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濤
(東明縣林業局,山東 菏澤 2745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面臨的生態問題日益嚴峻。近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覺醒,森林資源已經引起了林業部門和廣大群眾的重點關注。但是不可否認的,我國森林經營的實際情況并不是十分理想,森林的整體利用率相對較低,導致林業的生產力被大打折扣。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必須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積極探尋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措施,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在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中的實際效能。
森林生物多樣性是衡量森林質量的重要指標,切實保護森林生物的多樣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森林的滲透功能。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森林經營與森林生物多樣性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對于傳統模式下的森林經營而言,部分林業部門對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進行大面積破壞,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營造具有速生和豐產特性的人工林,整體經營具有較強的目的性,森林景觀大多由單一物種組成,這對森林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了較大的破壞。此外,間伐的方式和強度也會影響森林生物的多樣性。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部分,及時更新森林經營理念和森林經營模式,積極引入先進的森林經營措施,有效保護森林經營的多樣性。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推廣,植樹造林已經引起了林業部門的重點關注。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國各個地區的人工林面積正在持續增加。但是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林業部門對中幼林撫育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重造輕撫”“重采輕育”以及“重量輕質”等情況非常普遍,使得森林質量出現大幅度降低,森林病害、森林蟲害以及森林火災等問題的發生概率明顯增加,甚至引發森林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因此林業部門必須全面優化森林經營工作,從而為森林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森林能夠在光合作用下,實現大氣中二氧化碳向碳水化合物的轉變,并通過生物量的特殊形式,將其進行全面固定和有效儲存,這個過程被稱為“碳匯”。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溫室氣體濃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林業部門必須充分發揮森林經營的實際效能,切實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實際含量,有效增加森林碳匯效能,將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目前,全球面臨的物種減少、氣候變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這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甚至可能會讓人們長期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森林能夠為全球人民提供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的產品和服務,可以給全球人民提供基本的食物供給,并且在凈化水資源、優化空氣質量和保護土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全面落實森林經營工作,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全面優化大有裨益,能夠切實提高資源的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力,使得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能夠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發展狀態。除此之外,森林經營活動具有勞動密集的內在特征,積極開展森林工作,能夠為當地村民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并且還可以有效帶動當地旅游業、林果業等產業發展,切實延長整個產業鏈,進一步拓展森林資源的產業空間,有效增加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這對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靠山吃山”和“綠色發展”。
育苗是森林經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森林經營工作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育苗選址是否科學合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苗木的生長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在育苗選址的過程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育苗選址應盡可能選擇與目標造林地相近的區域,確保苗木在完成移栽工作之后,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適應新的生長環境,切實提高苗木的實際成活率;其二,育苗選址的周圍應具備豐富潔凈的水源,并且土壤的整體肥力較為理想,為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使得苗木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茁壯成長;其三,育苗選址的地塊情況應較為平整,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以便育苗過程中的各項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解決。在完成育苗選址工作之后,工作人員應積極開展育苗土壤的全面消毒工作,根據實際情況施加適宜的肥料,并在播種前對育苗所用的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和科學催芽。
造林是開展森林經營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森林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林業部門必須全面落實培育工作,切實增加林地的實際面積。在此過程中,林業部門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地質狀況,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質苗木,堅決杜絕將不健康、不合格的劣質苗木栽到林地中;其二,結合幼苗的生長需求,適當地搭建遮陽棚或者溫室大棚,有效減少外界因素對幼苗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其三,全面落實苗木的灌溉、施肥、除草以及修剪等日常管理工作,為苗木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切實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其四,優化森林物種的整體結構,合理增加商品用地的實際比例,有效強化特色經濟林的發展力度。比如某林業部門在開展森林經營工作的過程中,就根據實際情況在新造林中種植了適宜的鄉土珍貴樹種,并全面落實了現有林的改造工作,有效增加了鄉土樹種的種植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同時人們對生態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當前林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生態旅游資源日益豐富,很多自然保護區已經被打造成重點生態旅游地,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經營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該充分意識到森林資源的實際價值,積極開展森林開發工作,并全面優化森林開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林業部門以當前的森林資源為基本出發點,綜合考量人們的旅游需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強化不同區域之間的合作交流,打造具有明顯特色的森林旅游項目;其次,林業部門可以根據森林現有物種的實際情況,種植適宜的菌類植物或者農作物等,有效增加森林的實際產出,進一步擴大森林的經濟效益;最后,林業部門可以在森林中喂養一些小動物,將森林中的雜草和蟲子作為小動物的食物來源,并把小動物的糞便集中在沼氣池進行腐化,制造成有機肥為森林植物提供養分,為森林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開展森林經營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讓工作人員有章可循,切實提高森林經營的有序性和規范性。首先,對于稀有林區、重要林區以及生態公益林而言,林業部門應嚴禁在林區內亂砍亂伐,堅決杜絕環境污染以及土地破壞等一系列行為,最大限度的保護森林的生態功能;對于商品林而言,林業部門要根據當前的木材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砍伐,并給予木材所有人必要的補貼,有效強化人們的森林保護意識,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森林撫育工作中。其次,林業部門應構建完善的病蟲害防御機制和森林火災防御機制,及時發現森林中存在的病蟲害以及火災隱患,將病蟲害以及火災扼殺在萌芽狀態,有效防止病蟲害和火災的擴大化。最后,林業部門應構建科學的外來物種管理制度,對外來物種進行嚴格把控,有效防止外來物種在森林中的大肆入侵,切實減少外類物種對森林生態平衡造成的破壞。
