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李維

郝全成 Hao Quancheng
郝全成,1963年生于河南鄧州。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書法考級總部考官,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南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作品入展首屆全國行書展、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五屆楹聯展、全國首屆楷書展、“高恒杯”全國書法展等,曾獲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五周年全國青年書法大賽銀獎、“硯都杯”書法大賽銀獎、“屈原杯”書法大賽銀獎、“商鼎杯”書法大賽銀獎、全國電視書法大賽三等獎、“建文杯”書法大賽銀獎等。
中國文字在誕生之際,就兼具符號功能和審美功能。它承載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民族審美心理的變遷。它先天的藝術素質,經歷代文人的演化和賦能,形成了獨立于世界視覺藝術之林的文字書寫藝術。因此,好的書法藝術作品,不只是語言文字的語義傳達功能,更是書家思想情感及情緒表達的視覺符號,是內在修養和審美情趣的集中展現。當然,書法的形式感和審美表達同等重要,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作為表現的形式,技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與古為徒、臨池讀帖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書寫熟練、技法完備,在此基礎上才能傳情達意,抒發個人情感和情緒。

1.郝全成 張璇《川功詩抄》16cm×28cm2013

2.郝全成 古人題跋68cm×68cm2015
書法家郝全成就是這樣一位成熟的書法家。郝全成屬于那種與書法藝術有不解之緣的人。在四十多年曲折而漫長的書法之旅中,他始終堅持初心、孜孜以求,在探究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求索、前進,形成了文質兼具的書法格局。
他的楷書取法鐘繇,具有堅實的筆法技巧和樸厚堅勁的審美取向,是其成熟的代表性書體。鐘繇被稱為楷書之祖,是楷書技法的完備者,其楷書是后世取法之淵藪。漢魏已降,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楷書皆得益于其人。今人習楷書,亦多從鐘繇入手。蓋其書法高古、簡約、自然,質樸中見洞達,細膩中見古韻。郝全成根植于鐘繇,旁通博學,經過多年的磨礪融合,逐漸形成了質樸、自然、凝練、古拙的個人藝術風格。從他的《韓愈詩》等系列作品,可見他對鐘繇書法意趣的探索和追求。而也正是對傳統的釋讀,讓他的書法在線質和氣度上具有沉著厚重、古拙質樸等特征。他不但將鐘繇書法中自然率真與書寫過程中毛筆圓融自在的筆性完美結合,更融入了明清王寵、黃道周、王鐸小楷蒼樸凝練、圓勁古茂、平中見奇的造型結體,流露出自然沖淡與穩健質樸的神韻,營造了無限的空間和可能。

3.郝全成 王建詩一首68cm×34cm2019

4.郝全成 陳繼儒《小窗幽記》句31cm×63cm2020
書家成功的標志,是建構起自己的藝術風格。正是長期的學習和創作,使郝全成的楷書逐漸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風格面貌。劉熙載將書家風格分為“尚氣格”與“尚姿致”兩個類型。“尚氣格”,就是尚氣勢、尚風骨、尚力量,而“尚姿致”就是以流美、秀麗、優雅為尚。以此觀之,則郝全成的楷書藝術風格應屬二者兼具。他的書法作品,在氣格上顯得剛健、厚重、大氣,但在結體上又不乏流麗和縝密。其用筆以圓厚為主而不取方折,行筆以澀勢為主而不取流麗,收筆以藏鋒為主而少取露鋒,頗具質樸拙澀的“篆籀”氣象。又譬如,其結體是明顯的方勢,卻方中帶圓,因而既顯得勢滿氣足,又顯得深藏不露。這樣就使他的楷書呈現出渾厚質樸、蒼雄老健、簡淡蕭散、蘊藉內斂的美學意蘊。
在行草書的創作中,郝全成醉心于對帖學的探索和研究。他以“二王”為基礎,兼采蘇東坡、米南宮等多家所長。尤其是在筆法和技巧上苦心鉆研,融會貫通,頗有所悟。其流暢的運筆使作品通達渾樸、自然沖和。同時他注重行筆間墨色的變化,用筆簡練清勁、筆勢穩健,氣韻、風骨兼備,圓融爽俊,俊雅而不失厚重,謹嚴而不失靈動。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他不斷提高技法與審美格調,并將傳統文人的思想形態與當代書法創作有機融合,將自己的智慧與才情通過嫻熟的技法予以展現,這表現了一種既不俗又合乎傳統的美學思想。
《辛棄疾詞》《王維詩》等是他的行書代表作品,從中可以看到郝全成對行書的理解與思考。作品的書寫形態暗含力與勢的平衡因素,在兼收并蓄中彰顯生命力的積極成分。這也是通篇章法構思的關鍵。再如《陸游詩》等作品,每個單字即是完整的審美單位,字形結構以及連續方轉直折的筆觸,使內部張力充盈。這既是他行草書力勢的基本運行態勢,也是節奏的主要呈現樣式。每個字充滿飽滿圓融的內在性,而整體之間又相互呼應,徐徐展開,渾然一體。這也很好地體現了他行書的風格。正是在這優雅的揮運中,其行書形成清勁剛健、爛漫灑脫的審美意蘊。
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書寫形式是書法的形質,而情感和修養的則賦予書法以神采。意會古人,文質兼備才是一件成功的書法作品應該具備的品質。倘若書法的創作在形式上不帶情感,就會失去其具體的文化內容和精神特質。一味模仿和抄襲古人,只會成為沒有靈魂的軀殼。而形式要有生命,必須寄寓不同時代人的情感,必須讓形式的一頭連接著傳統書法所積累下來的各種豐富的表現經驗,另一頭連接著具有時代特征的個人情感,讓情感去激活傳統。只有這樣,形式才能夠既是歷史的,又是當下的,既能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引起觀者的共鳴。
郝全成的書法筆法運用自如,情深意切,其典雅、極富書卷氣息的書寫風格充分體現了這一創作思想。所以在品讀其作品時,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自然書寫的狀態,而非描摹制作的刻意。因為真正的藝術創作是作者感情、智慧和性靈的流露。這不但是個性,而且是一種心態、意志和情操的體現。

5.郝全成 白石老人題畫詩137cm×28.5cm2010

6.郝全成 王維詩137cm×34.5cm2022

7.郝全成 事不人能七言聯138cm×34cm×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