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
(遼港集團(營口港),遼寧 營口 115007)
對于園林綠化而言,相關養護工作一直都是園林建設的關鍵部分。通過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方式,能夠有效促使園林景觀本身的綜合品質得到提升。因此,相關人員就要提高重視度,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對精細化管理的價值、方法、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細節內容予以深入分析,從而做到全面落實,為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多方面幫助。
精細化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管理模式,需要所有工作人員充分了解各類植物的基本特點,并采用完全不一樣的養護方案。工作人員通過施行之后,除了可以讓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能讓植物自身有著更高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發生的概率,縮減物力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財力成本的實際投入,推動行業進步。
在開展園林養護工作的時候,通過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不但能讓原有的景觀布局得到相應調整,而且還能處理原本存在的污染問題。不僅如此,通過持續改進管理方面的細節,還能讓溫室效應以及土地沙化問題得到處理,降低其帶來的實際影響,以此使得園林綠化更好地發展,取得更多成績。
在進行園林綠化的時候,工作人員通過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方案,可以更好地對現有的土地資源展開有效應用,發揮其實際價值。畢竟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如果遭到浪費,人們的生活條件就會受到影響。此外,對于植物的配置也會變得更為合理,一些能夠起到互補效果的植物會放在同一個區域,在提升美觀度的同時,還能讓其更好地生存。如此,城市居民所處的環境條件就會得到優化。
為了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當前就需要制定一個具有較高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計劃方案,以此對相關工作內容持續優化,讓其滲透到各個季度、月份、星期以及日子之中。在園林綠化里面,養護一直都是非常關鍵的部分。但當前很多工作人員對此缺乏良好的認知,實際理解單純停留在除草、施肥、修剪和病蟲害處理方面。而對于養護的實施方面有著很多問題,如一些工作人員無法參照植物本身的習性特點專門制定不同的養護方案。如此一來,養護的效果自然無法令人滿意,進而造成更多問題產生。
對于各類植物來說,各自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生長特點和周期。所以,養護人員就要做好分析工作,根據其特點,采用更具專業性的養護方案。但是,當前很多城市里面的養護人員都是臨時聘請的,缺乏專業的養護技術,知識基礎不夠扎實,專業性素養不足。在實際養護的時候,盡管在短時間內不會對植物本身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但也會使其很難保持優良的生長狀態。針對有著不同習性的植物,只能采用完全相似的養護方案。若在養護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十分稀有,抑或養護難度較高的植物,此類方法顯然很難為其提供專業性保障。
伴隨城市的快速發展,園林建設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內容,對于改善城市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這其中,精細化管理就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然而當前很多養護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對精細化管理的實際理解較為淺薄,未能明確其中的內容和價值,甚至對相關運行機制還抱有不少疑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便是養護機制的缺失,使得綠化養護很難正常進行。
從早期的園林綠化工程的開展情況可以得知,在進行后期養護的時候,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有時甚至比園林綠化還要高。究其原因便是在養護的時候,理應參照早期景觀的具體變化決定增加或者補植更新,而由于各個工程的實際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投入非常高的人力成本和財力成本。從實際情況來看,多數政府部門對綠化管理沒有特別高的重視,實際投入的成本也極為有限。如此一來,綠化的整體效果自然沒有達到預期水平。
園林養護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任務,涉及多方面內容。只有持續強化養護人員自身的基本意識,讓其能夠主動投入到養護活動之中,才能給綠化工作的正常開展創設良好條件。一般而言,主要能從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相關負責人需要在養護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對所有參與養護活動的工作人員展開教育,對其中的重點部分予以強調和說明。同時還要做好技能培養工作,保證養護人員的能力水平達標,可以獨自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
其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針對養護活動展開相應考核,包括能力水平、基礎知識、個人意識、養護素養等。對一些綜合表現相對較好的員工,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促使其在未來工作中持續努力,發揮應有的水平。而對于表現不佳的員工,則需要予以批評,讓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能夠及時改正。
其三,充分發揮媒體的實際價值,通過專欄報道、政策解讀等模式,使得宣傳的整體力度得到持續提高。如此就能促使更多人群認識到改善城市居住條件的具體方法,不斷強化自身的養護意識,提升積極性,創設優良的氛圍條件,從而使得更多人群也能參與進來,繼而提升綠化養護的實際效果。
在開展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時候,理應將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理念融入進來。通過打造一個全新的養護制度,以此對具體養護模式和養護實踐規范展開,促使植被自身的精細化管理效果得到全面提高。不僅如此,在開展綠化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綠化和外部環境的融合效果,以此打造更具特點的景觀,強化其觀賞價值和藝術效果。
