生源881 名。調查起止時間為2021 年9 月6 日至12 日。樣本量控制在1537~2401。按照風笑天[13]提出的方法估計樣本量,即。為使總體成數達到最大值,t=1.96,p=0.5(具有95%的可靠性);抽樣誤差e 值為2.00%~2.50%。
1.2.1 調查工具 ①醫學生人口學變量信息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如情感狀態、是否有過婚前性行為及初次性行為發生的時間段等。②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調查采用自編的大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量表。該量表包含3 個維度即婚前性行為認知、婚前性行為情感、婚前性行為意向,每個維度各5 個題項,共15 個題項。其中,婚前性行為認知指對婚前性行為的認知與理解;婚前性行為情感指對婚前性行為的情感體驗;婚前性行為意向指對婚前性行為的反應傾向或準備狀態。采用李克特5 點計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1~5 分;分數越高,表示對婚前性行為越持積極態度;分數越低,表示對婚前性行為越持消極態度。總量表的克隆巴赫α 系數為0.88,各個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 系數分別為0.77、0.79、0.83;總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1,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別為0.69、0.77、0.80。量表的結構效度采用方程模型檢驗,參數分 別為:χ2/df=3.02,GFI=0.93,AGFI=0.94,NFI=0.91,CFI=0.95,IFI=0.89,RMSEA=0.07。此外,各維度之間及各維度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大部分在心理學家杜克爾規定的范圍之內。③醫學生自我效能感現狀調查采用Schwarzer 等編制,王才康翻譯修訂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14]。該量表為單維度,共有10 個題項,都是關于個體遇到挫折或困難時自信心的描述;采用李克特四點計分法,量表得分為10 個題項均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總量表的克隆巴赫α 系數為0.87,重測信度為0.83;各個題項與量表得分的相關系數為0.60~0.77。
采用問卷星平臺調查,指導語與注意事項統一。各個學校輔導員組織醫學生填寫問卷,確保填寫質量。測試時間約15 min。
采用SPSS 26.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 積差相關,回歸分析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按照Harman 單因素檢驗法[15]對本研究調查結果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醫學生的情感狀態處于戀愛之中的有392 名(23.10%);單身1 285 名(75.72%);處于失戀狀態的20 名(1.18%);有141 名(8.31%)發生過婚前性行為,其中46 名(32.62%)初次性行為發生在中學階段;95 名(67.38%)發生在大學階段。從得分來看,婚前性行為態度得分為(47.80±10.23)分,稍高于理論均值45.00 分,提示為中等水平。其中婚前性行為認知維度(18.13±3.48)分,得分最高;自我效能感評分得分為(2.54±0.59)分,低于理論均值(3.00 分)。見表1。

表1 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與自我效能感得分
不同性別、年級及生源地的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不同人口統計學指標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得分比較(分,)

表2 不同人口統計學指標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得分比較(分,)
結果顯示,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3 個維度及總分與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r=0.18~0.31,P <0.01)。見表3。

表3 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r 值)
為進一步探討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以自我效能感為自變量,分別以婚前性行為態度各維度與總分為因變量做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都能正向預測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各維度與總分(P <0.01)。見表4。

表4 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對自我效能感的線性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未發現有偏差存在。
本調查發現,有8.31%的醫學生發生過婚前性行為,這個比例低于以往的研究結果[16-19]。這可能和醫學生的專業特色有關系。一般來說,醫學生比其他專業學生獲取性知識的渠道更多,對異性的生理構造有更加系統的了解,對異性的好奇相對較低,也更加知曉性行為可能會導致懷孕或帶來有關的生理疾病。所以,醫學生在面對婚前性行為時更加謹慎。本調查還顯示,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表現出一定的性別、年級、生源地等內部差異,其中,男生婚前性行為態度比女生更加積極,高年級比低年級更加積極,來自城鎮的醫學生比來自農村的醫學生更加積極。這可能是因為男生的性觀念比女生更加開放,更容易接受婚前性行為,性沖動更加強烈[20]。畢竟,女生基于特殊的生理結構,發生婚前性行為之后,其后果如懷孕、流產等都要女生來承擔。隨著年級的增長,醫學生的身心變得更加成熟,與社會接觸日益增多,社會閱歷與經驗變得更加豐富,具有更多的擔當,因而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更加積極。另外,在廣大的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還有很多人對婚前性行為仍持有傳統、保守的觀念。
本研究還發現,自我效能感與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各個維度與總分呈正相關,并能正向預測后者。提示自我效能感與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自我效能感是影響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重要變量。自我效能感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活動時的情緒以及新行為的獲得等[21-22]。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對自己具有較高的期望值,目標設置較高;遇到緊急事情的時候能夠冷靜而理智地處理,愿意接受新情況帶來的挑戰,因而容易對婚前性行為持更加積極的態度。自我效能感不但能直接影響醫學生的婚前性行為態度,還可能通過某個中介變量產生間接影響。研究發現,一般自我效能感強的醫學生能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23-24]。社會支持水平高的個體能主動尋求社會幫助,使個體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感[25],可以明顯改善個體應對外界困境時所需的外部資源與心理感受[26-27]。王毅等[28]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社會經歷積累更多,自我行為能力的主觀信念更強。信念與態度的關系密切,有了正確而積極的信念,才能對事物形成積極的態度。所以,社會支持與主觀信念可能是自我效能感影響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的中介變量。當然,這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加以證實。
本研究啟示,今后要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特點進行有差別的性教育。本研究提示,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在改善醫學生婚前性行為態度上的積極作用。當然,提升醫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意味著鼓勵越來越多的婚前性行為發生,而是使醫學生面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更為積極,能有更多的擔當與責任感,并降低性行為發生之后所帶來的系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