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張世琴
(重慶市南岸區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岸區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理療科,重慶 400060)
干眼癥又叫角結膜干燥癥,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常見癥狀包括眼睛干澀、容易疲倦、眼癢、有異物感、灼痛感、怕風畏光等,較嚴重者眼睛會充血、紅腫、角質化等,可造成角結膜病變,甚至影響視力。筆者用針刺治療干眼癥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例,均為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重慶南岸區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灸科患者。女6例,男1例;年齡最小48歲,最大66歲;病程最短6周,最長2年;有異物感3例,怕風畏光2例。臨床表現為眼睛干澀、眼癢、容易疲倦,淚液分泌量(schirmer’s)<5m。
主穴取睛明、攢竹、陽白、絲竹空、太陽、四白、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肺熱津傷加尺澤,失眠加照海、神門,口干、口臭,苔黃膩加陰陵泉、內庭,肝腎虧虛加肝俞、腎俞?;颊呷⊙雠P位,用華佗牌針灸針,眼周穴0.25mm×25mm、其他穴0.30mm×50mm毫針,穴位常規消毒后刺入,施以捻轉補法至有脹感,攢竹透魚腰、陽白透魚腰,留針30min,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有效:眼睛干澀、眼癢、容易疲倦消失,淚液分泌量測定(schirmer's)增加。好轉:眼睛干澀、眼癢、容易疲倦明顯改善,淚液分泌量測定(schirmer's)有所增加。無效:眼睛干澀、眼癢、容易疲倦無改善,淚液分泌量測定(schirmer's)無增加。
有效5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100%。
熊某,女,58歲,于2020年8月10日就診。兩眼干澀不舒2年,兩眼淚液分泌量降至0mm,西醫診斷為干眼癥,予以人工淚液治療病情未明顯好轉。現兩眼干澀,眼癢總想用手揉揉,不能長時間看電視、看書,嚴重時眼不能睜,心煩,失眠,腰膝酸軟,潮熱,飲食可,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弦細。中醫診斷為白澀證,證屬肝腎陰虛,治以滋補肝腎。取主穴配肝俞、腎俞、照海、神門,治療2個療程后兩眼干澀緩解,繼續針刺1個療程,兩眼無明顯干澀,失眠減輕,大便暢,兩眼淚液分泌量提高至2mm,隨訪3個月未復發。
干眼癥屬中醫“神水將枯,白澀證”范疇。中老年患者干眼癥主要為肝、腎的陰精虧損,用眼不當,功能失調所致。肝開竅于目,肝陰血不足,不能上榮于目出現兩眼干澀?!鹅`樞·大惑論》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腎藏精,精榮潤于目,若腎氣虧虛,腎精不足,則腎失所主,精液不能上潤于目而干澀,日久水不涵木,進一步導致肝陰虧虛,目失精血濡養而產生干澀、疲勞。針刺眼周穴位可疏經通絡,調和氣血,刺激淚液的分泌,眼睛能得到精血的濡養而干澀消失。