在我國林業的發展過程中,病蟲害會嚴重阻礙林木的正常生長。對于大多數病蟲而言,它們具有非常強大的遷徙能力和擴散能力,因此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大面積蔓延。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在開展森林經營的工作實踐中,應根據當地病蟲害的具體類型,在森林中設置合理的隔離帶,對病蟲的遷徙和擴散起到良好的隔絕作用,達到預防病蟲害和控制病蟲害的根本目的,將病蟲害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有效防止病蟲害在森林里的廣泛傳播。除此之外,林業部門還可以積極引入能夠捕食害蟲的生物,切實減緩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和繁衍速度,有效減少化學農藥大面積使用對森林生態造成的不良影響。
森林資源的恢復期相對較長,因此不合理的砍伐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森林資源的自我恢復能力,導致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森林經營涉及到的工作內容非常廣泛,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消耗相對較大。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必須意識到森林資源和森林經營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頒布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從而為森林經營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比如某地區在進行森林經營工作時,就通過加大財政補貼和降低農業稅費等多種手段,有效激發當地居民參與森林經營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遭到破壞的森林資源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到正常水平,進一步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森林經營的相關技術正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因此林業部門在開展森林經營工作的具體實踐中,應對當前的先進技術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并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不斷加大先進技術的引入力度,進一步促進森林經營工作的現代化發展。比如林業部門可以積極引入生物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切實提高森林培育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再比如林業部門可以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構建完善的森林監測系統,全面收集森林區域內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分布等內容,為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林業部門還可以合理借鑒國內外的優秀經驗,并以“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充分考量當地的氣候環境因素,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方案。
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地理位置和所處環境的不同,森林的實際功能也存在著較為顯著的差異。為了進一步促進森林經營工作的高效開展,林業部門應對當前的森林功能進行正確劃分,然后以此為基礎明確森林經營的具體方向,將森林資源的實際利用率充分發揮出來。以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劃分為例,如果林區的基本作用是保護生態環境,那么林業部門可以將其劃分為生態公益林,如果林區的基本作用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那么林業部門可以將其劃分為商品林。在完成森林功能劃分工作之后,林業部分還應針對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發展方向和發展方案。比如對商品林而言,林業部門應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積極開展森林培育工作,有效提高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
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森林經營工作都需要依賴人工完成,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森林經營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應全面落實人才培養工作。首先,林業部門應為現有的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培訓平臺和進修途徑,切實豐富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全面了解當前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為各項工作的規范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次,林業部門應積極優化招聘流程和招聘標準,在招聘環節全面考察應聘者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并盡可能選擇具有專業教育背景或者豐富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此外,林業部門還應給特別優秀的人才提供具有行業競爭性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使得特別優秀人才能夠加入到森林經營的大隊伍中,為森林經營工作灌注新的生機和活力。最后,林業部門應根據工作人員的綜合表現,對工作人員的現有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使得各個工作人員都能夠做與自身性格和能力高度契合的工作,從而深入挖掘工作人員的內在潛能,讓工作人員能夠在適合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進一步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在森林經營的過程中,單一樹種的病蟲害抵御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非常容易遭受毀滅性破壞。針對這種情況,林業部門應積極營造混交林,切實提高森林樹種的豐富性,全面優化森林地域病蟲害的能力以及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從而為林木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某林業部門在開展森林經營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就將落葉松與闊葉松進行了科學混交,這不僅能夠對落葉松的落葉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落葉松與闊葉松的健康成長;此外,該林業部門還將有根瘤菌樹木與無根瘤菌樹木進行了科學雜交,這對樹木的整體長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同時害強化了樹木抵御病蟲害的能力。林業部門在營造混交林時,要對不同樹種的選擇給予足夠的重視,切實保障不同樹種的合理搭配,使得混交林能夠呈現出最佳效果。
森林經營在林業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保護森林生物的多樣性,全面優化森林質量,有效增加森林碳匯效能,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部門必須認識到森林經營的重要性,并通過優化森林育苗、增加林地面積、開發森林資源、建立管理制度、設置合理隔離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先進技術、劃分森林功能、落實人才培養以及營造混交林等多種措施,切實提高森林經營的整體效能,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