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發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南園學校)
家長會是學校和家長溝通聯絡、優化教育教學方法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載體。因此,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教師要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組織線上家長會,找到家校溝通的新途徑,展現教師工作的新思路,優化班級管理效率。
在召開線上家長會之前,教師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如果工作有力度,針對性強,則能讓會議緊密圍繞主題展開,突出重點,提升工作效率。班主任要先整理學生的成長檔案,并結合記錄整理歸納,分析學生在一段時期內的學習、生活動態,為家長會提供豐富的例證。
教師可以利用日常教學工作,整理學生的成長檔案,在召開家長會前,結合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利用折線圖能清楚地看到某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進步還是退步,能看到他每天參與興趣小組或體育運動的時間變化。利用餅狀圖,可以整合分析全部學生的情況,如分析考試后各個分數段的學生比例分別是多少,總結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選擇的書籍類別有什么特點等。結合這些信息,如果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所松懈,很多學生連參加興趣小組都只是敷衍了事,用于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少。教師便結合“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這個主題,組織家長會,讓家長幫助監督學生自主學習。
在整理成長檔案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并記錄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學習狀況、社交能力、運動情況、衛生習慣等方面的內容。其次,還要結合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可以用餅狀圖、柱狀圖、折線圖等進行數據分析。最后要結合分析內容,選擇有代表性的主題,用于家長會。
除了仔細分析學生的情況以外,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了解家長的文化程度、職業特點、性格、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這樣就能結合家長的具體情況,組織家長會的內容,輸出正確的教育理念。這樣的家長會更有針對性,能體現出教育的力度。
教師在召開家長會之前,先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發現本班有不少留守兒童。因此,如果在家長會中直接灌輸教學理念,家長的接受效果可能不好,因此筆者便事先制作了多媒體課件,用生動形象的方式,指導留守兒童家長如何遠程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利用網絡和學生溝通、交流,消除和學生之間的隔膜。此外,部分學困生的家長好面子,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訴說親子溝通中的問題,教師在家長會的基礎上,開通了“私信熱線”功能,如果家長遇到了各種教育問題,可以發出私信,尋求幫助。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檔案,設計配套的家長檔案,在召開網上家長會之前,要了解這些家長的態度、受教育程度等,方便設定高效的工作策略。同時,這樣的工作方法也能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他們會更配合學校的工作。
家長會的目標越具體,工作力度越大,所以教師要確立主題,并確保會議不跑題。在設立主題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發展階段設立主題,又或者找到亟需解決的階段性問題,圍繞其設計主題。
在疫情期間,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自我防護和健康問題,其次便是如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于是筆者就結合這兩個階段性需求,設立了家長會的主題:“確保衛生安全,提升學習能力”。在家長會中,筆者首先給家長介紹了新冠病毒肺炎防護的重要問題,如按時做抗原檢查,積極配合小區進行核酸檢測,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必須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等。其次,筆者在會議中還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其如何在家學習。在小學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意志力薄弱,很難堅持自主學習。于是筆者就指導家長監督學生設定學習計劃,要將上網課、完成作業、參加體育鍛煉、閱讀課外書籍等各種活動都寫進去,并監督學生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此外,筆者還給學生推送了多媒體課件,該課件介紹了如何自主學習,如利用批注法閱讀書籍,運用對比法分析資料等。
在組織線上家長會之前,教師先要做到備學生、備家庭、備主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讓會議圍繞中心主題有序展開,交流討論也能更有力度。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當前學習階段的具體要求,確立有針對性的主題,提高工作效率。
家長會的組織要有亮度,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多元性、互動性等特點,設計新穎的活動環節,讓家長會展現出一定的亮度。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賦予每一個人自由發言的權利,所以要利用這一點,讓家長暢所欲言,各自講述自己遇到的問題,講述家庭故事,班主任則圍繞有代表性的問題著重解決。
事實上,如果僅從面積、人口、GDP總量等方面對標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已可等量齊觀,初具成為世界級灣區的潛力。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前途光明,而道路坎坷,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將面對以下兩大挑戰。
結合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講述各自的故事,并上傳到網絡上。如有一名家長講述了家庭故事,表示夫妻兩人都是醫務工作者,常常要出門做核酸采樣,學生在家里沒有人照顧,很不放心。筆者考慮到這是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在家長會上講述了該家長的故事,并引導家長一起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結合眾人的智慧,探討決定用“在線監督法”,班級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在上網課或自主學習時,都要打開攝像頭,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學習情況,相互監督。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學習中遇到了什么問題,發現了值得討論的主題,可以立刻發起網絡會議,共同商討。此外,筆者還鼓勵家長說說自己如何解決疫情期間的種種問題,將金點子說出來和眾人分享。
在開家長會之前,可以先讓家長講述故事,并錄制視頻,上傳到網絡上,班主任可以先觀看視頻,了解情況,并選擇有代表性的視頻,呈現出來,著重解決問題。
