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麗
(江蘇省高郵市車邏鎮初級中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和教育培訓改革的逐步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藝發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在學生的教學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代化教育需求趨勢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及時跟上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知識基礎,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對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引進新的血液,引進新的改革方案,進而促進我國音樂教學的質量。
音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態度。但是就目前來說,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為許多學校更多側重于教授學生音樂理論知識,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上。我們都知道,學生對各種物體的感知是精細思維發展的基礎。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表達方式,才能形成一個成熟的思維發展平臺,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由此可見,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音樂在表達情感上往往更具藝術性。柔和而輕松的音樂非常適合讓人感覺輕松,響亮而有力的音樂會讓人興奮。因此,人們通常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音樂的不同表達也能在情感的影響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視覺思維。當我們真正發展音樂教學時,就可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找到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發現自己的情緒思維[1]。
2.1 課堂學習氛圍有待提升。教師在教學前需要接受專業培訓,將學生的教學技能上的提高作為教師教學的使命,但在目前我國的音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沒有將自己的使命放在首位,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實學習經歷和感受。在課堂上,教師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很多學生只能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被動地獲取樂理知識。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要真正學習到音樂知識簡直是困難重重。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很難感受到與音樂相關的情感和音樂主題的美感。所以導致現在的學生對音樂很難興趣,也干擾了老師的教學質量。所以,在未來,就需要老師能夠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音樂的魅力。
2.2 初中音樂課堂缺乏有效互動。就目前我國音樂教學現狀來說,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對音樂的獨立理解,所以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很難理解音樂自身獨特的魅力,也更難深入有效地解釋樂曲的情感內容,所以在通過音樂教學很難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是培養學生音樂技能和發展學生對音樂認知的關鍵時刻。所以,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那么就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很難培養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和熱情,在未來的音樂教學中,需要老師找到自己教學上的問題,并加以改進,進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
2.3 教學素材與實際生活不相符。許多音樂老師認為,音樂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相關的理論和特定的歌曲的節奏,因為他們認為音樂的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無關。所以就出現了教師以書本為主要材料,依循教學秩序來進行教學的情況,然而,老師沒有意識到,其實音樂教學聯合實際生活對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將音樂教育滲入現實教育,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的重要性,學習并獲得樂理領域的相關知識,將音樂融入生活,體驗音樂之美。
2.4 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沒有激發出來。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初中生處于發展階段,身心方面都比較不成熟。而且目前音樂老師更多的是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這與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所以如果課堂教學內容不變,尤其是教學體系不變,那么就難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2.5 教師的教學缺少創新。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發展,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相關的教具也在慢慢開始發生變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學會將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有效的教學過程中,并嘗試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配合教材的實施和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音樂學科中體驗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實現學生有效學習。
2.6 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同。不同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想法和理解是不同的,初中學生對音樂有也不同的想法和需求。隨著學生對自己想法的不斷理解和判斷,很多學生逐漸找到對音樂的熱愛,但是隨著老師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增加,許多學生即使熱愛學習音樂也會感到疲倦。可以說是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可能會因為老師的教育方式而產生改變,所以,對于老師來說,就需要真正找到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需求,然后再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質量。
3.1 聯系學生實際實施音樂教學。音樂的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有一定的不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提高學生音樂技能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讓學習體驗音樂的多樣性,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在這方面,首先,音樂教學要求老師要兼顧音樂教育的質量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音樂之美,更需要讓學生敢于學習和實踐音樂。在這方面,老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教學生學習音樂,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情感,唱出自己對于音樂的熱愛和情感,并將這些情感融入正在學習的歌曲中。通過在實踐中唱歌的體驗,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唱歌的技巧,還可以體驗到音樂的獨特之美。例如,教師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教學中,當教師開始教學時,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汶川地震等重大災難,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愛,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致力于幫助受到自然災害的人民和地區。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老師再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歌曲中情感的體驗,也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祖國的偉大,進而提高學生積極性。
