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青 胡獻華 何文輝 遲寶全
(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8 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要推動每一位專業課老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近來,上海多所大學相繼推出《大國方略》 《治國理政》 《讀懂中國》等“中國系列”品牌課程,課程思政受到廣泛關注,教育部2020 年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也進一步為高等教育“大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
質量專業相關課程思政建設主要集中于專業核心課程,如王萍萍[1]針對《應用統計學》的“統計學數據分析”內容提出“客觀數據為本”的思政討論,引導學生注重尋找數據的特征和規律性,掌握事物發展趨勢;余曉美[2]針對“時間序列指標分析”知識點探索統計時效性的思政內容;王文彬[3]將統計理論與我國統計發展史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何益海[4]在《質量工程技術》課程中提出主題視頻和課堂交流討論相結合的四位一體思政教學方式;蔣海青[5]提出在構建“厚基礎”、“高素質”、“重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時引入思政,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培養目標。
本文以質量類核心課程思政建設為對象,探索契合大學生的課程教學體系,實現以獲得感為目標的思政教育效果。
2.1 思政教育內容與課程內容契合困難。本文涉及的質量類核心課程包括《質量統計技術》 《質量經濟學》 《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 《測量系統分析》,授課教師多,課程內容復雜,存在保障課程內容傳授和發揮思政教育有效性的矛盾,已建設的以單門課程為基礎的課程思政價值內容難以凸顯思政教育的系統性。
2.2 思政授課方式相對單一。雖然上述四門課程有兩門是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授課方式,但其思政教育并未與互聯網相結合,課程思政依然是以線下課堂教學為主。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出現了大量的互聯網教學平臺,如國家慕課平臺、超星學習通、雨課堂、釘釘、微信視頻會議,這些平臺的推廣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方便,有利于設計多樣化的思政授課方式。
2.3 思政課程效果評價片面。目前課堂思政授課方式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思政效果考核與其他科目考核一樣,重點關注學生參與率,但對參與率的統計難以客觀,且不能證明課堂參與率與思政效果的高一致性,因此思政教育效果評價仍面臨諸多難題。
3.1 整合思政教育內容。思政內容是開展課程思政的關鍵,思政內容是能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基礎,為此可以通過微博、知乎及B 站等學生關注的熱點討論,以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全面質量管理為主線,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提煉面向顧客質量設計、制造、工程使用過程的核心價值觀,按照整體規劃—責任感—敬業精神—職業發展的思政設計思路,在《質量統計技術》課程中引入美中日汽車產品質量發展案例,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責任感;在《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引入民生案例培養學生以顧客為中心的社會責任感;在《測量系統分析》中以某市地鐵施工過程由于測量問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案例,增強學生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在《質量經濟學》中引入垃圾處理廠案例以培養學生的科學評價觀,在進行項目分析時要積極收集信息建立多方位、全面的評價體系。
3.2 實施多樣化的思政授課方式。通過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四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質量價值觀精髓要義融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之中,建設相關課程BB 網絡教學平臺思政案例資源庫,優化BB 教學平臺討論功能,借助BB 平臺和釘釘直播平臺,促進線上線下小組討論、成果演示答辯、師生交流有效實現,提高課程思政的隱形教學效果。
3.3 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獲得感已成為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為此以獲得感為目標,確定過程性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課程群考核方式,根據已有研究成果及授課實踐,將思政考核占比確定為課程體系總成績的10%~20%,具體為《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 《質量經濟學》占20%,《質量統計技術》和《測量系統分析》占10%;對《質量統計技術》及《測量系統分析》課程側重于在線測試,通過雨課堂在每節課中以單選題和判斷題為主進行課堂隨機測試,另外兩門課程通過課前資料查閱、課中過程監控及課后思考總結,進行多元化的考核。
將上述改革應用于質量專業本科及專升本,通過問卷收集改革效果反饋,結果顯示:針對“思政教學效果”的調查,超90%的學生認為思政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僅有9.52%的學生認為沒什么用。對于“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方式”的調查,僅有9.52%的學生不認可這種教學方式,超90%的學生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對于“考核方式和考核結果”,71.43%的學生喜歡過程考核,66.7%的學生對考核結果滿意。
本文建立了包含四門質量類核心課程的思政教育課程群,以產品的全壽命周期為主線,構建了思政教學案例,設計了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及多元化過程評價方法。近一年的教學實踐表明,超90%的學生認可案例教學方式,超70%的學生對過程考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