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潔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在園藝設施建設項目的實際施工管理過程中,苗木的栽培質量、施工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土壤營養性質、水分營養供給量等客觀因素都會對園藝設施建設項目質量運行產生直接的影響。園林區域植被栽培管理工作往往是整個園林項目建設管理區域內最重要的環節,因此,需要確保園林區域各個環節的整體建設施工質量,以有效提高農林種植的園藝質量。在整個園林建設區域內各種園林植被的工程管理中,土肥水的綜合管理工作往往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包含對各種園林植被生長所需要的土壤、水分、營養等的綜合科學管理。除此之外,為了有效提高整個園林土肥水在項目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質量,園藝管理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項目管理理論、職業和道德文化素養、管理專業技能等,對項目所在地園林建設區域內各種園林植物進行長期的科學管理,以提高園藝植物的美觀度。
1.1 土地整理要點。在綠化平地的整理工作方面,平整綠化處和地面時坡度應盡量控制在綠化預算審核定額所規定的20 cm 以內,同時還要注意清理掉綠化地表面的垃圾、雜草等多余的雜物。為了便于綠化排水,草坪地的坡度一般不應超出預設范圍的2%~3%。除此之外,對于一些靠路邊的日常綠化施工地,為了避免綠化泥水沖刷到路面,通常平整后的綠化地坡度應盡量低于路邊或距離路邊5 cm,并且要將流入綠化處和地面的泥水引至綠化排水口或管井。在具體綠化施工處理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綠化情況及時進行施工處理。平整土地對園藝植物栽培及整個生長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相關栽培管理技術人員應該以此為研究重點,加強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園藝植物的栽培過程變得更加順利。
1.2 栽植放線定點施工要點。園藝植物栽植現場的定點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進行,并按比例組織做好臨時定點施工標記。為確保現場臨時放線定點的施工操作性和準確性,可在每個放線栽植點插上清晰的現場放線定點木牌,標記好各種園藝植物的基本種類、數量、規格等相關信息。具體現場臨時定點放線操作中的要點是:在操作現場對各種植物按照圖紙進行規則式放線定點栽植,并且在起點做好操作標記。否則,必須是準確表現出遠遠超出一般專業放線水平的設計師才能靈活性鋪設放線。對于主景區栽植的次要樹種也必須準確做好現場定點。
2.1 土壤的改良和耕作
2.1.1 改良土壤酸堿度。在園藝植物種植與生長過程中,土地的鹽堿率對其影響較大。隨著土壤中含鹽量的增高,植株對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吸取將受很大的抑制,甚至會出現生理干旱現象。在園藝栽培管理中可以通過施用一定的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的方法來有效改良土壤。如通過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改變土壤團聚體的構造,能夠有效地抑制土壤中含鹽量的增加。如果是酸性土質,可以通過施用生石灰的方法,有效改善土壤pH 值;還可通過施用抗酸性強的堿性化肥、植物灰等改善土壤pH 值。
2.1.2 土壤含水量及結構改良。園藝植物種類較多,因此對土質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園藝植物管理過程中,為增加土壤肥力,人們一般是利用土壤物理學或生物學方面的有關知識來防治土壤蟲害草害,并以此增加土壤養分含量,從而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對園藝植物來說,不同種類的植物對土地耕種方法的要求不同,而不同的土地耕種方法對土質的改良效果也不同。比如人工鋤草能夠增加土質的通透性,進而促進了水分和氧氣在土壤中的運動,從而能更好地溶解土壤有機質,因此,這種土壤改良方法也被人們稱為土壤免栽法。不過,采用這種除草方法土壤中的水分揮發較快,為保持土壤濕度,就需要將其與化學除草方法組合起來使用,達到既阻止土壤濕度的降低,又改良土壤結構的效果。
2.2 園藝植物的施肥技術。園林植物中所施用的肥料應具有無毒、無臭、無污染、養分釋放期較長的特點,且施肥模式要多樣化。比如,對于花卉來說,秋季進入花卉頂端停止生長時期,應該施用有機肥料;如果花卉植物在冬季或夏季進入了休眠期,就要在休眠期內盡量減少或暫停施肥;而春季要大量施肥,并在苗期、葉片成熟期、開花前、成熟期合理追肥。另外,不同植株對營養的需求不同,要做到合理施肥。比如,對菊花、一品紅、香石竹、月月紅等花施加磷、鉀肥的濃度要遠遠高于映山紅。同時,觀莖花卉不能缺少鉀元素,觀葉植物不能缺少氮元素,觀花植物不能缺少磷元素。若園藝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不足,需要及時補充,但施肥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因為不同品種的植物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有所不同,營養元素同時施用時,有的組合可起到增效的作用,而有的組合會產生拮抗作用,因此,要注意各種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合理施用肥料。最后,還要做到依據土壤肥力情況、植株營養特性和生長發育條件、肥料本身特點等,科學合理地施肥,只有這樣才能使施肥真正達到增產的效果。
2.3 水分管理的排水工作。水分充足植物才能正常生長,但水分過多時會造成以下影響:首先,土壤水分過多,則氧氣不足,抑制根系呼吸,降低吸收機能,嚴重缺氧時,根系便會進行無氧呼吸,易積累酒精使蛋白質凝固,引起根系死亡;其次,水分過多,植物根部細胞無法充分吸收土壤中各種礦物元素,使植物的正常生長能力受抑制。所以在水分過大時合理地進行排水顯得十分必要,是防澇減災的主要措施。地下排水處理手段多種多樣,包括明排、暗排、井排等。明排是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排水處理手段,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挖掘溝渠排除植物周圍的大量地表積水,缺點是溝渠需要占據大量的地表植被面積;暗排主要是通過修建地下排水系統達到排除積水的目的,缺點是建造工程成本高,且在使用期間容易出現管道堵塞情況;井排主要是靠在低洼地人工建造排水井來達到排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