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軍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玉樹是景天科青鎖龍屬多漿肉質亞灌木,原產非洲南部,其葉片肥厚,葉形古拙,光潔宛如碧玉,樹冠挺拔秀麗,枝干蒼勁古樸,頗具古樹風韻,又因其易于栽培,管理簡單,是一種適宜盆栽的優良植物,適合家庭室內種植。但是近年來玉樹白粉病發生較多,嚴重影響玉樹的觀賞價值。
玉樹白粉病主要發生在葉片正面,發病嚴重時葉背、小枝或芽頂也會少量表現癥狀,影響玉樹正常生長。白粉病發病初期在成熟葉片正面產生不規則水漬斑,而后逐漸發展為白色毛絨狀圓斑,外層具輪紋,內層玉樹葉表面褐變,變硬,即使治愈后也會有不規則褐色斑,表面具裂痕;發病重時玉樹小枝葉片脫落甚至枯萎,嚴重影響玉樹的觀賞價值。
玉樹白粉病開始發病時間一般在11 月中旬,因此時北方室內開始取暖,室內溫度驟然升高到23℃~25 ℃,空氣干燥,玉樹因抗性降低而發病。筆者對發病植株進行連續2 月觀察,未觀察到有性世代,只有白粉孢階段,且未發現閉囊殼。
將玉樹葉上的白色粉狀物用刀片刮下,放在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觀察,觀察到分生孢子單生,有2 種形態,長筒柱形或長橢圓形,孢子長30~45 μm,寬10~15 μm。長筒柱形孢子細胞核明顯,孢子長寬比較大,在失水以后如筒形,孢子內的物質模糊;長橢圓形孢子觀察不到細胞核,孢子有明顯橫隔,長寬比小于長筒柱形孢子。玉樹白粉菌分生孢子梗長在橫生菌絲上,散生或聚生,直立,共5~7 節,長85~145μm,頂端孢子長橢圓形,體型較菌絲長且寬,菌絲或分生孢子無色透明。
因玉樹為室內觀賞植物,在室內發病,防治方法應考慮無污染、效果好、可操作性強。陳克克[5]等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和粉必清防治景天白粉病,結果發現,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連續噴施3 次防治效果最好;溫慶文[6]等提出采用補充鉀鈣肥、合理澆水、少用氮肥、合理密植、加強通風、預防田間郁閉、多施有機肥等方法防治黃瓜白粉病,并結合使用29%吡萘·醚菌酯懸浮劑1 500 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3 000 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4 500 倍液等噴霧預防,對黃瓜白粉病的預防效果較好。但是以上方法中的25%粉銹寧是三唑類殺菌劑,29%吡萘·醚菌酯懸浮劑、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是仿生化學農藥,均屬低毒殺菌劑,在室內使用時需要慎重,尤其是家里有孩子或寵物的話,使用不當會造成不良后果。由于白粉病發病快,只能以藥劑為主要防治手段,家庭中可結合日常管理采用無異味的純生物制劑進行防治。
筆者將堿面稀釋80~160 倍后噴霧,對防治玉樹白粉病見效較快,噴施堿面稀釋液4 d 后再用10%多抗霉素粉劑500~800 倍液噴霧,對防治玉樹白粉病有非常好的療效,可以在玉樹白粉病高發期起到治療作用。10%多抗霉素粉劑是微生物發酵產物,對環境友好,無異味,對屋內的人或動物影響較小,較安全,堿面更是生活中的必備用品,所以這個方法對室內防治花卉白粉病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