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君 邢路軍 包雪英 崔海明 邱青璐 李娟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在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一文中提出了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的觀點。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中草藥產業既要傳承中醫藥文化精髓,又要更好地與時俱進、多種方式延伸發展一直是近年的發展焦點所在。“中草藥+”發展新模式由此誕生,并不斷推廣,大有燎原之勢。“中草藥+”發展模式是在種植中藥材的基礎上,利用種植的中藥材資源,發展其它經營方式。如“中草藥+旅游”、“中草藥+養生體驗”、“中草藥+文化科普”、“中草藥+購物”等多種經營模式,把中草藥種植加工同鄉村旅游、休閑度假、養生保健、藥材科普、中醫養生體驗、中醫藥文化宣傳等融為一體,將單一的中藥材種植園發展成中醫藥文化綜合生態園。
承德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同時又具有得天獨厚的藥材資源,品種繁多。將2種資源融合起來必將為承德市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收益,因此“中草藥+旅游”新模式應運而生,此種新模式剛剛崛起,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與發展潛力,但是由于該模式剛剛起步,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導致不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沒有真正做到惠農惠民,依然存在產業社會參與度不高,企業主導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本文以承德市為研究對象,探索出一條適合該地區發展的“中草藥+旅游”特色旅游發展模式。發展此模式對于承德市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課題的創新之處即通過對國內外中草藥種植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結合承德市地區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承德經濟發展的“中草藥+旅游”模式,為承德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設助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
“中草藥+旅游”模式,在泰國、越南、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發展的比較早,有兼以康養主題的莊園,還有一些特色民宿酒店,大多周邊種有各種中草藥,或以草藥名命名房間并設計裝修,或配有草藥制成的熏香,或住宿期間提供藥膳。
如,韓國的山清韓方藥草節,已經形成了韓方藥草觀光產業化,為了研究中草藥栽培技術,在山清郡一帶開辟了70萬m2的“山清韓方藥草產業特區”。這在韓國已經成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草藥觀光旅游節。
江西省也在大力發展“中草藥+旅游”模式,如,在“華夏香都”金溪縣打造“中草藥+芳香”產業,已建成全國唯一的香料香精產業小鎮——香谷小鎮,成片的草藥形成繽紛的植物色彩,匯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另外,在素有“南國藥都”之稱的江西省樟樹市,也陸續建設了一批中草藥田園風情生態休閑旅游基地。可見,“中草藥+旅游”的新模式在國內也正在慢慢崛起,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與發展潛力。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的熱河中藥花海小鎮,觀光園內種植有1.33萬hm2中草藥,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這里不但建成了以中草藥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而且觀光園內還建設了中藥材展覽館,用來展示中草藥標本。顯然,這里已經形成了承德市“中草藥+旅游”模式的新起點。但是由于該模式剛剛起步,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導致不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沒有真正做到惠農惠民,依然存在產業社會參與度不高,企業主導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黨的十九大精神提出,要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在優化結構調整、特色產業扶貧中的作用,以鄉村振興為統領,以“質量農業、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美麗農業”融合發展為方向,以“政產學研企”協同協作為路徑,以“中藥+”為抓手,加快推進百萬畝中藥花海旅游扶貧示范區建設,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近年來,承德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中草藥產業,成為全省中草藥種植面積最大的市,到2020年底,全市中草藥種植面積發展到6.67萬hm2,產量達到27萬t。依托中草藥資源優勢帶動“中草藥+旅游”的產業發展模式是非常現實可行的。承德市中草藥資源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承德市具有藥用價值的野生中草藥資源動植物約600多種,歷史上經營的中藥材約260余種,尚未開發利用的約400種,另外,野生中藥材資源也很豐富,被譽為滿清時期的皇家藥莊。另外,承德市旅游資源豐富,有森林密布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壩上草原風光,森林植被覆蓋率可達到73.8%,承德市中藥材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態勢。
發展“中草藥+旅游”特色產業模式,不但可以全面展示承德市豐富多彩的中藥材品種資源以及產業發展成就,而且對承德市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以及健康產業招商引資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承德全市建立若干個特色產業園,名貴中草藥園、中草藥奇花園、中草藥芳香園、中草藥養生園等,全市統一規劃,形成中草藥特色網絡結構,招攬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游客。積極整合各類資源,探索合作發展機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效激發企業、政府合作共建的全新模式,打造具有時代特征、本土特點、代表承德特色的中草藥產業觀光園,打造集景觀—體驗—親子科教科普于一體的中草藥觀光園,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從景觀層面講,新型中草藥種植場布滿浪漫花草,每當藥材開花季節,園內五彩繽紛,各種藥香撲鼻而來。步入中藥園區內,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心情無比舒暢。在造景時,還可以創造各種情景,打造夢幻空間,更能增加游覽的趣味性。