3.2 堅持各類音樂并舉。初中生喜歡流行音樂,因為傳統已經過時,流行音樂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音樂教育中應將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結合起來。當然,這也需要老是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式,比如,如果學生喜歡古典音樂,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古典音樂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古典音樂的美感和情感,如果學生喜歡流行音樂,那么老師就可以加入流行音樂,讓學生享受音樂,讓學生感受到,這種雙向融合的音樂教學方法的魅力,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而且對初中音樂教學質量也起著重要作用。
3.3 提升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實踐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改進自己教學方法,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心理發展。也就是說,老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在現代教育的影響下,現在的學生們的心是很善良的,他們知道感激長輩和老師的支持和表揚,所以,老師可以給學生灌輸信心,在這方面,老師可以創造一個互動環境,鼓勵學生表達自己,以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盡可能多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還可以利用各種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識,這對于提高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自信心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的。
3.4 應用新型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時,必須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因此,教授初中音樂的教師應注重教學創新。老師將微課引入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書籍的復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和閱讀技巧。例如,教師在《唱臉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微觀視頻向學生展示如何在在臉上化妝。微課也可以說明京劇臉譜的化妝對學生表演音樂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通過微課的形式,對老師的教學來說也更方便。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他們想在臉上畫的臉譜,在選擇好圖畫后,老師可以教學生畫臉,在畫臉結束后,就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教學生學習京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重要教育知識有自己充分的理解,學生也可以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獲得音樂知識,探索音樂之美。
3.5 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音樂課在創造情感、改善學生行為習慣和提高個人藝術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教授音樂課時,教師應著重豐富課堂材料,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穿插經典合唱曲目播放,如《我和我的祖國》《愛我中華》等歌曲來營造舒適愉悅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準確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音樂教學增加了學生的生活化教育,充分調動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所以,對于老師來說,就需要找到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然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
3.6 音樂教學應該注意層次性、民族性、區域性。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來自不同國家的好音樂來加強學生的基本音樂技能體驗,這要求老師能夠將教學目標重點放在專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呈現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欣賞的美妙的民間音樂,讓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有機會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音樂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同時,愉快的學習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闊他們交流不同音樂文化的視野,這對于支持國家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3.7 推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不斷進步、教育需求不斷增長,使得中學音樂教師更具創造力和洞察力。初中音樂教學作為“美育”的重要平臺,就需要老師通過這個平臺更好的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教授音樂時,音樂教師應強調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為學生提供領導來實現教學目標,只有音樂,才能讓學生有參與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機會。例如,在音樂教育課程中,老師可以組織有趣的介紹鏈接、勵志教程鏈接等鏈接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這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中來說,發揮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學方法的變化,以及教學總體內容和形式的變化,都應反映在教學評價中,可以說教育評估的本質是為學生提供更深層次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不僅需要真實的教材加以支撐,更需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音樂真正的意義,這對于學生后期發現自己的音樂技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8 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有些學生從小就接觸音樂,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有一些學生缺乏基本的知識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特點,并據此對學生進行教學。對于那些沒有基礎的學生,老師可以專注于基礎知識的教學,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增加學習難度,讓學生在更高層次上練習。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學生基礎不同而讓學生產生自卑感和學習困難的感覺,這種方法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更加容易的學習新知識。面對新時代的改革,機遇與挑戰并存,所以作為老師,就需要讓學生接觸到學習音樂的機會,并通過幫助學生完成學習音樂的挑戰來促進學生的音樂技能培養,這對于學生的整體發展來說,才是具有積極意義的[2]。
3.9 優化音樂教學設備。學校需要增加初中音樂類圖書的訂閱。在選擇音樂類圖書時,您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關注訂閱,增加音樂器材的種類。例如,鋼琴比較昂貴,如果學生生們損壞,可以選擇購買像口琴、口笛、架子鼓等相對便宜和不易損壞的樂器,在購買樂器時要按照樂器的種類進行選擇,例如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吹奏樂器等。學生可以在課程期間接觸到自己喜歡的樂器,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學校應該創建專業的音樂教室,有了專業的音樂教室可以方便音樂教師的教學,在音樂課上,您可以在墻上寫一些音樂符號,讓學生體驗在音樂海洋中暢游的樂趣,音樂教室可以大量地運用色彩,學生對強烈的色彩的感知能力會更強,它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顏色認識。此外,通過增加更多的樂器,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并享受音樂。學校應該有更多的專業音樂教師,初中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的第一階段,只有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音樂教師才能勝任音樂教學的重要工作。教師在音樂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音樂教育的質量只有通過提高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首先要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
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不取決于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而是取決于音樂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中的作用。通過有效的音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之美,所以對于老師來說,就需要不斷發現優秀的教學方法,不斷總結和反映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不斷提高。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