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平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要想使我國農村經濟進一步得到發展,切實做好農經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但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農經管理工作并沒有發揮預期的效用,加強農經管理工作不容忽視。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無論哪種管理都需要有一定且相對完善的體制作依托,并且要嚴格遵守規定,不管是業務工作安排上,還是政策的執行上,都應有明確的制度規定,有明確的權責分工,這樣才能使管理有條理,有針對性。尤其是管理制度要規范、要科學,這樣才能更合理地分配工作人員,才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才不會出現工作拖拉、敷衍的現象。
1.2 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大多數從事農經管理的工作人員普遍素質不高,缺乏專業性理論,管理技能、職業素養也是比較匱乏的。加之他們在農村領域內缺乏一定的社會地位,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便可想而知,這樣情況下農經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便會相應地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1.3 經費缺乏。農村經濟管理需要一定的經費來謀劃,來運作,經費缺乏,是阻礙農村經濟管理順利進行的很大的一塊絆腳石,時間長了也會影響管理隊伍的穩定。
常常聽到農經管理人員抱怨、嘆息,工作不好做,既費力又不討好。的確,農經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管理體制還是管理經費。但是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針對農村經濟的實地情況,要敢做善做,哪一塊是燙山芋,就要勇于去啃,哪些工作棘手,就要善于去摸底,去考察,去聽聽百姓們的心聲。筆者認為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2.1 應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理念是先導,是根本,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作指導,很難走出農村經濟的怪圈。因此農村經管人員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樹立先進的理念,要意識到只有敢于改變,才能有所創新,才能保證農經管理有新的突破,才能真正推動農村經濟和農業的發展。管理人員有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做支撐,他們心里就會有底氣,就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以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與此同時還應大膽采取各種新措施,鼓勵經管人員走出去,積極學習新的管理經驗,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開展實際工作,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2 優化農經管理體制。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農經管理的體系不夠完善,體制不夠健全,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弊端和漏洞。若想扭轉這一現狀,就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優化農經管理體制,工作方式上有所創新,工作過程中有所記錄,有所反思,使其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更好地為農經管理服務。如何優化農經管理體制,一句話,即做好機構改革,拓展管理職能,切實保證并實現管理和監督有效。
2.3 塑造新形勢下農經管理干部的良好形象。農村經管干部直接和農民打交道,是農民利益的維護者,是農民經濟條件和生活改善的推動者,基于這種特殊的工作地位,經管干部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重視個人品行,規范自己的行為,在農民面前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這樣才能真正打動農民,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為切實做好各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農民群眾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本性樸實、務實,他們從內心深處對負責、想農民之所想的經管干部是敬佩的,前提是農村經管干部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折服于農民,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展示于農民。
2.4 做好資金的深化管理。資金的運用和管理是非常敏感的話題,為了使資金管理更加公開和透明,筆者認為應該在傳統的支出和審批程序中引入民主機制,能夠接受群眾的監督,讓農民直接成為公務的參與者。尤其是做到筆筆資金落實,有記錄、有公開。另外在做好資金管理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審計監督,提高制度執行力,要嚴格落實并按照相關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