從體驗層面講,游客不但可以到花草間探幽,還可以背上竹簍親自采摘草藥,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利用芳香性藥材手工制作香囊、香皂、香水等;也可以跟專業的藥師學習制備養生茶、養生藥膳等,還可以進行個性化定制,如藥浴包、藥膳包、理療包、汗蒸包等。
從親子科教科普層面講,農場建設可以在每個藥材品種區設置標識,標識各類藥材的性味、藥用部位、藥用價值等。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一些藥材,如魯迅筆下“何首烏根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影視劇中出現的“靈芝”、“雪蓮”、“人參”等中藥材,都可以進行重點科普。中藥園區可以建立中藥文化館,通過書籍、視頻、講解等方式普及中醫藥名人、名醫故事、中國的醫藥典籍等,如神農氏嘗百草,扁鵲醫救虢太子,華佗發明“麻沸散”,孫思邈著《千金方》,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等。讓青少年及游客了解更多的中草藥文化,對傳承中醫藥文化大有裨益。真正做到了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
圍繞中草藥這個核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打造多樣化的中草藥文化生態基地,真正實現中草藥與觀光農業旅游相結合的特色旅游產業,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提倡保護生態環境,依托中草藥奇花異草的浪漫景致,建設成為情調別致的中草藥生態特色產業園、特色小鎮、主題休閑農場等,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發展道地優勢、藥食同源品種為主,以觀賞性中藥材品種為輔,按照適應性、道地性原則,在全市布局4個產業示范區,推進整個承德市規模化旅游基地建設。
3.2.1 壩上示范區
豐寧縣、圍場縣壩上區域重點發展金蓮花、甘草、赤芍、黃芪、苦參、沙棘。建設中草藥特色小鎮,以中草藥名稱來命名,如“金蓮花小鎮”、“沙棘部落”等,充分發揮金蓮花、赤芍、沙棘的觀賞性價值,大力宣傳藥用價值,生產各種副產品、保健食品、擺件、裝飾品等。
3.2.2 中部特色示范區
承德縣、平泉市重點發展枸杞、桔梗、射干、關黃柏、山桃、山楂、山杏等同時具有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中草藥品種。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可在當地大型中草藥基地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旅游功能,由政府投入結合企業自身投資以及招商引資相結合的方式,發展中草藥生態特色產業園。如,平泉市亞歐果仁有限公司的千畝藥材園改造空間非常大,可以發展成為全市特色產業園示范基地,打造以中草藥文化為主,集高端中藥產業、旅游度假養生、區域聯動發展為特色的中草藥示范園區。
3.2.3 城郊示范區
雙灤區、雙橋區重點發展示范區,可以在避暑山莊周邊建立中草藥“百草園”,利用避暑山莊的游客資源,大力宣傳。建成北方地區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中藥材展示園。園區5—10月,花開不斷,有金銀花、五味子、薄荷、連翹、牡丹、芍藥等60多種中草藥。每個藥材品種區設置學習標識牌,標識藥材的性味、藥用部位、藥用價值等。同時將園區設置成為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是一個集藥材種植、試驗示范、藥膳加工、成品展示、觀光旅游及科普教育培訓6大功能于一體的多元素藥材基地。打造成具有承德市特色的創意文化產業品牌,帶動周邊中藥材產業發展。
3.2.4 灤平重點示范區
將灤平縣大屯鎮興洲村中藥材科技創新試驗基地建成全市規模最大、種質資源保存最多的中藥材種質資源圃以及行業專家集聚的開放式實驗室,實現旅游、醫療、科研于一體的示范性基地。
當前經濟背景條件下,又逢后疫情時代,對傳統旅游管理政策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承德市旅游產業發展,應當改變以往以政府部門為核心的休閑養生旅游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行業自行管理模式。新模式發展應該是政府、市場、社會3方共同參與,協同合作,促進協同管理路徑的開發,從而為承德市可持續發展旅游開發新的路徑。
政府在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角色,協同旅游企業共同管理市場,同時政府應開發健康合理的新型旅游模式,最終形成縣、市綜合發展的網絡結構特色旅游產業。游客作為社會層面代表,從自身養生體驗出發,自覺愛護當地環境并尊重祖國傳統醫藥文化,在休閑養生體驗中以文明、自覺、環保的原則參與其中。
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本著一產種植的基礎上,企業加大對二產深加工產品的研發,三產加大力度打造旅游觀光,通過協助項目引進、鄉土技術人才培訓、搭建信息網絡、建設農村電商等多種措施培育延長產業鏈。
積極開展熱河黃芩、北蒼術、北柴胡、金蓮花等道地優勢中藥材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和名優產品認證,大力宣傳推介承德中藥材系列生態產業園,提高品牌效應,提升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還可以進行各種方式的宣傳活動,精心策劃創新歷史文化的傳播方式,以開放日等形式,通過線下實地體驗、線上推介宣傳,借助平面媒體和網絡傳播的力量,將承德市的中草藥文化向全社會宣傳介紹,努力以“中草藥+旅游”的方式打造承德市旅游新品牌,以文化旅游促進旅游消費。設立承德市中草藥節,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參與,在中草藥生態產業園內舉辦中草藥展示為主題的慶典,逐步發展成為每年固定時間,具有一定規模的,集展示、體驗、銷售為主的慶典。
總之,“中草藥+旅游”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以中草藥養生為主題的旅游規劃中,既要注重“游”的方面,又要充分挖掘出潛在的文化底蘊,將中國傳統中草藥文化通過旅游的形態表現出來,豐富旅游的形式,這也是企業開展旅游的新選擇。“中草藥+旅游”發展新模式,使許多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保證了中藥材的產出,豐富了休閑觀光旅游的方式,有利于生態保護。承德市“中草藥+旅游”模式的開發和構建,能夠為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提供助力,提高承德市發揚并繼承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積極性;能夠為推動承德發展模式改革提供新路徑與方法;提升承德中草藥產業發展軟實力,加強承德市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承德應當以4大中草藥旅游示范區為基礎,不斷創新旅游模式,發展地方特色,在空間上打造“點-線-面”布局規劃的發展路徑,從旅府、市場、社會3方構建中草藥休閑養生旅游資源的管理,積極推動承德市“中草藥+旅游”特色模式健康發展,更多更好的惠及農村農民,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中草藥+旅游”的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