網絡具有多元性的特點,信息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形式傳播,十分生動。為了讓家長會體現出亮點,班主任還可以將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拍攝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上,和其他家庭共同欣賞,分享感人的細節。同樣,各個家庭如果有好的素材,也可以拍攝下來,共同分享。
圍繞“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這個主題,筆者選擇了上傳視頻,分享感人瞬間的溝通方式。首先筆者將學生在校園中勞動的場景拍攝下來,通過剪輯等方式拼合成視頻,讓家長感受到學生認真勞動的狀態。在剪輯視頻時,筆者盡量做到公平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同等的出鏡時間。其次,筆者鼓勵家長也將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精彩瞬間拍攝下來,共同分享。如有的家庭上傳了學生給老人洗腳、捶背的視頻,展現了學生的一片孝心,讓人感動。最后,筆者引導各個家庭反思,如:“部分家庭的視頻存在擺拍的問題,缺乏真實性,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鼓勵學生多做家務,并給他們創造了勞動的條件呢?”“有哪些家務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指導其參與家務勞動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傳統的家長會中,一般都是用語言交流,而互聯網的運用讓信息的傳遞有了多種不同的形式。剪輯視頻能凸顯出重要的內容,同時也能讓交流方式更新穎,體現出家校溝通的亮度。
網絡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在網絡家長會中,教師也要利用網絡互動性強的特點,引導家長積極討論。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先了解一下家長對什么問題感興趣,這樣就能把握住他們的心理悸動,激發其交流欲望,引導其暢所欲言。
在“如何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課余生活”這個主題中,教師可以預先和某些家長接觸,了解了家長普遍存在的心理:一是家長一般工作比較忙,不知道該如何監督學生的課余生活;二是家長認為輔導學生學習是老師的工作。于是,在網絡互動中,筆者便結合這兩個話題,引導家長深度討論,讓家長明確:一是教育學生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的工作;二是適當輔導學生功課,也是改善親子關系的好方法。此外,筆者還給家長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能吐“苦水”,說說心里話,然后結合他們所說的內容,加以心理疏導,并指導其如何高效和學生溝通,幫助學生規劃好課余生活。這樣的溝通建立在理解家長心理的基礎上,交流更有深度。
在網絡溝通中,可以采用視頻實時對話、發布網絡留言、語音留言等多種溝通方式。為了避免信息爆炸,教師要鼓勵家長多表達具體的觀點,陳述具體事例,而且還要注意圍繞主題班會的內容展開交流,避免偏題。這樣才能讓交流既體現出互動性、實時性,又更為高效。
在一次主要內容是“如何展開親子活動,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家長會上,筆者在會議前先利用微信聯系學生,給他們發電子版的會議邀請函,讓他們不僅要轉交給家長,說服家長按時參加會議,還要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先行反饋一些信息。學生要說說自己的父母是否認同傳統文化,平常是否會和自己探討傳統文化的問題,并一起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書籍。這樣能幫助筆者收集相關信息,了解家長的思想認識。在分析學生反饋的數據后,筆者發現由于不少家庭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打工,本身文化基礎也比較薄弱,所以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夠深刻。那么在家長會中就要采用更通俗的方式,如播放視頻等,喚醒家長的情感,此外還要給家長推薦通俗易懂,適合親子共讀的文化類繪本,指導他們如何與學生溝通。
教師可以先將家長會的邀請函交給學生,并私下做好特殊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讓更多家長能配合參加活動。對于實在不能參加的家長,也要在會后及時溝通,傳達家長會的主要內容。
班主任還可以借助家長之力,委托家委會的家長代表,幫助收發各種網絡咨詢表,又或者整理歸納各種家長問題,這樣就能提前了解家長的意愿。此外還可以請家委會代表和其他家長先行討論,了解一下他們的日常習慣,方便確定家長會的舉辦日期,使用什么網絡聊天工具等。
在疫情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指導家長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開會前,先請家委會代表利用表格收集各位家長的信息,了解他們是否在家辦公,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監督學生學習,在親子溝通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在收集了信息后,筆者發現雖然不少家長在家辦公,但是也有不少家長依然在外地打工,還有一些家長是醫務工作者,所以需要外出工作。于是在家長會中,筆者除了指導家長如何在家監督學生學習以外,還引導家委會籌備“家庭同盟”,幫助有困難的家長。如有家委會成員每天提醒小組中的學生上網課,完成作業并上傳,安排學習委員、課代表等在線給其他學生指導功課。這樣的話,能讓那些疫情期間依然堅持在外工作的家長少了后顧之憂,同時也能促使各個家庭將小家凝聚成大家庭,讓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聯系家長代表,可以幫助班主任了解家長的日常習慣,了解他們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在這個基礎上召開家長會,就能更好地說服家長,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組織線上家長會時,班主任還要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借時事之力,引導家長堅定信念,消除負面情緒的影響,從而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在疫情期間,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容易出現壓抑、不滿等消極情緒,可以利用家長會,引導家長了解如何幫助自己和家人消除負面情緒,積極面對生活。對此,筆者收集了不少時事新聞,如“中國第三款新冠疫苗獲世衛組織認證”“黨建引領‘戰疫情、保供電’ 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等新聞,讓他們認識到困難總會過去,總會迎來美好的未來。此外,筆者還收集了一些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將文本或者視頻傳送給各個家庭,讓他們結合自己家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消除內心的困擾。家長試著選擇“人生充實法”,加入疫情期間樓宇自助管理工作中,在幫助他人中獲得滿足感;還有的家長采用“音樂冥想法”,和學生一起傾聽音樂,暢想人生;還有的家庭選擇“體育釋放法”,和學生一起做居家健身操。在家長會中,各個家庭都堅定了信念,調整了情緒。
教師本身也要借助社會的力量,擴張自己的知識面,豐富教學實踐經驗,這樣才能科學地組織有目的的家長會,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
傳統家長會存在運行過程中家長參與程度低,信息傳遞實效性差等問題,影響了家校互動的有效性。在疫情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利用智能設備和網絡,組織線上家長會,展開高效家校合作溝通。這樣能構筑良好的教育氛圍,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能展現出教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