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印度時報》網站9月22日報道,印度海軍總參謀長哈里·庫馬爾稱,印度兩艘潛水支援船于近日下水,代表了印度新時代的來臨,預計在2047年,印度海軍的艦艇將不再依賴外國科技,全部實現國產化。海軍、造船廠和業界之間密切的伙伴關系將是印度謀求到2047年成為發達國家的關鍵推動因素,印度海軍到那時將實現所有平臺國產化,如艦船、潛艇、飛機、無人系統等。目前,有43艘國產船正在艦船廠建造。

據俄羅斯衛星社莫斯科9月30日報道,俄國防部發布消息表示,首艘量產885M型白蠟樹級核潛艇新西伯利亞號抵達俄太平洋艦隊在堪察加邊疆區的常駐地。俄國防部稱,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同時補充了兩艘核潛艇。955A型北風之神-A級奧列格大公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和885M型白蠟樹-M級新西伯利亞號攜巡航導彈核潛艇在完成從北方艦隊到太平洋艦隊的跨艦隊航行后,抵達在堪察加半島的常駐地。

據德國《今日新聞》網站、烏克蘭國家通訊社10月1日報道,德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突訪烏克蘭敖德薩并向基輔方面承諾交付IRIS-T防空系統,并稱這是抵御空襲的關鍵基礎設施。IRIS-T防空系統由德國防衛公司迪爾生產,是一款近距空空導彈,造價為10.5億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系統之一,且德國武裝部隊目前也未擁有該系統。迪爾公司在此基礎上還設計了兩款地空導彈系統,包括短程版本的IRIS-T SLS和中程版本的IRIS-T SLM。

據印度印刷網10月3日報道,印度空軍組建了第一個由本土的輕型戰斗直升機(LCH)組成的中隊。LCH直升機是印度國產的一型多用途輕型武裝直升機,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進行生產研發的。這種直升機目前還缺少主要武器和防護裝備,尚需時日才能全面投入使用。報道稱,這種攻擊直升機要到2023年中期才能裝備反坦克導彈。雖然該直升機上有空對空導彈發射器,卻還沒有訂購對應的導彈。
據美聯社10月4日報道,美海軍最先進的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母于10月4日開始其首次部署,并將與其他北約國家一起展開訓練。據報道,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母與組成該航母戰斗群的驅逐艦和其他艦艇一道離開了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該航母將加入法國、德國和瑞典等國艦艇的行列,在大西洋舉行包括反潛戰在內的各種演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6日報道,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護衛艦在彼得大帝灣的防空訓練中擊退假想敵的導彈襲擊。根據訓練計劃,偵察設備發現一艘假想敵的水面艦艇發射巡航導彈,數據傳輸到位于其射程內的護衛艦。消息稱:該艦防空班組及時發現了假想敵的反艦導彈,導彈飛向護衛艦執行任務的區域。當導彈飛入艦載武器的殺傷區時,艦員模擬使用防空武器摧毀了目標。

據中新社10月5日報道,SpaceX的載人“龍”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10月5日12時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來自美日俄的4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4名宇航員分別是NASA宇航員妮科爾·曼、約什·卡薩達,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宇航員若田光一以及俄羅斯宇航員安娜·基金娜。4名宇航員將在國際空間站工作6個月。期間,他們將開展心血管健康、生物打印以及微重力環境下流體運動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據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0月6日報道,朝鮮于6日清晨從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平壤三石一帶再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這是朝鮮10月以來第三次被指發射導彈,前兩次分別為10月1日和10月4日。韓方認為發射的導彈主要是在抗議韓美日實施聯合軍演及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朝鮮等問題,其中尤其是在反制里根號重返朝鮮半島。報道指出,朝鮮過去一般從平壤經由順安機場發射導彈,本次是首次從三石地區發射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