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東
(歙縣林業局紹濂鄉林業工作站,安徽 黃山 245251)
松材線蟲病也被稱之為松樹癌癥,是極為嚴重的一類森林病害。當松樹感染松材線蟲病后,其不僅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而且還會向其他健康松樹進行傳染,嚴重侵害森林生態系統。針對松材線蟲病進行分析,其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而且防治難度相對較大,想要使松材線蟲病徹底清除,需要對其傳播特點和致病機制進行充分了解,并合理選擇防治方式。因此,相關部門應對松材線蟲病的防治工作加大重視,并對相關防治技術展開研究,明確各類技術的應用要點,以此來全面提高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
對于松材線蟲病而言,其主要由松材線蟲導致,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松樹病害,會給松樹帶來毀滅性的損傷,而且具有極強的致病能力,潛伏期也相對較長。當松樹染病后,通常在幾個月內會快速枯萎死亡,因此也將該類病害稱之為松樹癌癥。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發現,松材線蟲病通常在馬尾松、赤松以及黑松等常見松樹植物當中寄生,而且還會危害少量非松屬針葉樹。結合我國松材線蟲病的調查情況來看,其危害對象具體包括馬尾松以及黑松,而且染病松樹通常會有一段潛伏期,其針葉則會由原本的綠色逐漸轉變為紅褐色。當松樹感染松材線蟲病死亡后,會產生大量活體松材線蟲。在長期受凍后,一些松材線蟲會自然死亡,但仍有一部分松材線蟲角質層厚度增加,而且食道發生退化,形成耐久性幼蟲。到第二年春季后,松褐天牛羽化會有大量二氧化碳形成,這些松材線幼蟲對二氧化碳具有趨化性,因此會從休眠中蘇醒過來,并在松褐天牛的聚集處進入,吸附在其肢體上。通常松褐天牛在每年的5-7 月份會到健康松樹上進行取食,此時松材線蟲便會通過天牛所造成的樹皮傷口在松樹體內進入,然后大量繁殖。當松樹染病之后,其水分會快速流失,降低了其自身的蒸騰作用,同時還會加劇樹脂分泌,抑制了松樹的新陳代謝,最終造成松樹死亡。
松材線蟲有著廣闊的適宜生長區域,而且傳播途徑也十分多樣,但其自身的擴散能力相對有限,因此需要借助松褐天牛這一傳播媒介昆蟲,使自身能夠向健康樹木上轉移。在松材線蟲病的傳播與擴散階段,松褐天牛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可以對松材線蟲進行攜帶與傳播,而且還能夠協助其在入侵松樹。松褐天牛通常在松材線蟲病感染的樹木當中生長,其對營養進行補充的過程,會將擴散型的松材線蟲攜帶,并經過松脂傷口向健康樹木傳播。與此同時,松材線蟲還會在松褐天牛的種群當中進行交配,并快速傳播。當松褐天牛性成熟后,會將健康松樹的樹枝作為自身營養來源,并在受到感染的樹木上完成交配與產卵。除此之外,在樹木砍伐和被制成相關產品后,松材線蟲也會轉移到無病區域,造成遠距離危害,因此松材線蟲病的傳播具有跳躍式特征。除了昆蟲傳播以外,松材線蟲病的傳播途徑還包括人為傳播方式。具體來說,人為傳播方式受自然屏障的限制相對較小,具有傳播距離遠和速度快等特點,這也使得該類傳播方式的危險性相對較高。我國多數林區的松材線蟲病,在具體傳播和蔓延的過程當中,由于違規調入松木,進而導致疫病傳染范圍擴大。尤其在松木、半成品和成品等帶有松材線蟲病時,人工的搬運和運輸會導致松材線蟲傳播到其他區域。
在高溫干旱的環境條件下,往往頻繁發生松材線蟲病。在松褐天牛補充營養的過程當中,會對松樹造成許多傷口,這為松材線蟲進入松樹木質部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其在樹脂道中寄生,并快速擴散與繁殖,對整株松樹產生了嚴重危害。由于松材線蟲會破壞松樹的壁細胞與上皮細胞,進而導致植株出現缺水情況,對植株自身的蒸騰作用產生影響,暫停了樹脂分泌。在松材線蟲病的實際發病過程當中,其通常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松樹外觀雖然正常,但樹脂的分泌與蒸騰作用會有所下降,天牛會啃食松樹表皮。其次,松樹葉片會發生明顯的變黃現象,并會停止樹脂分泌,而其他昆蟲也會啃食其傷口部位。再次,松樹葉片會逐漸變為黃褐色,而且在天牛危害下會逐漸形成木屑。最后,葉片由黃褐色逐漸轉變為紅褐色,主干發生干枯和死亡等現象。從我國的氣候環境條件角度進行分析,十分適宜松材線蟲病的生存與繁殖,也加快了其傳播速度,極大危害到松林的健康生長,阻礙了松木資源的長期穩定發展。
