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楠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尤其是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腦梗死發生率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老年人群健康安全[1,2]。腦梗死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發展成為帕金森、癡呆等疾病[2],血小板形態和功能異常是腦梗死發生的主要原因[3]。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發揮一定的抗凝作用,從而改善腦梗死局部循環,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4]。但是單純給藥臨床效果不顯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氯吡格雷屬于二磷酸腺苷受體抑制劑,其代謝產物具有不可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如果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可發揮雙抗血小板治療作用[5]。但是兩者聯合雙抗治療腦梗死臨床療效尚存在爭議[6]。本研究觀察了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雙抗血小板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及對血清hs-CRP 及D-D 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8 年1 月-2021 年7 月于佳木斯市中心醫院就診并給予藥物治療的腦梗死患者67 例,分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n=34)男18例,女16 例;年齡54~74 歲,平均年齡(62.19±11.03)歲。觀察組(n=33)男19 例,女14 例;年齡52~73 歲,平均年齡(62.60±9.45)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本研究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經批準后開展,所有入組的研究對象家屬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7];②經MRI 或CT 檢查明確腦梗死診斷[8]。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100 mg/片),1 次/d,100 mg/次,療程1 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片口服(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5,規格:25 mg/片),1 次/d,50 mg/次,療程同對照組一致。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凝血功能指標(PT、aPTT、FIB)、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D-二聚體(D-D)水平以及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療效[9,10]:①顯效:臨床癥狀緩解,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以上;②有效:癥狀有所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50%~89%;③無效:臨床正狀無改善,甚至出現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1]:包括輕型(0~15 分),中型(16~30 分),重型(31~45分),評分越高表明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MMSE 評分[12]:共30 個條目,回答正確1 分,回答錯誤0 分,總分30 分,評分越高智力越高。日常生活能力[13]: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評價內容包括日常進食、洗澡、修飾、穿衣、行走、上廁所、上下樓梯等日常生活行為。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采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藥物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種藥物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智力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能力、MMSE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智力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智力情況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PT、aPTT均大于對照組,FIB 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hs-CRP、D-D 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hs-CRP、D-D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hs-CRP、D-D 水平比較(,mg/L)

表4 兩組hs-CRP、D-D 水平比較(,mg/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腦梗死若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4]。常規用藥阿司匹林可阻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釋放,在臨床治療腦梗死中廣泛應用[15]。但有研究指出[16],急性腦梗死患者出現阿司匹林抵抗可使梗死加重。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梗死血流再灌注損傷造成,但是具體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因此,為了提高療效,降低治療風險,聯合治療成為新的方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17]。氯吡格雷不僅具有抑制血小板的作用,還可降低血液黏度,一定程度預防血栓的形成,但是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雙抗血小板治療該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給予腦梗死雙抗血小板治療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能力、MMSE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該方法可改善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智力水平,對神經功能恢復具有較好的效果,與何愛芳等[18]的報道基本相似。可能是由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可發揮雙重抗血小板效果,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梗死病灶血液循環。觀察組治療后PT、aPTT 均大于對照組,FIB 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標,延長PT、aPTT時間,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有效預防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兩組治療后hs-CRP、D-D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方案有助于減輕炎性細胞聚集,進而減輕血管內皮損傷,預防炎癥誘導的細胞毒性作用引起的腦細胞損傷。此外,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提示該方法風險低,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雙抗血小板治療腦梗死的療效確切,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指標,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