在種植工作正式開始前,由于各類植物本身對土壤的基本需求完全不同,因此土壤改良就是保證植物能夠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在實際改良的時候,養護人員應當做好分析工作,盡力滿足所有植物在芽期、苗期階段的營養需求,促使其能夠健康生長。不僅如此,對于所有植物本身的生長也要予以關注,通過不同的方式予以有效施肥和營養供給。
在進行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對施肥部分予以全面完善,能夠促使植物更好地生長。在施肥開始前,種植人員需要做好區域本身的分析工作,包括肥力水平、酸堿性表現、微生物數量和種類等。根據現有的情況,給予相應的營養進行補充,有效處理植物需肥和土壤供肥間存在的矛盾。在實際施肥的時候,可以嘗試將肥料和水液整合在一起,以此保證土壤的pH 數值能夠滿足植物本身的生長需求,為未來健康的成長創設優良條件。而對于新栽植的樹木、灌木、宿根花卉、草坪等,應當在每一年中至少施肥1 次;對于栽植時間超過了5 年的喬木,每隔2年施肥1 次,肥料可以考慮無機肥。在園林的土壤里面,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氮肥、磷肥以及鉀肥,并額外添加一定量的生態肥料,從而促使植物的養分供應效果達標。
為了確保園林綠化的實際效果能夠達到預期水平,種植人員還需要參照植物本身的基本需求,為其專門創設一個特有的水分環境,以便其更好地吸水。未來在進行養護的時候,就能逐步完成精細化灌溉的目標。
諸如,某些園林綠地的實際占地面積非常大,所以本身的灌溉面積也相對偏大,使得種植人員需要耗費的時間變得非常長。為了保證種植效果,種植人員就需要考慮一些整體范圍偏大、效率偏高的模式。針對城市兩邊的綠化帶,理應采取漫灌的模式完成全部灌溉工作。不僅如此,在進行灌溉的時候,還需要將植物本身的需水特點、土壤濕度、土壤保水效果全部考慮進來,以此給之后灌溉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幫助。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可以采用相應的公式,也就是水量(t)=灌溉面積(m2)×土壤浸濕深度(m)×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灌溉前土壤濕度)。
在進行園林綠化養護的時候,為了促使所有種植的植物具有較高的美觀度水平,一般都會依靠人為修剪的模式,對其外形展開相應調整和優化。若植物在實際生長的時候,沒有及時得到修剪,就會使得園林里面的通風、采光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同時,植物自身的美觀度水平也會有所下降,達不到預期效果。不僅如此,由于土壤條件十分有限,各類植物還會出現彼此爭奪養肥的情況,由于修剪不到位而造成營養供應不足。若情況十分嚴重,還有可能直接導致死亡。結合各類不同的樹種,養護人員需要參照修剪時間的差異,在第一時間展開養護工作。像是落葉喬木,每一年都需要進行1 次修剪;常綠喬木,每2 年需要進行一次修剪;花灌木,每一年都至少需要修剪7 次;綠籬,每一年都至少需要修剪6 次。不僅如此,養護人員如果發現部分植物的枝葉出現了染病情況,同樣需要采取修剪工作,以此防止病蟲害出現全面擴散的情況。而在修剪結束之后,還要使用特定的愈合劑涂抹到修剪的位置,促使其能夠盡快恢復,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打造一個更具完整性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園林綠化養護活動有效開展,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礎目標。在實施的時候,需要打造一個特定的責任制度,并參照現有的實際狀況,專門設置考核機制,抑或出現一些對應的制度,逐步完成監督工作,促使園林綠化養護的精細化管理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不僅如此,園林綠化管理本身具有非常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特點,對所有養護人員都有非常高的基本要求,促使其能夠參照各類植物的基本特點,制定完全不同的規劃,確保養護管理能夠有效推進。此外,養護人員還需要充分了解綠化施工的基本內容,參照管理工作包括的每一個環節,并考慮植物的生長水平,專門制定一個更具完整性的養護計劃,促使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植物在進入各個不同的階段時,理應對綠地里面的雜草展開有效巡查,但凡發現,都要在第一時間展開清理,以防其出現搶奪養分的情況。這樣一來,無論是樹穴、花池還是綠地,都能保持較高的干凈度,不會有任何污染和雜物存在,進而使得植物有著更高的成活率。
早期在開展園林養護工程的時候,經常會因為資金成本投入不到位,導致園林養護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為了使景觀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就要轉變個人態度,提高對養護的重視程度。只有持續增加成本投入,并對整個管理體系持續完善,才能更好地開展養護管理工作。為此,相關部門就可以嘗試采用專款專用的模式,針對園林綠化本身,對相關資源配置展開規劃,并安排特定的工作人員予以負責和跟進。不僅如此,還可以在內部設置一個特定的監管機構,對資金的流動展開監督,以防出現腐敗、資金浪費的情況,使得每一筆費用都能有效利用。而對于地方政府,同樣需要對園林綠化的工作內容予以明確,促使更多人群能夠認識到其中的價值所在。如此一來,資金就能全部到位,并做到有效利用,不會出現浪費的情況。
對于綠化工程來說,本身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項目,包含多個細節部分。因此,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難度也相對偏高。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就需要一批有著較高專業素養且技術能力達標的優秀人員。為此,人員的培養就變得非常重要。針對現有的養護人員,理應從知識基礎和技能水平兩方面切入,對其不斷強化,讓其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從而能夠有效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各方面問題。同時還要設置獎金激勵制度,對一些表現較好的養護人員予以激勵,促使其在未來工作中繼續努力,充分展現自己的水平,并形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即便沒有任何要求,也能主動參與到工作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各個園林工程種植的植物類型往往有著較大區別,少部分高級項目里面的植物十分珍貴和稀有,為了確保其能夠健康生長,就需要專門聘用特定的養護人員負責,結合其生長習性,為其提供相應的養護方案。
綜上所述,良好的園林景觀建設對于滿足人們的需求和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大有裨益。在園林景觀工程中,綠化養護一直都是十分關鍵的工作內容,但凡開展不到位,就會影響實際效果。因此,相關負責人就要予以重視,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優化細節部分,促使園林植物健康生長的同時,也能有效推動城市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