在當前階段,松材線蟲病還未明確具體的致病機制,但提出了幾種設想,具體如下。首先,酶的破壞作用。在松材線蟲當中提取出纖維素酶,而此種酶是其重要分泌物的構成成分。與此同時,松材線蟲自身的毒性和纖維素酶活性表現出正相關關系。纖維素酶可以對纖維素起到分解作用,還會損傷細胞壁,所以松材線蟲的分泌物可對松樹細胞壁進行破壞,進而導致松樹內無法傳輸水分,最終造成松樹死亡。其次,毒性強烈。松材線蟲分泌物具有較強毒性,通過將感染松材線蟲病的松樹在監控松樹上嫁接,新的松樹在短時間內會快速死亡。而且通過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松材線蟲的分泌物當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合物,一旦對樹苗進行嫁接,將會快速傳播有毒物質,進而使松樹的死亡速度加快。最后,水分傳輸中斷。在松樹內部管胞是對水分進行傳輸的重要通道。而當松樹被松材線蟲病感染后,其管胞會有空穴現象出現,進而對其細胞具有的水分傳輸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在對松材線蟲病進行防治時,需要將病疫樹木及時清除,從而使松褐天牛生存環境得到破壞,使松材線蟲的媒介昆蟲生存數量減少,對松材線蟲病的傳染進行有效阻斷。在具體清除病疫樹木時,相關防治人員可對全伐以及擇伐兩種方式進行選擇,通常應結合松材線蟲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其中擇伐是指對松材線蟲病發生區域和周邊松樹林當中的瀕死、枯死以及病死松樹進行砍伐,防止病樹對其他健康樹木造成感染。而全伐則是要將松材線蟲病發生區域的所有松樹進行砍伐,避免病疫樹木對其他的無病區域造成傳染。
結合松材線蟲病的傳播途徑展開分析,松褐天牛是其重要的傳播媒介,所以在對松材線蟲病進行防治時,需要有效處理松褐天牛。具體來說,相關防治人員在治理松褐天牛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對誘捕器進行設置,從而有效誘殺松褐天牛。相關防治人員應在松褐天牛羽化前對誘捕器進行放置,具體應在兩棵松樹間對誘捕器進行懸掛,而在其和地面間1.0-1.5 米的位置處,對誘芯瓶進行放置。與此同時,在瓶中還應放置相應的藥棉,并將引誘劑灌入其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在集蟲器當中有效灌裝半桶水,并在漏斗頸位置處進行固定。在這之后,工作人員應按照每三天一次的周期進行觀察,并有效處理集蟲器,約每7 天對引誘劑進行更換,防止由于時間過長而造成引誘劑失效。其次,需要對誘木進行設置,以此來引誘治理松褐天牛。工作人員在松樹疫區,需要在松褐天牛羽化前對疫區中較為衰弱的松木進行選擇,并以此來作為誘木,在其胸徑部位設置環剝帶,其大小為10 厘米左右,而深度應達到木質部。在設置誘木后需要做好具體的編號和定位工作,而在松褐天牛每年的羽化時期,需要統一砍伐和燒毀誘木。
針對微生物防治技術進行分析,其可采用淡紫擬青霉菌來有效治理松材線蟲病。具體來說,淡紫擬青霉PT1菌株的發酵濾液,可以有效毒殺松材線蟲,通常在使用時間達到72 小時后,可以使松樹上松材線蟲的死亡率達到88%左右。而且PT1 菌株發酵濾液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和熱穩定性,可對強酸強堿以及紫外線照射等進行抵抗,能夠顯著提高對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白僵菌也是對松材線蟲進行防治的一類有效微生物技術,此技術具體需要對球苞白僵菌進行采用,其對松褐天牛有著較強的致病性,需要配合相關的引誘劑共同使用。在引誘劑發揮作用后,松褐天牛羽化會在引誘點周圍松樹上聚集和進食,此時將會感染到球孢白僵菌,并向其他松褐天牛進行傳染,以此來使松褐天牛得到有效殺滅。在夏季,相關工作人員可在松樹林區對白僵菌粉溶液進行噴灑,其用量應控制在0.5-1.0 千克。
相關防治人員在對松材線蟲病的傳播途徑進行阻斷時,需要有效清理松褐天牛,具體應結合病害松樹林區的具體情況,對相應的化學防治技術進行合理選擇。首先,在松褐天牛屬于幼蟲蟲卵期時,可對蟲線清乳油80 倍液進行噴灑,而且還應在樹苗上對三升乳油進行噴撒,以此來使松褐天牛得到有效消滅。當松褐天牛具有較高的聚集程度時,工作人員可在地面以及松樹表面對8%綠色威雷300 倍液進行噴灑,控制其用量在1050 毫升/hm2。除此之外,相關防治人員還應在松材線蟲侵染前,將豐索磷以及治線磷等內吸性殺菌劑和殺蟲劑進行混合使用,具體應在松樹根部進行噴灑或在松樹樹干中直接注射豐索磷,使松材線蟲的入侵與繁殖得到有效預防。
