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怡敏,郭建強
(1.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2;2.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消化內科,山東 濟南 25003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輕者呈自限性,重癥可引起局部并發癥、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家庭經濟造成嚴重負擔。既往認為AP 最常見的病因是膽源性和酒精性。然而,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LAP)發病率也逐步升高[2]。已有多項大樣本研究表明,其有替代酒精性躍居急性胰腺炎第二大病因的趨勢[3,4],但目前少有入院早期甘油三酯(TG)水平與HLAP 預后及并發癥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探索HLAP 患者的臨床特征,同時分析入院早期TG 水平對HLAP 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旨在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1 年6 月于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住院的263 例AP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病因分為高脂血癥組(HLAP 組)67 例和非高脂血癥組(非HLAP)組196 例。隨后根據入院24h TG 水平將HLAP 組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輕度TG 組(5.65 mmol/L≤TG<11.3 mmol/L)41 例,重度TG 組(TG≥11.3 mmol/L)26 例。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為KYLL-2021(LW)063,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斷。AP 診斷、嚴重程度分級及并發癥均參照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9 年,沈陽)[2];②臨床資料完整;③HLAP 符合AP 診斷標準,血清TG>11.30 mmol/L,或TG 為5.65~11.30 mmol/L,但血清呈乳糜狀,且除外引發AP 的其他病因。
1.2.2 排除標準 ①年齡<18 歲;②慢性胰腺炎;③胰腺癌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3 觀察指標 通過住院電子病歷系統回顧性收集入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實驗室指標、并發癥等情況。
1.3.1 一般資料 包括年齡、性別、住院時長、ICU 入住率、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及脂肪肝)、個人史(吸煙、飲酒史)、病情嚴重程度。
1.3.2 實驗室指標 包括白細胞、C 反應蛋白(CRP)、血細胞比容(HCT)、空腹血糖、TG、血淀粉酶及血尿酸。所有實驗室指標均為入院24h 內獲得
1.3.3 并發癥 局部并發癥包括急性胰周積液和胰腺壞死。全身并發癥包括SIRS、器官衰竭、急性肝損傷、肺部感染、胸腔積液及盆腹腔積液。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首先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HLAP 組男性占比、合并糖尿病及脂肪肝均高于非HLAP 組,而年齡、合并高血壓低于非HLAP 組(P<0.05);兩組住院時長、SAP 占比、ICU 入住率、吸煙飲酒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2.2 實驗室指標 HLAP 組空腹血糖、TG、CRP、HCT、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HLAP 組患者,而血淀粉酶水平均低于非HLAP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白細胞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室指標比較[,M(P25~P75)]

表2 實驗室指標比較[,M(P25~P75)]
2.3 入院早期TG 水平對HLAP 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 入院24h 重度TG 組患者ICU 入住率、胰腺壞死、SIRS、急性胰周積液、急性肝損傷發生率高于輕度TG 組(P<0.05);而兩組SAP 占比、胸水、肺部感染及腹盆腔積液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甘油三酯水平對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n(%)]
本研究結果顯示,HLAP 組患者以青年男性為主,合并更多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糖尿病及脂肪肝,可能與該類人群缺乏鍛煉、高脂飲食及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篩查代謝綜合征組分及健康宣教對此類人群而言尤為重要。HLAP 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低于非HLAP 組,與馬江辰等[5]的研究結果相似,考慮可能為血清TG 含量過高影響測量及血漿中的抑制因子,影響淀粉酶活性有關所致,故需注意甄別血淀粉酶不高的HLAP 患者。HLAP 組患者的HCT 高于非HLAP 組,考慮與高脂血癥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濃縮所致。任書勤等[6]發現HCT 與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呈明顯正相關,因此臨床實踐中對HLAP 患者予以早期積極補液增加胰腺灌注尤為重要。HLAP 組CRP 升高考慮與HLAP 多合并代謝綜合征,機體長期處于慢性炎癥狀態,可誘發及加重SIRS 有關,從而引起CRP 反應性升高。王蓓蓓等[7]的研究也發現不同病因胰腺炎患者的嚴重程度及住院時長無明顯差異。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長、ICU 入住率及SAP 占比上未顯示出明顯差異,與上述結果相一致。
既往研究多關注TG 水平對AP 結局的不良影響[8],但少有研究分析于入院早期TG 對HLAP 預后和并發癥的影響。本研究發現,入院早期重度TG 組HLAP 患者合并更的SIRS、胰腺壞死、胰周積液及ICU 入住率,提示高水平TG 與HLAP 不良預后及并發癥密切相關,與劉麗陽等[9]和馮小鵬等[10]的研究結果類似。雖目前HLAP 的具體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但考慮這一現象一方面與HTG 使血液呈高粘狀態,降低胰腺微循環中紅細胞流速,導致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增加,進一步加劇組織缺氧有關[11]。另一方面,高水平血TG 被胰腺脂肪酶水解產生過量游離脂肪酸(FFA),不僅可直接損傷腺泡和血管內皮,還可產生酸性環境增加脂肪酶的產生,從而導致胰腺缺血及壞死。血清中高水平的TG 會使得上述作用機制加劇,導致并發癥及ICU 入住率增加。重度TG 組患者急性肝損傷發生率明顯升高,與該組患者機體更嚴重的炎癥反應有關。此外,該病還容易合并重度脂肪肝,從而引起肝損傷。
本研究中不同TG 水平患者器官衰竭的發生率未顯示出明顯差異,這一結果考慮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及樣本量偏小相關。高峰等[12]研究發現,入院后48 h TG 水平對預測重癥胰腺炎有一定價值;但李玥等[13]研究顯示,血清TG 水平與HLAP 的嚴重程度無明顯差異,本研究與該研究結果一致。由于本研究屬于單中心小樣本回顧性研究,可能存在選擇偏倚、觀察偏倚等不足。此外,對于樣本量偏小,血脂分級程度不足,后續研究可進一步增加TG>22.6 mmol/L 組進行分析,并通過納入急性胰腺炎相關評分指標等進行研究。
綜上所述,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發病率逐年增加,常合并多種代謝綜合征,呈現年輕化及重癥化的特點,入院早期TG 水平升高與HLAP 不良預后有關。因此,針對HLAP 患者,除實施AP 標準化治療外,還需強化降脂治療、加強飲食及生活方式宣教,預防疾病重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