現如今,雖然采用生物化學防治技術治理松材線蟲病,可以起到明顯效果,但在實際治理過程當中仍需要進一步探索效果理想、成本較低的防治方法。所以,想要使松材線蟲病的整體防治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應對森林健康理念進行推行,在源頭上對松材線蟲病的擴散加以控制。首先,需要嚴格按照森林健康理論,并以其為指導,通過維持生物鏈和生物平衡,使森林生態系統平衡得到有效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對于生物災害具有相應的恢復功能,可通過自然調控使森林生態系統平衡得到有效維持。例如,管氏腫腿蜂為松褐天牛的天敵,而斑啄木鳥可以有效保衛松樹健康,這些在防治松材線蟲病時都應進行深入研究。其次,需要對藥劑的使用成本合理降低,并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保松靈等相關藥劑是對松樹起保護作用的重要藥劑,但具有較高使用成本,因此無法在大面積松林當中普遍應用,而且其防治效果通常只能避免松樹在1-3 年內不受松材線蟲侵害。因此,當前階段需要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基礎上,使相關藥劑的有效性得到延長,并使其使用成本得到合理控制,以此來推廣相關藥劑的大面積使用。
在林業治理有害生物時,聯合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類手段。我國松材線蟲病具有較為廣泛的跨度區域,在實際治理時需要協調交通、電力以及電信等部門的工作開展,以此來使部門間和區域間能夠有效實現聯合防治。所以,相關部門應對完善和規范的松材線蟲病防治平臺進行建立,并以試點形式對地區間的聯合防治體系進行建設,組建聯合治理組織,設立具體的防治指揮部門。與此同時,還應在治理松材線蟲病的過程當中完善崗位責任制度,有效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定期召開聯合防治會議,結合實際防治進度采取相關的應對策略,對防治技術以及經驗進行交流。除此之外,針對松材線蟲病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進行協調處理,使松材線蟲病的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關林業部門應與交通、電信、電力等部門加強聯系,并通過各部門之間的有效配合實現聯合防治,對防疫信息進行實時通報,使各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森林保護協會的相關專家學者,需要采用學術會議和文件等形式,向當地部門積極匯報松材線蟲病的相關知識點與實際情況,并督促政府部門有效宣傳松材線蟲病的危害與防治措施,使人們能夠對此病害產生高度重視。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為相關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并針對林業管理人員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活動,使其能夠掌握最新的防治技術與方法,從而有效防治與控制松材線蟲病。
綜上所述,目前還依然無法斷絕松材線蟲病害,而此類病害的持續傳播與蔓延,對松樹生長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國需要對松材線蟲病的防治工作進行持續強化,特別要避免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疫情擴散。在實際開展防治工作時,應對松材線蟲病的致病機理以及傳播途徑進行充分分析,并科學合理地采用相關防治手段。除此之外,相關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有效履行自身職能,嚴格落實檢疫工作,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平臺進行建立,使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